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數學觀察物體教學設計

  擁有一顆善於觀察的心,你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下面請欣賞網路編輯為你帶來的蘇教版小學數學《觀察物體》教學設計 ,希望你能夠喜歡!

  蘇教版小學數學《觀察物體》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4、95頁例題以及想想做做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一樣,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正確辨認從前面、左側面、右側面、後面等角度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在換位觀察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鍛鍊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與別人交流的能力,同時提高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體驗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給學生分組、多媒體課件***附圖片***、玩具猴一個、玩具企鵝一個、紫砂壺每組一把、學生各自帶來的茶杯、灑水壺和玩具等物品。

  教學過程:

  一、看圖競猜,激趣匯入。

  1、師:小朋友,老師先請大家欣賞一組動物照片,你們要仔細觀察,猜一猜拍照的人是站在動物的哪一面拍攝的?前面?後面?左側面?還是右側面?一起大聲說出來!

  2、教師放映課件中的照片,學生齊說***說左右側面時可能會說錯***。

  3、引出課題:小朋友,剛才啊有些照片你們說對了拍照人的位置,有些呢沒說對。想要全部說對呢,就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板書課題***你們想不想用自己的方法研究一下觀察的方法呢?有興趣嗎?等到認真學完了新課,你就可以又對又快地說出拍照人的位置了。

  [設計意圖:學生已有經驗是發展學生空間概念的基礎,學生的空間知識又來自於豐富的現實原型。而可愛的動物照片能更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探究的慾望,當然更有強烈的求證慾望。所以這個環節的設計,為接下來的教學組織起了引出課題和激發學習慾望的作用]

  二、細心觀察,分組探究。

  過渡:有些小朋友也許對動物不太熟悉,所以說不準,那麼老師先帶大家觀察一下我們周圍比較熟悉的環境吧!

  1、教室環境,分辨前後。

  ***1***師:小朋友,我們的教室真漂亮,老師很喜歡。***放教室的兩幅照片***

  提問:這兩張照片一樣嗎?***不一樣***哪裡不一樣呀?***同桌交流後指名說說***哪一張照片是老師站在教室的前面拍攝的?***指名說***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另一張照片是老師站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攝的?***後面***你又是怎麼看出來的呢?

  ***2***小結:我們發現,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樣的。這兩張照片,一張是站在前面拍的***板書:前***,另一張是站在後面拍的***板書:後***。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從自己教室拍的兩張不同的照片,讓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會看到不同的樣子。]

  2、校園門口,分辨裡外。

  ***1***師:小朋友,你們每天從校門口進進出出,仔細觀察過那裡嗎?老師也拍了兩張照片***放兩張照片***,這兩張,有什麼不一樣?***指名說說***哪一張是在學校外面拍攝的,哪一張是在學校裡面拍攝的?***板書:裡外***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2***小結:看來大家都是細心觀察的高手啊,在生活中,我們就要做個細心觀察的有心人!

  3、觀察玩具,分辨左右。

  ***1***介紹企鵝

  師:從小到大,老師相信你們家裡一定有很多玩具吧?肯定比老師多!你有沒有從不同的角度仔細觀察過這些陪伴你長大的好朋友呢?***出示玩具貨架圖片***今天老師從陸文娟小朋友家請來了一位玩具朋友——企鵝妹妹。***出示玩具***瞧!誰想上來輕輕地摸一摸,看一看,然後告訴大家企鵝妹妹長什麼樣啊?

  指名代表上臺完成剛才的要求,教師給予肯定,適當引導。

  提問:為什麼老師稱她為“企鵝妹妹”呢?***紮了蝴蝶結***

  追問:你能介紹一下她可愛的樣子嗎?

  師:現在她覺得累了,讓她坐下來,好嗎?你們歡迎嗎?***挑選中間一組,讓企鵝“坐”在桌子中央,注意朝向***

  ***2***觀察企鵝

  師:先請坐在企鵝妹妹這四個方位的小朋友幫她拍幾張照片***教師做出拍照的樣子喊“1、2、3,喀嚓”指導方法,學生模仿教師進行拍照***,閉上眼睛想一想拍到的樣子再睜開眼睛看一看,並且記在腦子裡。老師也拍好了***出示四張照片***。

  [設計意圖:以模擬拍照這一遊戲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親身參與實際觀察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人人蔘與。通過有目的的指導和分層次的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的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想一想照片的樣子並把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腦子裡,指導學生不僅要仔細地去觀察,而且要注意觀察到了什麼,從而提高了觀察活動的有效性。]

  提問:你們有沒有拍到這些照片呢?誰拍到了1號照片?你坐在她的哪一面?***板書:前***

  追問:2號照片呢?3號呢?4號呢?***依次板書:後、左、右***

  提問:你們發現哪幾張照片比較好認啊?3號和4號這兩張照片有什麼不一樣?***對面的學生進行交流***

  追問: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分辨出哪張是左側面拍的,哪張是右側面拍的呢?***學生思考後全班交流,教師及時評價並肯定觀察方法***

  小結:你們說的都是好辦法!如果是站在她的左側拍照,拍到的是左邊的臉,嘴巴朝著左邊;而站在右邊拍照的話,拍到的是右臉,嘴巴朝著右邊。現在請你們換一下位置,再觀察一下,坐在新的位置上拍的照片還和剛才一樣嗎?為什麼會不一樣呢?***位置換了,觀察的角度也變了,所以照片不一樣。***

