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方法總結

  都說態度決定成敗,在學習方面如果態度端正,就有毅力剋制自己的玩心,有催促自己前進的動力,那麼學生應該怎樣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大凡考試過後,都會有“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現象。我們同學的成績相對期中考試,有的上升有的下降。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現象是因為那些成績下滑的同學沒有端正學習態度,沒有培養學習興趣。

  要端正學習態度,首先要對各門學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高中的各門學科旨在進一步提高我們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文化科學知識、審美情趣和身體心理素質,培養我們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促進我們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是教學的主體,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接受各科知識,只有對各門學科有一個充分、理性、科學的認識,才能使我們產生高度重視,這樣對學習就有了一個良好端正的態度。

  現在知道了學習態度的重要性,但光是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後對學習的興趣。有人曾這樣說:“興趣是做成一件事的先決條件。”孔子也曾這樣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林肯也曾回答過別人關於他的學習的問題:“我之所以這樣好學,只是興趣罷了。”可見興趣產生為學的動力,它在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難題,如果沒有興趣,便會覺得興致索然,信心和毅力得不到熱情的支援,便會使我們心灰意冷而一敗塗地;相反如果有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動力,那麼攻克難題的毅力和信心便會得到熱情的充分支援,那再大的難題也會迎刃而解。這一事實充分證實了興趣在我們學習過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但興趣不是生來俱有的,要靠我們後天主動地去發掘,主動地去培養。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最頭痛的要屬理科,特別是在理科演算時更覺得它枯燥乏味,萌生迎難而退的情緒,如果我們能剋制這種不良情緒,鼓起知難而進的勇氣,一旦難題經過努力而被攻克,即使花了大量時間,我們也會產生一種巨大的成就感,興趣也會在其中油然而生,這樣長期堅持下去,使發掘的興趣得到更完善的鞏固,我們學習的效率便會大大提高,做事情的成功率也會有大的進步。

  端正學習態度可以使我們對各門功課有更高的認識,培養學習興趣可以使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提高效率而事半功倍。

  篇二

  人們總喜歡這樣來形容時間的流轉:說白駒過隙、也說彈指一揮、還說逝者如斯,作家朱自清在他的文章中這樣描繪時間的匆匆: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那麼,在匆匆而過的時間裡,你收穫了些什麼呢?

  你準備怎樣迎接期末、迎接新年呢?

  你是否想取得一個優異成績,過一個開心的寒假呢?

  我覺得態度很重要,可以說,端正的態度是取得優異成績的法寶!

  那麼,要取得優異的成績,我們每一個同學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誠實考試。學習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任何想伺機矇混、騙老師、騙家長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最終的結局就是像孔乙己一樣的自欺欺人,而且一旦養成了不誠信的習慣,它會像瘟疫一樣的伴你成長,擴散到你的做事、做人,從而影響你的人生。何況學校本次考試將在教務處門前公告欄設立曝光臺,你若是因為不誠實考試被曝了光的話,那將會是多麼沒面子的事情,所以誠實考試為先。

  二是認真仔細。仔細的讀題審題,認真的做出答案。認真仔細還包括安靜的在考場思考、不著急交卷、不左顧右盼等等,凡是能夠拿到的分數絕不丟掉一分,若是因為粗心大意慌里慌張丟了分,若是考試遲到、考試打瞌睡、胡亂在捲上書寫答案,那就是隨意揮霍浪費自己一學期的努力,那就是將本來可以很漂亮的結尾親手毀掉。有同學或許會說“丟個一分二分不要緊,”我說“20XX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685分,而西安高校一個重點班的學生中因為1分之差被清華拒之門外的就有四五個。所以說養成認真仔細的答題習慣很重要。

  三是書寫規範。工整的書寫、規範的答題、乾淨的卷面可以贏得老師的好感,給閱卷老師留下美好的印象,而這個習慣一旦養成,那麼無論是平時的練考,還是將來的小考、中考、高考,都會對你大有益處。

  以上三點正是我對全體同學本次考試的要求,請牢記在心,努力去做。

  篇三

  為什麼一上學父母就說:“要用心學習,好好學呢?”這指的就是學習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只有端正了學習態度,我們才有資格學習。如果態度端正,就有毅力剋制自己的玩心,有催促自己前進的動力。所以我們不妨來一次面壁思過,反思一下自己有無懈怠之時,投機取巧、偷工減料之處。及時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是認真學習、用心學習的必要保證。

  端正態度之後,我們所要找的就是方法。

  一樣的付出,卻得到不同的成績是什麼原因呢?

  有的人學習刻苦,不容置疑,成天寫寫寫,做做做,默默默。在一旁看著都覺得累,有的人上課聽聽,下課翻翻,寫寫作業,難得寫幾道奧數題,成績卻穩定不退,這個世界怎麼這麼不公?

  其實不是這樣的,前者用的是題海戰術,多少英雄好漢就是一頭撞死在這堵牆上的。題做得多是好事,可那是做題!又有多少道題是真正會做的?如果改個條件,換個問法能做到聯想,轉換為同一道題;或是用五花八門的方法求出來才算真正會做。

  我的學習方法比較奇怪:不死啃書。我手上的輔導書也不算少,我是這麼做完的:一題,腦子裡有了思路就可以pass了。如果一題讓我思路凌亂,那麼,八成是難題或有多種解法,這道題就值得我下大手筆了。對待作業,一定要認真,自己買的書鬼畫符也就罷了,老師佈置的作業馬虎不得。這不是阿諛奉承,是訓練解題格式,打基本功的絕佳機會。另外,做題時要記住一次做對,千萬不要想我還有檢查的機會。考完了試,總聽到有人抱怨:“我明明檢查了的,就是沒看到。”這很正常,就如你自己挖的陷阱自己不會往裡面跳,我們犯的錯誤自己是很難檢查出來的。

  給自己找一個競爭對手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當自己有一個對手時,便有了競爭的意識,只要我們想要有進步,就會自己向前。那麼如何選一個對手呢?不要把一個短時間內超越不了的人作為對手。他,是你的榜樣。看看上次的排名,你前面的那位是誰?目標不要太高,比他高一分。我曾在課桌上寫下,比xxx高一分,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目標,付出努力後我所得的遠不止一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勞逸結合,學習上下了苦功夫,課後一定要用散步、運動、睡覺補回來。運動可以提高思維的活躍程度,適當的打打球,跳跳操對學習是有益的。有規律的作息,合理的飲食絕對百利而無一害。

  我們所需要把握的是平衡關。一旦勞、逸兩者失去平衡,一定要及時補救。如果這樣做了,相信大家在學習與健康方面都能做到雙贏。

  有了良好的學習方法,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

  學習習慣看似和方法差不多,但好習慣的養成更需要的是毅力。

  例如:找個小本子記下身邊上發生的事,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又有多少人把看的新聞記在腦子裡了?

  有誰能時刻記住要多聯想,鍛鍊思維邏輯性呢?……

  習慣可大可小,貴在堅持;貴在你對它的重視程度。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是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歸納得出的。

  從現在開始,端正學習態度,改良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學習方面的諸葛亮。臨近期中考試,希望大家在有限的時間內努力一把,爭取創造自己的小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