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天空閱讀題答案

  《仰望天空》是一篇有哲理的文章,在做這道閱讀題的時候,你知道正確答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仰望天空》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仰望天空》閱讀原文:

  秋日午後,走過城門洞的石橋頭,見一群人仰望天空。

  我順著眾人的目光所向,也高高地舉起頭,在雲霞舒捲的天空搜尋目標。沒有什麼啊,除了遠處的摩天樓,就是無垠的藍天和浮雲。在眾人此起彼伏的驚訝聲中,我終於望見了雲朵間那一枚小小的黑點。這才收回酸澀的目光,發現了人群圍攏中心的角色,那個放飛風箏的老人。

  精幹,爽朗,大約年近七旬,戴遮陽帽,穿運動鞋,嘴角噙一支雪茄煙,抬起手臂擺弄著控制風箏的轉盤。他饒有興趣地向眾人解疑,當然都與風箏知識有關。不是無所事事,比起那些百無聊賴的營生不失為一種雅興。他手中的絲線收放自如,其能見度只是三五百米,在遠處的摩天樓頂消失了,卻依然連線著飄渺處的飛行器。

  陸續圍攏又離開的一批批觀者,有黃種人白人黑人,有男人女人,有窮人富人,有老人孩子,有情侶或獨行客,他們都為此情景止步,免費觀看錶演。大多是在被誘惑而迷惘片刻後,突然一陣驚喜交集,發現並欣賞著。

  這周圍的許多人,在城市的樓群與車輛之間奔波勞頓,已經很久時間沒有機會或閒暇問候一下頭頂上的天空了。似乎,天空多與天氣預報有關外,不與其它貼身利害攸關。人們與天空親近的這一時刻,面孔還原為天真無邪,好奇而安靜,暫且忘卻了腳下的塵埃,讓心煩意亂的瑣事走開,心隨風箏在自由自在地徜徉。

  天色向晚,老人的風箏徐徐降落,人皆散去。握在他手中的是一張方桌大小的塑料薄膜,中間畫有飛機的圖案,用細細的竹篾子連結著。他收起這看似再簡單不過的物什,臉龐盪漾著一種收穫的喜悅,準備騎自行車離開。

  我上前詢問老人,老先生的風箏能飛多高?

  老人說,這要看風力風向,你不妨猜想。

  我說,一千米?

  他說,兩千五。

  我不由噢了一聲。老人離去,石橋頭又復寧靜。我回望了一眼那片天空,浮雲消失後呈現湛藍色,風箏徘徊過的那片遠天不勝寂寥。仰望天空,風箏那麼微小如豆,而風箏倘若有靈,它所俯瞰的人群豈不一樣渺小如蟻?

  敞開心窗,讓目光抵達久違了的天空,不是都需要風箏一類目標所牽引的。

  ***摘自《散文》2010年11期***

  《仰望天空》閱讀題目:

  13.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高飛的風箏使我們產生了仰望天空的好奇心。

  B.觀看風箏而與天空親近,使人們獲得了放鬆和自由。

  C.我猜想老人的風箏只能飛一千米,說明我缺乏放風箏的常識。

  D.人在仰望天空之時,會感受到自我渺小如蟻,會不勝寂寥。

  E.文章通過眾多觀者欣賞風箏表演,讚揚了老人放風箏技藝的高超。

  14.閱讀文中劃線的句子,結合文字探究那個放飛風箏的老人收穫了哪些喜悅。***4分***

  15.文章首尾呼應,多次提到高飛的風箏,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請結合文字,聯絡現實生活實際加以分析。***6分***

  《仰望天空》閱讀答案:

  13.***5分***D E ***D文章是從風箏的角度說,它在高空俯瞰的人群“渺小如蟻”;還有會“不勝寂寥”的是沒有風箏的天空。 E老人放風箏體現了他的生活雅興和情趣,引起眾多觀者去仰望天空,放飛心靈。***

  14.***4分***要點:①放飛風箏的喜悅,②被眾人欣賞的滿足感,③與天空親近的放鬆和自由。***言之成理即可***

  15.***6分***

  示例一:不管什麼人,只要往高處看,往遠處想,即使可能在生活中受到誘惑,產生迷惘,終會有驚喜,有發現,而使自己寵辱偕忘,放飛心靈。***例項略***

  示例二:許多人為工作和生活奔波勞頓,忙得不可開交,而心煩意亂,疲憊不堪。只要他們抬頭看到奮鬥的目標,看到巨集偉的遠景,就會忘記得失,不懈努力。***例項略***

  示例三:人們不要計較眼前的得失,只有看得高,看得遠,才能有所成。正如文中所言:仰望天空,風箏那麼微小如豆,俯瞰大地,人群渺小如蟻。所以只有敞開心窗,看到理想的未來,看到美好的前景,生活就有樂趣,工作就有動力。***例項略***

  《拉薩的天空》閱讀原文:

