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案例論文範文

  隨著20世紀60年代生態教育運動的興起,教育學家開始把生態學的觀點應用到教育學中,從一個嶄新的視角來探討和解決教育領域內所存在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經濟學科教學中環境生態學思想研究 》

  現如今,在經濟學科教學中融入環境生態學思想已經成為了教學常態思維,這是一個由培養單純型經濟學人才到培養綜合型人才的教學轉變。高職作為為國家培養高素質職業型人才的基地,其經濟學科教學中更應當深刻融入環境生態學思想,從而使環境生態學思想深入到學生的日常行為正規化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更加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需求的綜合型人才,繼而才能夠為國家乃至全球的生態系統平衡及和諧發展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援。以下筆者就根據多年教學經驗,來簡單談一談環境生態學思想在高職經濟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夠給我國高職經濟學科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助益。

  一、環境生態學和經濟學簡介

  1.環境生態學簡介

  從學科體系角度而言,環境生態學可以說是環境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按照現代生態學的學科進行劃分,環境生態學又可以是應用生態學中的一個分支,其主要是運用生態學理論來研究在人為干擾下生態系統內在的變化機制、規律及對人類所產生的反效應,並尋求恢復、重建及保護受損生態系統的對策。環境生態學並不是一門單一的科學,它是以生態學的基本原理為基礎,又結合了物理學、化學、環境科學等多門科學,不過目前環境生態學尚處於發展和完善階段。總體來說,環境生態學的主要研究物件有四類:一是環境汙染的生態學原理及規律,二是自然資源的保護及利用,三是環境汙染的綜合治理,四是廢棄物的能源化及資源化技術;其最終研究目的是改善不斷惡化的自然生態環境,促進人類經濟和環境生態的協調穩定發展。

  2.經濟學簡介

  經濟學是一門專門研究人類經濟活動———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及實現的規律的科學,其主要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其中,政治經濟學主要是研究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及作用,而科學經濟學主要是從整體上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價值和經濟規律。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以科學經濟學角度來看,經濟規律的展開與具體表現是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再生,而真正的物件則是資源優化配置和再生背後的經濟規律與本質。另外,在科學經濟學正規化框架中,經濟體還分為巨集觀經濟和微觀經濟兩個對稱面,若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要從整體上對經濟現象進行統一研究。現代高職學校中很多都開設有經濟學科,作為一個學科門類,經濟學在我國主要設定有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四大專業。

  二、環境生態學思想在高職經濟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經濟學作為一門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的學科,其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儘可能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來持續開發人類所需求的商品,並對其進行合理分配。無論是從研究目的還是從研究內容上來看,環境生態學與經濟學都非常具有一致性和相通性。然而,過去長期以來高職經濟學科的主要培養目的都是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名單純型經濟學人才,這給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而隨著近年來人們思維模式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培養新型的具有生態思維的綜合型人才越來越成為高職經濟學科的教學目的。利用經濟學科教學來傳播、推廣及深化環境生態學思想,是當代高職教師所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和義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我國廣大的經濟學人才具備良好的環境生態學專業素質,同時,環境生態學思想也有利於廣大教育者樹立環境生態思想的教育觀。總而言之,只有在高職經濟學科教學中重視應用環境生態學思想,才能夠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環境生態學思想在高職經濟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1.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共有280多所高職學校開設有經濟學專業、130多所高職學校開設有金融學專業、50多所高職學校開設有財政學專業、70多所高職學校開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而在這其中,卻只有不到10%的學校開設了《生態經濟學》課程,並且大部分都是將《生態經濟學》列為選修課程而非必修課程。這主要是由於大部分高職學校都受傳統經濟學科教育理念的影響過深,仍還停留在“經濟人”思想層面上。這就造成了大部分高職經濟學科專業畢業的學生都對環境生態學相關內容知之甚少,甚至是全然不知,而當這些學生走入社會參與到社會經濟活動當中後,無疑不會關注環境生態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繼而也就導致了經濟的發展對自然環境生態造成過度破壞。

