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學習態度的高中作文

  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所以我們的學習一定要端正。以端正學習態度為題的作文應該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範文一

  同學們,相信大家都想提高自己的學習,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那麼,請聽聽我以下的經驗、心得與領會:首先,同學們應好好地利用早晨。“一日之計在於晨”,同學們在家吃早餐的時候可以聽聽英語錄音帶,多記幾個單詞,在空餘時間可以讀有關學習的書。第二,同學們在課前應做好預習,認真地讀幾次課文,理解課文的要點,抓住重點與難點,這樣可以利於上課時對課文的理解,上課的時候應認真聽講,不隨意開小差,善於分析老師的講課,將老師教的知識牢記於心,並踴躍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也是提高學習的一個好辦法。課後同學們應積極和同學或老師分析難題,複習所學知識。老師佈置的作業同學們應按時按質完成。接著,在學習方面同學們應該給自己定下一個學習目標,並找一個學習競爭的對手。平時同學們應該時刻向著自己的目標,與對手競爭,樹立起“我要超越自己,超越別人”的信念,毫不鬆懈。最後,同學們也可以在有空的時候適當地閱讀一些有利於身心的課外書籍,這樣不僅可以充實我們的頭腦,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還可以使我們從緊張的學習中放鬆,兩全其美。

  當然,我們也不能過份地縛束自己,該學習的時候同學們應全心投入,而改玩耍的時候就盡情玩耍,有時還可以從玩耍中學到知識,這也是學習的樂趣。從緊張的學習中放鬆的方法有許多,如聽音樂、郊遊、聊天等適當地玩一些小遊戲,都是不錯的方法。但我們玩耍與學習應分輕重,不應過於沉迷。

  同學們,這只是我在學習方面的一些心得,真正的學習當然要靠你們自己。希望同學們可以從我的學習心得中加以借鑑,也希望可以幫助那些成績稍差的同學改正學習態度。

  同學們,你們並不笨,只要你們從今能為自己的前途著想,,能端正學習態度,改良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相信你們的成績一定就會逐步提升,你們的未來也將會是一片光明。

  範文二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個小村莊比賽爾,它在沒有被發現之前,還是一塊貧脊之地,那裡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漠。據說不是他們不願離開那兒,而是他們嘗試過很多次都沒能走出去。當一個現代的西方人到了那兒,聽說了這件事後,他決心做一次試驗。他從比賽爾村向北走,結果三天半就走出來了。

  經過此事,他終於明白比賽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斗星。因此,他告訴當地的一位青年,要想走出大漠。只要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面那顆星走,就能走出大漠。那個青年照著他的話去做,三天後果然來到了大漠邊緣。

  青年人也因此成了比賽爾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豎在了小城中央,銅像的底座上刻著一行字:新生活從選定目標開始。

  我不知道這個故事能給你帶來什麼啟示,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麼。

  在任何一個領域中,取得比較大的成功的人,他們的行為幾乎都是指向於自己設定的目標。有了目標,內心的力量才會找到方向,茫無目標的飄蕩終歸會迷路。

  一、有目標才能走向成功

  我們要想成為學習的優等生,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樹立一個成為學習優等生的目標。

  因為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人能走多高首先取決於是否找準自己的目標,只有選準方向,才能持久穩健地走下去,才有望達到“頂峰”。一個人沒有目標,就像一艘輪船沒有舵一樣,只能隨波逐流,無法掌握,最終擱淺在絕望、失敗、消沉的海灘上。

  世界公認的成功定義是:成功就是逐步實現一個有意義的既定目標。目標是成功的靈魂精粹所在,目標的達成幾乎可以與成功劃上等號。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曾說:“設定明確的目標,是所有成就的出發點”。世界上只有3%的人能設定他們的人生目標,這也就是成功者總是極少數的根本原因。大多數人之所以失敗,其原因也在於他們都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並且也從來沒有邁他們的第一步。

  據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美國人有5%將個人目標寫在紙上及告知他人,而其餘95%則沒有設定目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心態,一方面是方法,即可能是設定目標後害怕目標到頭來落空,被別人恥笑,換來挫敗感。還有的人則不知道目標的重要性,或者不知道設定目標的方法。其實一個設定目標時,最重要的並非“如何”實現目標,而是“為何”要設定目標。

  臺灣大學有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追蹤調查,物件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調查結果發現:26%的人沒有目標;61%的人目標模糊;9%的人有比較清晰的短期目標;4%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長期的目標。

  25年的追蹤調查發現,他們的生活狀況十分不同,4%擁有長期目標的人,25年來幾乎不曾改變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始終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不懈;若干年後,他們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頂尖的成功人幹,他們之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9%擁有短期目標的人,多半生活在社會的中上階層,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一些短期目標不斷被達成,生活品質穩定上升,他們成為各行各業中不可缺少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階主管等等。

  61%目標漠糊的人,幾乎生活在社會的中下階層,他們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

  26%沒有目標的人,他們幾乎都屬社會的最底層,生活過得很不如意,常常失業,需要社會救濟,並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會。

  調查者因此得出結論: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成功在一開始僅僅是一個選擇,你選擇什麼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成就,也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範文三

  進入了初中,我們學習了一篇非常有意義的課文:《論語》六則。它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錄。這篇《論語》六則就記錄了六則孔子說的話,他的話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整篇課文是針對兩個內容的。前三則講的是學習方法,後三則則是講學習態度。

  第一則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講的是學習並經常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有同學從遠方來***與我探討學問***,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因此惱恨,不也是君子嗎?這則論語教育了我們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寬容的品質。特別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告訴我們學了知識就要溫習知識,這樣學習一定會好的。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這是我經常說的話。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溫習舊的知識,從中可以學到新的東西,就可憑此當老師了。我們一定要養成預習複習的好習慣,這樣可以從中得到新的知識,這樣我們也瞭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

  最重要的就是第三則,第三是告訴你正確的學習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過不知道該怎樣學習,千萬不要只知道讀書而不知道思考,這樣就會迷惑不解。也不要只知道空想而不讀書,就會陷入困境。所以我們不能走兩個極端,既要讀書,也要思考,這樣才是對的。

  後三則則是講學習態度了,那就要看看我們的學習態度端不端正。端正的態度就是學好的關鍵。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是孔子的弟子對孔子提的一個問題。說明了孔文子學習好又喜歡學習,不以為向比自己成績低的人請教看做恥辱。這種優良的學習態度真值得我學習。

  這一則是表現學習態度的精華: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告訴我們,學了知識而不說出來,刻苦鑽研不知道疲倦,教導別人不知道疲倦,這些我哪一點做到了呢!孔子非常謙虛,其實這幾點他都有,但是他還是說他沒有做到,這是多麼謙虛呀!

  最後一則是大家都知道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訴我們幾個人同行,其中必有做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學習,他們的缺點要加以改正。我們要取長補短,這樣我們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