  ***3***分組觀察

  現在請大家拿出自己帶來的物品,玩具、茶杯、灑水壺等等,放在桌子中間,互相說一說,你從自己坐的位置看到了什麼?坐在對面的小朋友互相說說有什麼不一樣。

  教師巡視,指導各組的觀察情況。

  選取其中一組進行全班性的觀察交流。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以後,通過觀察物件的變化,讓學生再次參與實際觀察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會看到不同的檢視。]

  三、觀察比賽,火眼金睛。

  1、觀察小猴。

  ***1***出示觀察小猴的畫面,提問:你看到四位小朋友在給誰拍照?***小

  猴***他們分別站在小猴的哪一面為它拍照?***同桌交流後指名說說,用玩具猴子輔助,重點引導說出小玉站在小猴的左面、小云站在小猴的右面***

  ***2***師:不過,他們拍的四張照片不小心打亂了,你能幫小紅、小芳、小云和小玉找一找嗎?怎麼連線?***學生P94書上連線***教師巡視。

  ***3***小組交流:你們是怎樣找到四位小朋友的照片的?和小夥伴說說判斷的理由。怎麼連線呢?

  ***4***集體校對,指名小組代表說一說以上問題的想法。

  ***5***小結:正是因為觀察的位置不一樣,所以觀察到的樣子和拍到的照片就不一樣。

  [設計意圖:有了上面給企鵝“拍照”的經歷,學生不難解決這一問題。通過讓學生在書上連一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讓他們利用在上面的觀察活動中獲得的經驗,進行想象並作出判斷。]

  2、觀察汽車

  ***1******出示圖片***師:小蘭、小亮和小剛正在觀察這輛汽車呢,他們站的位置一樣嗎?***不一樣***那他們看到的會一樣嗎?***不一樣***請大家先想一想再開啟書本P95連一連。

  ***2***教師巡視,指導練習。

  ***3***提問:你能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說一說三位小朋友分別看到哪幅圖嗎?你的判斷方法是什麼呢?

  ***4***總結:在我們觀察的時候,要看清楚物品的一些特點,才能判斷正確。

  3、觀察茶壺

  ***1***師:接著瞧,這組小朋友又在看什麼呢?***紫砂壺***老師這裡也有一把,這是壺嘴,這是壺把!這幅圖上,四位小朋友分別能看到右邊的哪幅圖呢?先和你的小夥伴們說一說吧!

  ***2***師巡視指點,再指名回答,作出選擇。

  ***3***提問: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4***小結:從不同的位置看茶壺,看到的樣子是不一樣的。

  4、小結。

  看來大家都有一雙和孫悟空一樣明亮的火眼金睛,都有一顆細心觀察的心,學得非常棒!那麼,現在再來欣賞那幾張動物照片,你能說出拍照人的位置了嗎?***放照片,齊說位置***

  四、反思總結,聯絡生活。

  1、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一些物體,想一想,我們是怎樣進行觀察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全班交流並總結***

  [設計意圖:在學生經歷了三次觀察物體的活動以後,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對活動過程、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和體驗作出進一步的解釋,形成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深刻的體會。]

  下課後,小朋友們還可以找身邊別的東西觀察一下,換個角度看,你發現看到的有什麼不一樣。

  蘇教版小學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看一看的教學,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本節課有如幾個特點:

  1、活動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本節課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比較突出。比如,觀察紙箱的活動中,不是讓學生單純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說一說,而是設計了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他們不僅獲取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2、給學生提供了直觀的、形象的學習材料,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體驗觀察的方法。比如,猜猜看***美麗的學校***:判斷是從正面、側面,還是從上面拍攝的。讓每個學生結合學校的實景觀察圖片,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時,形狀是不一樣的;及通過玩手中的長方體並猜出顏色這個遊戲,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物體正面、上面和側面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觀察紙箱,把所看到的和周圍的同學說一說,站在什麼位置看到了紙箱的哪幾個面,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這幾個操作活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民主作風,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間。

  不過,本節課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 .學生對於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觀察時,有的孩子竟然說自己能看見四個面,甚至更多。細思原因,原來學生把看到的一條邊當成了一個面,我想如果在課前複習時,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我想學生就不會出現以上問題了。

  2.本節課學生動了起來,思維也活躍起來了,不過學生活動的有些沒有章法,我想也許是大班額的原因吧,如果是小班教學,教師會更容易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對於大班額的教學,我更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在新課改實驗中,教學既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學的"活而不亂"。

  3.在課堂上曾出現這麼一段小插曲:讓學生自學長方體各個面的名稱後,彙報時,有的學生理解錯誤,他站在長方體的正面***正面紅色***,說正面是紅色的,當他站在這個長方體的側面***側面黃色***時,還說正面是紅色的。這時,一個孩子很敏銳的發現他說的是錯的,及時走上前糾正了剛才那位同學的錯誤,而且表述的非常清楚。這個孩子多會學習呀,可惜的是我的評價沒有跟上去,沒有為他的勇於質疑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無疑是我這堂課的遺憾。都說現在的孩子傾聽不好,如果我及時抓住了這一契機,對其他學生無疑是個最好的榜樣,可惜我錯過,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注是多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