  2.現狀原因

  之所以目前在我國大部分高職經濟學科教學中都很少有應用環境生態學思想,主要是由於以下兩大原因所造成的:①受到“經濟人倫理”的影響。經濟學的主要創設者之———蘇格蘭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經在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經濟人倫理”,其中心思想是當人類受到人性動力學的驅使時,會為了改善自身狀況而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時這一過程也會為社會帶來一定的利益;後來,“經濟人倫理”對經濟學科教育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尤其是隨著改革開放後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越來越多,這使得越來越多的高職經濟學科教學都彰顯出了一種極其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而在這種價值取向的驅使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只顧著研究怎樣才能夠更快、更多地創造利益,而並不重視環境生態問題。②在教學環節中沒有很好地傳播環境生態學思想。

  所謂教學環節,主要指的是教學方案的制定、教材的編制、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實踐活動等,然而目前我國教育部門並沒有明確規定在高職經濟學科的教學方案中必須要應用環境生態學相關內容,在教材編制中並沒有深刻聯絡生態環境學理論,高職學校在建設師資隊伍之時並沒有對教師的環境生態學知識掌握情況做明確要求,高職經濟學科教師也並沒有靈活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及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有關環境生態學方面的實踐活動,因而導致環境生態學思想沒有在以上這些教學環節中得到很好的傳播。

  四、環境生態學思想在高職經濟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1.轉變傳統的“經濟人倫理”思想

  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利用了豐富的生態學思想來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確立了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同時,199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瑪蒂亞•森也曾經在其所著的《倫理學和經濟學》一書中通過一系列的實證性案例證明了:目前並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經濟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人類最好的現實行為,也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經濟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邏輯上與經濟上的最佳成就者之間存在必然聯絡。所以,“經濟人倫理”思想是否值得在高職經濟學科教學中一直運用還有待商榷。而近年來,隨著幾次比較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和環境危機的發生,更進一步證明了“經濟人倫理”的思想是短視的,人類社會如果想要長遠發展,就必須要以“社會人倫理”思想及“生態倫理”思想來取代“經濟人倫理”思想。現如今,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巨集觀調控市場經濟的重要性,也即追求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三者的相統一,這是促使國民經濟協調、穩定、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當今的高職經濟學科教學也不能夠再一味地遵循傳統的“社會人倫理”思想,而應當更多地採納“社會人倫理”思想及“生態倫理”思想。

  2“.綠色化”高職經濟學科教材

  為了進一步強化環境生態學思想與高職經濟學科知識之間的融合,教育部門必須要重新審視、改革和編著高職經濟學科教材,在教材中新增更多的環境生態學理論知識,以使教材中蘊含更加深刻的環境生態學思想,成為“綠色化”教材。例如,高職經濟學科教材中必須體現出更多的經濟發展與環境生態之間的整體協調性,在案例的選擇上應當加入更多的“綠色化”經濟學案例,以及課後練習題和思考題等也必須具有一定的“綠色化”傾向。

  3.開展豐富的環境生態學實踐活動

  實踐對高職教育來說非常重要,同樣,高職經濟學科教學也離不開實踐。而若想充分在高職經濟學科教學中應用環境生態學思想,就需要教師積極組織和調動學生參與一系列與環境生態學有關的綠色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充分利用社團的功能來營造綠色的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環境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成果,進而促進學生髮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作者:李紅梅

