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不能虐待動物閱讀題答案

  《我們為什麼不能虐待動物》這道閱讀理解題會告訴你這麼一個道理:惻隱之心要從善待動物做起。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為什麼不能虐待動物》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我們為什麼不能虐待動物》閱讀原文:

  ①最近,反對虐待動物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呀?

  ②當年,孟子講“惻隱之心”,舉出的例證,就是齊宣王對一頭將死的牛表示“不忍其觳觫***嚇得發抖***,若無罪而就死地”。牛如此,狗和熊,也一樣。

  ③事實上,一個人,如果不把虐待當回事,下一步,就有可能以此為樂。這時,他就會完全喪失了人性。所以,必須反對虐待,反對虐殺。比方說,在不得不保留死刑時,堅決廢止凌遲、腰斬、砍頭等方式;在無法避免戰爭和執刑時,決不虐待俘虜和犯罪嫌疑人。當然,也不虐待動物,哪怕它醜惡如老鼠。

  ④只有徹底到連老鼠都能同情,才真正是有惻隱之心。

  ⑤我想起劉瑜的一篇文章,標題叫“老鼠,作為證據”。文章說,有一隻老鼠,在廚房裡被粘板粘住了,垂死掙扎。這讓她想起了另一隻也是被粘住的老鼠叫了兩天才死去。她還想起自己小時候,有一隻 老鼠被鄰居老爺爺用開水燙死了。

  ⑥這些事擱在任何地方,可能都稀鬆平常。滅鼠嘛,好像沒什麼不對,作者也沒說不該。讓她受不了的是:一、生而為鼠,並不是它的過錯;二、如果一定要死的話,為什麼不能讓它死得痛快一點,不那麼備受折磨呢?文章說:“即使齷齪如一隻老鼠,也會痛,也會絕望,也會掙扎。更糟的是,它的痛,也會傳染給你。”

  ⑦說實話,這篇文章讓我很感動。我沒有想到,一個人的惻隱之心竟會及於一隻老鼠。在許多人***也包括我***看來,老鼠是骯髒的、醜陋的、作惡多端和死有餘辜的。不是說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麼?既然必須消滅,又何必管它怎麼死呢?

  ⑧但我們,不,就說我吧,從來沒有想過,生而為鼠,並不是它的過錯;也沒有想過,即便它罪該萬死,也不意味著就該折磨至死。然而劉瑜想到了,這讓我感到慚愧。是的,慚愧!因為只有徹底到連老鼠都能同情,才真正是有“惻隱之心”。

  ⑨的確,連老鼠的慘死都於心不忍的人,還會虐待人嗎?是心足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相反,一個人,今天能虐待老鼠,明天就能虐待狗,後天就可能虐待人。因此,為了保證人不受虐待,必須反對虐待動物。這不是什麼動物福利或者狗權***動物權***,反倒是人權,是人與人的關係,是社會問題。

  ⑩事實上,不忍心其無罪而死,不忍心其折磨至死,正是現代社會法治與人權的心理基礎和人性基礎。比方說,國際社會一致公認不能虐待俘虜,不能虐待犯人,不能虐待動物。我永遠不能忘記中央電視臺的一期節目:醫學院的學生帶著擔架,拎著兔子牽著狗,走向實驗室。解說詞說:擔架是為狗準備的,兔子沒有,這意味著兔子將不再生還。

  節目的結尾,是師生們為實驗動物建立了紀念碑。每年清明,他們會去獻上鮮花。這不是虛偽,而是人類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對生命儘可能的尊重。要知道,只有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後真正尊重人類自己。

  因此,惻隱之心要從善待動物做起。而且,只有當所有人都不再忍心虐待動物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才能真正建立起來。否則,下一個被按倒在床,挖肝取腎抽膽汁的,沒準兒就是我們自己。

  ***選自2014年第4期《青年文摘》***

  《我們為什麼不能虐待動物》閱讀題目:

  1.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2.選文第①段起什麼作用?

  3.選文第③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起什麼作用?

  4.針對結尾段,就內容或表達方面提出一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5.在玉林,每年的夏至,吃狗肉品荔枝是20多年來的民間習俗,然而這一習俗受到很多愛狗人士和動物保護主義者的質疑和抵制。今年6月21日,因某些“狗販”虐狗逼愛狗人士高價買狗引發衝突,廣西玉林“狗肉節”引發越來越多的爭議。對於這一爭議,你怎麼看?

  《我們為什麼不能虐待動物》閱讀答案:

  1.人要有惻隱之心,惻隱之心要從善待動物做起。

  2.從當前熱點談起,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議論的話題。

  3.舉例論證;真實有力地證明了“必須反對虐待,反對虐殺”的觀點。

  4.示例一:作者認為,構建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的前提是什麼?示例二:該段在文章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5.示例一:我們應該尊重各地的傳統風俗習慣,但“狗肉節”這一習俗不宜宣揚。示例二:愛護動物是社會進步、人類文明的具體表現。***開放性題目,不設統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鳥兒為什麼歌唱》閱讀原文:

  從玉華

  ①英國大提琴演奏家哈里森每天都會在小樹林練琴,有一天,一隻夜鶯突然飛來,與她的琴聲合奏,接下來,越來越多的夜鶯加入其中。1924年,BBC錄下這些人與鳥的二重奏,在廣播裡播放,80多年過去了,這段錄音成為珍貴的歷史研究資料。如今,人們把自然界的鳥兒組成一個交響樂團—鍵盤手烏鵲,背景音樂紅尾雀,鼓手啄木鳥,電吉他蒼頭燕雀,歌手夜鶯……

