從道不從君閱讀答案
“從道不從君”出自《荀子•臣道》,這句千古以來曾激勵過無數文人士子抱持獨立個性與品格的口號。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從道不從君》閱讀材料
“從道不從君”這句千古以來曾激勵過無數文人士子抱持獨立個性與品格的口號,出自《荀子•臣道》。作為口號,這句話挑戰君主政治,倡導體制外的獨立人格。其精神,是對充溢著民本主義思想元素的古老政治教條的傳承和發揮。但需要強調的是,這樣的口號和精神既非荀子的發明,也不是荀子的本意。
荀子一方面接過了孟子暴君放伐論的旗幟,明確宣稱:“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但另一方面又嚴格界定了君與民的主從身份及地位。稱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可見荀子秉承的民本主義主張安政惠民,是以君主對民眾的絕對統治為前提和基礎的。民眾不過是水,而君主則是凌駕其上的舟輿。水是工具或手段,而舟輿才是主體,才是目的。荀子說:“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其為己用,為己死,不可得也。”這最後一句,才是點題:所謂重民愛民,無非是“求其為己用,為己死”。這與西周以來作為統治智慧結晶的敬德保民思想一脈相承。
理解“從道不從君”,關鍵在一“道”字。春秋以來,道在道路、道理含義基礎上升華為一個頗具哲學意義且內涵十分豐富的概念,甚至被稱為中國思想傳統中最崇高的概念。然而,先秦諸子的“道”具有主觀性的終極價值,含攝的乃是最高的政治秩序以及行為與道德的最高原則。這僅限於政術或治道層面,而沒有達到政理或政道的境界。對先秦諸子來說,“他們全部思考的是對曾經稱為‘天’的權威的道德和政治秩序之瓦解的迴應;而且,對於他們所有人來說關鍵問題並不是西方哲學的所謂‘真理是什麼’,而是‘道在哪裡’的問題,這是規範國家與指導個人生活的道。”有人將道與真理等量齊觀,但我們知道,首先,“道”是主觀建構之“路”,其本質是“人道”;而“真理”是客觀發現之“真”,具有絕對性和先驗性。其次,“道”可以是多元的,可以變化的;而“真理”是唯一的,永恆的。第三,“道”追問“可”與“不可”;“真理”追問“是”與“不是”。荀子之“道”與真理無關,歸根結底是超驗性的“聖王之道”,就本質而言,在上者乃是君主政治前提下的最高道德原則,在下者則流為具體的安邦治國之道術。在荀子心中,“道”的這種本質屬性十分明確。他說:“道也者,治之經理也。”“道者何也?曰:君之所道也。”“道也者何也?曰:禮義辭讓忠信是也。”可見荀子的“道”與孔、孟之道一樣,屬於形下意義的治道,是藉助先王的名義而抽象出來的君主政治的一般原則。它不是科學與理性的結晶,而是統治術以及經驗的提煉。
“從道不從君”是對以君主政治為最高目標的價值認同與道德恪守。先王之道構建了社會的政治秩序,確立了基本的道德倫理原則,明確了個人在宗法人倫關係網路中的名分與地位。“從道不從君”的提出,意味著超越了對具體的君主個人的忠誠,將作為整個君主制秩序與文化象徵的君道而不是君主個人奉為終極權威。
《從道不從君》閱讀題目
1.下列對“從道不從君”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從道不從君”作為口號曾想挑戰君主政治,倡導體制外的獨立人格。
B.“從道不從君”作為精神被推祟,雖不是荀子的本意,但作為口號被提出,卻是荀子的發明。
C.“從道不從君”的精神,傳承和發揮了充溢著民本主義思想元素的古老政治教條。
D.“從道不從君”的關鍵在“道”字。春秋以來,“道”昇華為中國思想傳統中最崇高的概念。
2.下面解釋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
A.荀子一方面接過了孟子暴君放伐論的旗幟,另一方面又嚴格界定了君與民的主從身份及地位,宣稱“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B.荀子主張“安政惠民”,是由他所秉承的民本主義決定的,他並不主張權力迴歸人民,而認同君主對人民的絕對統治。
C.“尊重愛民”是指統治者認為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體恤民眾,給民眾一定的生存空間,讓民眾心甘情願為其服務,達到“求其為己用,為己死”的目的。
D.先王之道明確了個人在宗法人倫關係網路中的名分與地位,認可君主政治前提下的最高道德原則。
3.根據本文內容,下列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3分*** *** ***
A.“從道不從君”的觀點之所以成了激勵無數文人士子抱持獨立個性與品格的口號,是因為它符合文人士子的精神追求。
B.先秦諸子思考的關鍵問題不是西方哲學的所謂“真理是什麼”,而是“道在哪裡”的問題,說明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C.無論是“主觀建構之路”的道,還是“多元的,可以變化的”道,抑或是追問“可”與“不可”的道,其本質都是荀子認為的“人道”。
D.“從道不從君”超越了對具體的君主個人的忠誠,是對以君主政治為最高目標的價值認同與道德恪守,在今天仍有一定進步意義。
《從道不從君》閱讀答案
1、C***A.“曾想”錯,B.原文是“既非荀子的發明,也不是荀子的本意”,D.第二句錯***
2、A***後面解釋的是第一方面的內容***
3、C***不是荀子認為,是我們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