  篇二

  《 生態學視角下高職貧困生幫扶策略研究 》

  0引言

  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我國當下社會已經逐漸深入人心,為了能將這一理念付諸於具體實踐,關注弱勢群體成了重要課題。高校貧困生一直是政府幫扶的物件,國家政策規定,必須對高校貧困生給予財政支援,但從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關於貧困生幫扶的具體實踐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無法解決。對於貧困生來說,他們除了物資生活匱乏以外,其精神生活也有待改善。由於其長期接受不到優良環境的薰陶,許多貧困生都存在心理危機、價值觀危機等問題。從生態學角度來看,提倡將人、自然與世界視作有機共同體,採用可持續性的做法進行一切改造世界的活動,這為我們解決高職院校貧困生幫扶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將從生態學角度,圍繞“為什麼要育人,教育什麼樣的人,如何教育”這一系列問題,探討如何解決高職貧困生碰到的難題,以期為高職院校解決貧困生幫扶問題提供參考。

  1建立生態學幫扶體系,“資助”、“育人”兩不誤

  生態學認為:所有生命都是一個整體,沒有完全獨立存在的物體,每個生命都與其他生命、環境相互關聯。生命與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絡,不僅依賴於所生存條件的物理聯絡,還有與其他生命之間的關係。貧困生幫扶工作同樣是一個體系,生態學提倡的共生共存、協調發展的理念能指導高職貧困生的幫扶工作。高職院校應該把生態學概念運用到教育環境與教學方法中。近年來高職院校擴招,學費制度改革,使得高職院校學生數量大幅上升。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校生佔到高校在校生總數的一半以上。

  其中,貧困生約佔高職學生總數的30%,特別貧困的佔10%,貧困生的總體數量較多,貧困生幫扶工作的壓力較大。1998年,我國法律規定,公民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對於經濟困難以及少數民族的學生,國家應採取措施,進行扶持。“十六大”更將完善國家資助貧困學生的制度記入會議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在2005年起陸續投資了18億元用於支援貧困生扶持工作,2007年投入154億元資助貧困生,2012年國家在困難地區進行定向招生,72所高校在21個省區的貧困地區招生3000人,高校分別從“獎、貸、助、減免、補”幾個方面,落實中央規定的貧困學生扶持要求。在貧困學生群體中,由於勵志榜樣的減少,“等扶持、要扶持、靠在扶持上睡大覺”的情況越來越多。

  市場經濟體制為社會帶來了拜金氛圍,給貧困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帶來衝擊。在校園中,學生的生活水平拉開了差距,學生在校園中追求流行時尚,期待滿足感官享受與刺激,“官二代”、“富二代”、“白富美”、“高富帥”等詞彙充斥校園,考驗著貧困生的自尊心。

  當今大學生就業困難已成普遍之勢,高校學生大多對未來就業存在擔憂與焦慮。對於貧困學生來說,身份卑微,感情空虛,生活目標缺失,擔心不被社會認同,使他們比別的學生價值觀更容易出現矛盾與疑問。貧困生也渴望獲得社會廣泛認同,但缺乏途徑。經濟困難使貧困生在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實現上有了差距感,獨立意識被不良社會情緒吞噬,依附心理加重,追求上進與自我消沉之間發生了衝突,為高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為此,在貧困資助時要結合育人理念,不能解決了就業、升學問題就置之不理。貧困生扶持工作要在解決物質問題的基礎上,繼續解決思想問題。為體現真正的貧困生幫扶價值,應該從他們的角度,瞭解他們究竟需要什麼。

  貧困生家中經濟困難,生長環境與文化薰陶的環境都與城市學生不同。他們進入大學後,各路學生混雜,難免許多地方與城市學生產生分歧。高校教師要重視這個問題,多鼓勵貧困生參加集體活動,學習不同方面的知識,讓他們敢於展現自我,樹立自信心。同時對其他學生也要加強引導,不能歧視貧困生,讓大家從客觀的、社會的、理智的角度,理解貧困生的存在。

  教育者還要反思貧困生出現“等、要、靠”的現象,社會價值的需求與個人價值的需求有其平衡點,教育者對高職院校的學生,有義務協助其找到這個平衡點,在不違背社會價值的情況下積極追求自我價值,當自我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反過來促進社會價值的發展。實際上,貧困學生所面臨的精神與心理的困境並不單單是他們獨有的,幾乎所有大學生都可能有這樣的問題。教師與社會應該擔起相應的責任,尋求資助與育人之間的平衡點。教育者要對如何培養人、怎麼培養人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實踐,針對貧困學生的個體認知、情感特徵、意志型別、行為方式的差異,進行個性化輔導。