  ②鳥兒為什麼歌唱?它們的大腦構造如此小巧,卻將如此龐大的一部分用於音樂。讓我們進入奇妙的探索之旅。

  ③一隻澳大利亞琴鳥唱歌前通常要花好幾個星期搭建它的舞臺—一個直徑約一米的土堆。園丁雄鳥要花費數個星期建造精巧複雜如同藝術品的窩,而且一定要用藍色的物品來裝飾愛巢,如果找不到藍色花瓣,它會從數公里外的餐桌上帶回藍色的塑料湯匙。這些舉動,其實都是為了最美妙音樂的來臨。按照達爾文的物競天擇理論,

  “鳥男們”如此特殊的歌舞只有一個解釋—取悅雌性。因為澳大利亞的這片叢林,

  是個“男多女少”的賣方市場,琴鳥姑娘每年僅產卵一枚,受荷爾蒙困擾的小夥子們競爭格外激烈。

  ④這一學說得到了科學的印證。科學家研究了從38000隻日本鵪鶉身上提取的大腦樣本,然後將其分別放在光線下接受時間長短不一的照射。他們發現,當春天來臨時,鳥兒就開始唱歌是因為春天日照時間比冬天長,在鳥類特殊的大腦細胞與陽光的共同作用下,其體內便開始分泌荷爾蒙。它們用唱歌來吸引異性。

  ⑤然而,這只是眾多解釋之一。另一種令人信服的理論指出,鳥兒歌唱是為保衛自己的領地。理論上,這叫“波蓋斯提假說”,這個名字出自著名的同名電影,它講述了一個法國士兵在只有一個人的情況下,通過模仿許多士兵的說話聲,使得敵人相信堡壘裡駐滿了軍團而不是隻有一個人,他靠自己的力量保衛了一個堡壘。鳥兒正是用這種方式保衛自己的領地,他們通過模仿其他生物的尖叫有效地趕跑敵人。

  ⑥還有更多的研究者致力於“快樂說”:鳥兒唱歌就是為了快樂。儘管這一觀點還缺乏許多論據—科學還沒有發展到能夠計算快樂的地步。

  ⑦理論越來越陷入無序,五花八門。甚至有科學家用詩歌來解釋。他分析雲雀歌唱的發音、節奏、韻律,得出的結論是:這就是一首捷克斯洛伐克詩歌。結局不難想象:這個鳥類研究學家最後真的成了詩人。

  ⑧當然,人們往往更加相信拿著手術刀的科學家。在鳥兒熱情的歌唱開始之後,它的大腦被取出,在乾冰中凍結,用機器將大腦組織切成只有10微米厚的切片。“一曲未終”的鳥兒換來了最新的科學發現:只有在鳥兒歌唱的時候才能進行蛋白合成。當一隻成年金絲雀學習一首新歌的時候,它大腦的頂部會出現新的腦細胞,這跟人類18歲開始腦細胞將一個接一個地衰老死去的古老教條全然不同。

  ⑨全世界有近100個實驗室在研究鳥類的大腦。有的實驗室每年要殺死大約2000只鳥兒。“它低著頭唱歌,腦袋就掉下來了。”鳥類沒有簽發同意手術的表格,所以科學家更喜歡用“犧牲”而不是“殺死”來描述鳥兒因科學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他們更願意信奉:動物就是機器。

  ⑩如今很多動物保護者質疑這種科學實驗倫理。或許正如有人所說:鳥兒是森林的喉舌,它們能告訴我們的比我們所知的更多。鳥兒為何歌唱?與我們人類歌唱的理由一樣—因為我們能夠歌唱。 ***選自《中國青年報》,有改動***

  《鳥兒為什麼歌唱》閱讀題目:

  13、對於“鳥兒為什麼歌唱”,文中提出了哪幾種解釋?***3分***

  14、第①節在文中有什麼表達效果?***2分***

  15、第③節中劃橫線句子“這些舉動”指的是什麼?請概括回答。***4分***

  16、第三自然段中的加點詞“通常”能否刪去?請簡述理由。***3分***

  17、第⑨節中主要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3分***

  18、 “科學家更喜歡用‘犧牲’而不是‘殺死’來描述鳥兒因科學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如果是你,會用“犧牲”還是“殺死”來描述?請結合文章內容說明理由。***3分***

  《鳥兒為什麼歌唱》閱讀答案:

  13、求愛說、保衛說***波蓋斯提假說***、快樂說、詩歌說、促進蛋白合成說。***3分,寫出三種,意對即可***

  14、***1***引出“鳥兒為什麼歌唱”的問題;***2***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2分,每點1分*** 15、 琴鳥唱歌前要搭建舞臺,園丁雄鳥要造窩並用藍色物品來裝飾愛巢。***2分,若抄錄原文給1分***

  16、“通常”表示經常性,並不排除特殊情況,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17、列數字,更準確地說明了科學家為研究“鳥兒為什麼歌唱”所殺的鳥的數量之多。

  18 示例1: 我會用“殺死”來描述。因為鳥兒同我們人類一樣是地球的生靈,科學家為了研究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鳥兒為什麼歌唱”的問題,而肆意剝奪鳥兒的生命,是一種殘忍的行為。示例2:我會用“犧牲”來描述。因為科學家研究“鳥兒為什麼歌唱”是為了探索科學奧祕,鳥兒為科學事業獻出生命,它的死是有意義的。***3分,能結合選文內容和個人認識,意思表達清楚即可***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我們為什麼不能虐待動物》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全部內容,相信這些對你會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