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元認知理論的高職英語學習策略研究論文

  認知理論是研究由經驗引起的變化是如何發生的一種學習理論。它強調機體對當前情境的理解,然而人和動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力。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基於元認知理論的高職英語學習策略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基於元認知理論的高職英語學習策略研究全文如下:
 

  一、 引言

  20世紀70年代以後,心理學界和教育界都認識到了研究學習策略的重要意義。學生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不僅可以大幅度的改進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還可以減輕學習負擔。Oxfort1990在其專注中將學習策略分為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程曉堂,鄭敏,2008:29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強調教師的教,同時也需重視學生的學。而學的效果如何,學生的內部因素髮揮的相當重要的作用。基於這個認識,將元認知理論引入高職英語,為高職英語教與學提供一種方向,使得英語教學的研究得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意識到掌握英語學習策略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一步推進高職英語教學。

  二、 元認知理論的介紹

  元認知是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J?H?Flavell於七十年代提出來的。元認知是關於認知的認知,即主體對自身的感知、注意、思維、理解、記憶等認知過程進行積極地自我計劃、自我監控、自我評價的過程,是“以認知過程和結果為物件的知識,或者調節認知過程的認知活動”。人們往往把元認知分成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個部分。元認知知識是關於個人的認知活動、過程、結果以及相關的資訊或知識,表現為對自己學習能力、特點、方法的認識,對學習任務、學習目標及制約學習任務完成的因素的認識等;元認知體驗是伴隨著認知活動而產生的一種認知體驗或情感體驗,表現為在學習前意識到自己在學習中可能成功或失敗、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式和自己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等;元認知監控則是指個人在認知活動時將自己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作為意識物件,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自覺的監控和調節,表現為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學習方式、學習內容的數量和難易等制定出縝密的學習計劃,採取有效的學習策略,使自己儘快地達到學會學習的目標。在元認知的指導下采取的策略就是元認知策略。語言學習中經常使用的元認知策略有確定和調整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和反思等。程曉堂,鄭敏,2008:32

  由此可見,元認知理論強調個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調節和反饋。元認知元認知在學生學習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 元認知理論對於高職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

  高職學生是大學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高職學習的學生往往英語基礎比較薄弱,有著地方口音重、語音語調不正確或詞彙量小、閱讀方法不正確等多方面的不足。加上許多高職院校往往不重視英語教學,通常採取大班教學,英語教學課時少,教師採用中學式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忽略學生的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忽視對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此外,高職教育的專業實用性是和社會需要緊密相連的,與本科生的教育有著本質的不同。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於人們認識不夠,往往會照搬本科教育的模式。高職教育通常是本科教育的縮小版,濃縮版。

  四、 元認知理論在高職英語教學的應用

  元認知不是人天生就有的,或通過遺傳繼承的,而是在長期的學習活動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元認知隨著個體在學習中經驗的增長而逐漸發展,其存在個體差異性。因此要求學生在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不斷訓練和指導的基礎上,自身反覆學習與實踐。

  一學生方面:

  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過程中,需注意:明確自已學習英語的目標和需要,制定英語學習計劃;主動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如多聽英文歌曲,看英文影片,瞭解中外不同文化風情等;主動拓寬英語學習渠道,積極探索適合自已的英語學習方法,積極參與課內外英語學習活動;積極配合、參與教師的教學步驟及教學活動,通過教師教學培養和提高自身使用元認知理論的水平和能力;注意瞭解自已學習英語中的進步與不足,經常與教師或同學交流學習英語的體會和經驗,經常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善於評價自已學習的效果,總結有效的學習方法。

  二教師方面

  1.思想上重視。

  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元認知能力的發展水平是不一致的。然而,儘管學生的元認知能力的發展水平有所差異,元認知學習策略是可以傳授的。也就是說,通過引入元認知學習策略,學生是可以掌握元認知學習策略的,而且一旦學會,他們就可以運用到新的學習環境中去。這就要求教師在傳授英語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有意思的引入元認知的理論及相關訓練,以加強學生對元認知理論的認識。

  2.教師自身的提高。

  要讓學生成功運用元認知知識和策略,發展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必然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元認知知識和較高的元認知能力,善於運用元認知策略來詮釋課堂活動安排。同時,教師要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及“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的觀念,徹底改變教師完全控制,教師滿堂灌、學生缺乏主動積極性的教學模式。

  3.充分了解學生,指引學生。

  教師通過教學大綱,教學目標以及對學生的瞭解,明確學生所需要的學習策略是什麼,做到有的放矢,才會取得預設效果。例如,在聽力練習中,要讓學生了解聽力相關的主要策略及運用方法,這樣才能達到聽力的最佳效果。

  4.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科學地組織自己所要傳授的知識,合理有序地安排課堂教學程式。例如,在進行每一個單元學習之前,我們首先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內容,初步感知教材,大致理清教材的體系,然後我們就本單元知識的重點、難點、技能訓練聽力、寫作或其他等進行分析,使學生總體上認知學習內容,明確學習目標。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採取啟發式教學的方式,如在英語閱讀課中,教師可設定一些問題,啟發學生思考並通過討論或其他方式自主的尋求解答。此外,教師還需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自我評估反饋的能力。

  五、 結束語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引入元認知理論,培養學生使用元認知理論的能力,將使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主動積極的學習。學生通過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自我計劃、調控和反思,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獨立思考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真正實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將極大的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和能力,並促進高職英語的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