  2運用生態學規律,在人際互動中突出主體性

  生態系統的各個因素都遵循著物質運動的一般規律。運動是事物的根本屬性,運動與平衡相統一,從生態學角度著眼看待生態系統中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之間的能量、資訊、物質的交換迴圈。在貧困生教育過程中,同樣可以從生態學角度出發突出其人際互動的主體性。高職院校因近年來不斷擴招,學生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為後期學校教育與管理帶來了困擾。多數院校還開展了註冊入學等招生途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而部分貧困生高考分數達到了三本院校分數線,由於三本院校學費貴,使得貧困學生不得不選擇了高職院校。大多數的貧困生有較強的上進心,自尊心,能動性也比其他學生更高,他們想要改變自己,但因經濟拮据,在其他學生面前難免產生自卑心理。還有一些貧困生表現為憤世嫉俗,很少參加集體活動,也很少參加學校組織的聯誼等活動。因貧困生很少參加社交活動,這影響了他們擴大眼界,吸收新知識,感受多元文化與價值觀念近而影響了他們融入大學主流文化圈,這就是“人際互動”的缺乏,而人的主體性,是在人際互動中體現的。學生在校接受教育通過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講學;二是日常生活教育。前者是以教師為主體,後者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在人際交往互動中。日常生活中,個體不是被動地接受社會群體的抽象習慣,而是在與人互動中既接受其他成員的影響,也影響其他成員。在這種互動過程中,人的主體性與個體性得到發揮與體現,人的自我價值也在這個過程中得以實現。馬斯洛需求理論告訴我們: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五個層次。其中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屬於較高層次的需求,這些需求都只有在人際互動中得以實現。一旦人情冷漠,關係疏遠,缺乏信任,會使人的信念迷失。高職院校不能疏忽對貧困生的心理疏導與情感關懷,讓學生對學校和集體有歸屬感。要建立貧困生活動平臺,向貧困生提供勤工儉學、社會實踐的機會,拓寬貧困生與人、社會交際的範疇,讓其自主地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功能,使貧困生在人際互動的體驗與實踐中總結經驗,提升心理素質。

  3堅持和諧共生理念,培養生態性人格

  生態學講究和諧,指的是事物與事物之間,事物與環境之間配合得當。多樣性的共生共存,需要系統要素之間的協調發展。共生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狀態,可持續性指的是立足當下現實,著眼未來發展。高職院校對貧困生的教育要堅持生態學的可持續發展與和諧共生理念,教育中心應放在人格的塑造上。學術界對“生態人”的概念認識不同,學者們認為生態人追求人與自然的共生,自己與他人的和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黨提出的要求,為培養生態性人格提供了政策支援。如今,經濟全球化、市場化,資訊科技化,我們所能接受到的西方資本主義的拜金享樂主義、個人中心主義,都是屬於非生態性人格體現。現代學生,包括貧困生的價值認同,受到資訊來源的影響也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從長期角度看,也有可能威脅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因此,高校要依據生態學理念,引導貧困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學生的生態性人格,如重視集體利益輕視個人利益、重義輕利、重勤儉輕享樂等,這些都是可持續性的價值追求,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高校中存在的各種思潮,正確認識貧困本身,培養貧困生健全的人格。

  4結束語

  培養生態性人格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生態性人格培養,重視人自我價值的實現及潛力的發揮,而不是人在商品性價值方面的培養,後者只是認為人的發展是一個途徑或手段,不是最終目的,而前者恰恰相反。對貧困生的生態性人格培養,是希望用生態性人格特徵的有利性彌補其欠缺,培養貧困生的進取心,讓個體適應多元化、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

  作者:王曉麗 姜彩雲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