  王宗仁

  40多年間,我曾數十次到過日光城拉薩,每次看到那裡的天空總是那麼湛藍、透亮,好像用一種特製的清水洗過的寶石一樣清爽。說話的聲波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觸控到藍天。有人在描述拉薩的天空時講了這麼一句話:“掬藍天洗臉。”說得實在精妙。我則常常這樣想,也許有貼著山頂的白雲映襯,拉薩天空的湛藍才越發顯得深邃、純淨;也許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它的湛藍也更加鮮活、美麗。

  拉薩天空的藍色是屬於那種純粹得淋漓盡致、無拘無束的色彩。它藍得可以發出聲音,它可以把你的視線凍結,使之長久地凝固在天幕的某個地方,讓你盡情而貪婪地享受人間的碧藍所帶來的無限寬闊。我站在這個城市裡任何一條並不講究的街頭或陋巷中,都會看到許多人在熒屏上和書本上看到過的那座高大的、依山而建的氣勢磅礴的房子——布達拉宮,它頭頂的天空在一年四季中不管是深冬還是盛夏都淨藍淨藍地發亮。有了這藍天,布達拉宮的雄偉、壯麗變得更加神祕、誘人!於是,我有了這樣的猜想:拉薩的天空之所以這麼湛藍,就是因為有這座獨特的聖殿,如果少了它,拉薩的天空就會冷得像結了冰,寂寞得像一所空房子。

  在藏語中,拉薩是“聖地”的意思,那麼,這湛藍的天空就是“聖地”的窗簾了。

  就在浮雲碧空下石塊砌成的通往大昭寺的路上,我不時地能看到一些磕著長頭的虔誠的信徒,他們全身伏地,朝聖拜佛,一步一磕頭,用即使伸長了仍然佝僂的身體丈量著大地。衣褶裡雪霜攪和著沙塵和滿臉的滄桑告訴人們,他們是從遙遠的山那邊河那邊匍匐而來的。這些朝覲者的手上戴著皮套,兩個膝蓋上扎綁著護膝,他們作好了應付旅途上一切艱險磨難的準備,然而他們心靈上因急切企盼而聚集的灼痛,因極度寂寞而結痂的傷痕,卻是什麼也難以撫慰和彌合的。漫長的朝聖路上,他們只知道磕頭,從不說話。沒有話語反而顯得他們說了許多話。現在大昭寺就在眼前了,這是他們此行的終極目的地,也是極輝煌極鼓舞人心的最後一段里程。據說,磕長頭到“聖地”來朝拜,一個人一生中只有一次。我沒有想到在這些朝拜者的隊伍裡,竟然有一個藏族少年,他認真磕長頭的動作卻怎麼也掩蓋不了他的笨拙。只剩下最後一個長頭的距離,他就到大昭寺了,他卻沒有磕這個長頭,突然站起來,大喊一聲:“拉薩!我的親孃!”喊完後,他覺得肚子好像餓空了,靜靜地伏臥在地上,舒展著四肢,傾聽著日光城從地心裡傳來的呼喚藏家兒女的聲音。

  藏族少年的頭不偏不倚地正朝著布達拉宮的方向。他從阿爺的嘴裡就知道,這聖殿的牆上彩繪著文成公主當年進藏的故事,他此次進日光城就是為了親眼看看這位祖祖輩輩受到藏家人尊敬的公主的銅塑鎏金像。

  就在藏族少年全身伏地在大昭寺前虔誠地朝拜時,布達拉宮的金頂在藍天下格外耀眼,閃金閃銀。有一朵白雲飄飄而來,打掃著天空的灰塵……

  《拉薩的天空》閱讀題目:

  1.從第一段來看,日光城拉薩的天空有什麼特點?

  2.第三段尾句“這湛藍的天空就是‘聖地’的窗簾了”,聯絡上下文,說明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說。

  3.文章中作者用細膩的筆觸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兩幅民族風情畫?

  ***1***請概括這兩幅畫的內容。

  ***2***兩幅畫共同體現了怎樣的民族情?

  4.選出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 ***

  A.“掬藍天洗臉”這句話形象地說出了拉薩天空的魅力。

  B.對朝聖拜佛信徒的描述,作者含蓄地揭示了他們的愚昧和笨拙。

  C.文章結構嚴謹,首尾呼應;思路清晰,由天空寫到人,由上寫到下,由點寫到面。

  D.文章最後兩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正是民族文化的交流,民族間的融合,在促進自身民族發展的同時,也匯鑄壯大了絢麗的中華文明,這才使得拉薩的天空具有獨特的魅力。

  E.本文語言清麗、俊逸,卻又不失厚重;想象豐富、奇特,筆法靈活多變,並綜合運用了比喻、比擬、誇張等多種修辭手法。

  《拉薩的天空》閱讀答案:

  1.①湛藍,透亮。②低矮。***或:伸手可及***。

  2.①貼切的比喻,形象揭示了天空和拉薩相互映襯的和諧;②有了這塊“窗簾”,布達拉宮的雄偉、壯麗就顯得更加神祕、誘人。

  3.***1***眾信徒虔誠地前往大昭寺朝覲;藏族少年朝拜大昭寺***或:藏族少年朝拜文成公主***。***2***兩幅畫共同體現了藏族人民虔誠的宗教信仰。

  4.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