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自主學習

  學習學生自己是主角,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幾篇優秀的如何自主學習方法,供你參考。

  如何自主學習篇一

  1. 制訂學習計劃

  自主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要制訂學習計劃。計劃有許多種,可按時間、學科、目標等分,也得有隨想、預計、應變等備選方案。計劃並非必須寫在紙上,有時只需要心中有數即可。比如,每個小組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每個小組成員也要有個性的目標,每節課、每個時間段也要任務明確、目標清楚。每個同學要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該幹什麼,每個小組要對成員的計劃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激勵。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感到這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而且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2. 加強時間管理

  沒有學習主體對自己學習過程所進行的自我觀察、自我審視和自我評價,沒有學習主體根據這種自我監控所做出的反饋、調整及強化,就談不到“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關鍵就是時間的合理分配與精心安排。那種眉毛鬍子一把抓、分不清輕重緩急的“自主”,是懶漢放羊式的漫無邊際,有可能造成撿芝麻丟西瓜的得不償失。加強時間管理,需要有計劃做先導、自律為後盾、充實為宗旨,達到勞逸結合、寓學於樂的理想狀態。

  3. 整合利用資源

  網路時代,學習的制高點則是整合利用資源。這裡的資源不僅包括自身的知識積澱,還暗含著學習的工具、途徑與方法策略。整合則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時以知識的重點為“圓心”,以自己的學習能力為“半徑”畫圓,能較為系統梳理整合所學的知識。比如,請六年級的學生說說簡便運算有幾種方法?有心的學生就把小學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簡便運算全部歸類弄清楚了。這就是找到了一個知識點,以自己學習的實際情況為半徑,將知識系統化。

  4. 重視反饋資訊

  自主學習不是漫無目標的自由學習,它需要重視學習過程的優化與方向的修正,及時查漏補缺,針對出現的問題交流研討,能夠自評學習效果,學會反思並調整方式策略。資訊反饋的方式多種多樣,可同學之間互相監控,也可依據導學案做好自我測評,還可對照學習目標檢查任務完成情況。教師不能一味地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要讓學生有選擇的權利,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把自己的特長展示給同伴以得到讚賞,嚐到成功的喜悅。自主學習要讓學生有選擇參與評價的權利,讓學生對自己、對同學的學習,對老師的教學作出評價,再用這種評價完善自己。

  5. 養成良好習慣

  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這充分說明了習慣的重要。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有:做事有主見,學習講方法;珍惜時間,擅長統籌安排;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會蒐集和處理資訊,善於交流與合作;能自覺地制訂學習計劃,確定學習目標,組織學習活動,自我監控學習過程;能主動選擇學習策略,自我評價學習結果,積極創設最優化的學習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等等。

  6.堅持學以致用

  課堂上教師講得越多、越細、越深,學生就學得越苦、越累、越煩。長時間地灌輸,學生不能“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就會“被動接受、難以消化、無動於衷”。自主學習推崇“學以致用”,而不是“學以備用”,如果“學”與“用”之間隔著一段時空,甚至擋著一堵高牆或橫著一條鴻溝,讓學生看不到應用的前景,體會不到應用的樂趣,更無法在應用過程中探索學習,所以,真知就無法從實踐中產生。“要求兒童在今天就過著豐富的精神生活,而不只是為明天掌握知識做準備”,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教育名言,其實就是強調學以致用。

  如何自主學習篇二

  1.激發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生很大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並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鑽研精神。否則,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遇到困難時往往會喪失信心,不能堅持學習。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連帶著也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他會積極主動地探索這門學科的知識。這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教育名著《學記》中指出“親其師而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教師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真正做到愛學生,尊重學生,接納學生,滿足學生。

  3.合理分配每天的學習任務

  把自己的學習任務分解成每天能夠完成的單元,並堅持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無論如何不能給自己以任何藉口推遲完成原定計劃。

  4.合理規劃每天時間

  把必須完成的工作儘可能安排在工作時間內完成,把既定的學習時間保留出來,養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時間學習的習慣。

  5.按照既定的時間表行事

  學習時間表可以幫助你克服惰性,使你能夠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6.及時複習

  為了使學習能夠有成效,應該養成及時複習的習慣。研究表明,及時複習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防止遺忘。

  7.向他人提問

  在學習中碰到疑難問題,要及時向教師和同學請教,無論你認為自己的問題是多麼簡單、多麼微不足道。應特別注意經常向周圍同學請教、交流。

  8.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做筆記既可以幫助你集中精力思考和總結、歸納問題,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把學習內容中的重點記錄下來,便於以後查閱和複習。

  9.保持適量的休息和運動

  休息和運動不僅讓你保持良好的狀態,也是消除壓力的好辦法。

  如何自主學習篇三

  自主學習是指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在我們的“二三五”高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這種能力和習慣尤其重要,需要我們著力培養。

  一、在課前預習中培養

  在預習階段,老師即應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知道本章本節要學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目的,讓學生帶著不解和疑問進入課堂,有目的性地去接受知識。這樣一種有意識的指導,可以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並在學習中及時地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切記浮於表面,淺嘗輒止。有些學生並不注重課前預習,認為預習只是看看書,大體知道本節課要學習什麼內容就可以了。教師應讓學生知道,預習,已經是學習的開始。

  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

  我們什麼時候都不要忘了,課堂上的主角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師所要做的是對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佈置任務、組織學習、督促檢查、解惑答疑,必要時參與其中。初期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教給他們自主學習的方法,提出學習要求,並檢查他們完成的情況。學生初步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並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後,教師就要加大放手的力度,儘可能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逐漸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在課後學習中培養

  課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大好時機,只要安排得當,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利用。對那些程度較好的學生,教師可利用好這段時間,促成其自主學習,提高其學習成績。此時,教師可針對性地設計一些拔高性的課外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一方面鞏固了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習的自主性,達到了“培優”的目的,實現了自主課堂的延伸。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不同年級學生的具體特點和他們的能力水平,勤於觀察,注意收集相關資料,及時瞭解學生狀況,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總之,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是無限的,只有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才能為他們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