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輪複習方法

  高考中,一些考得出色的同學堪稱“狀元”或“高人”。他們的經驗之談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特別是經過實踐的檢驗證明了這些想法和說法的真理性,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可供大家考試時借鑑。

  有什麼

  一、最關鍵是培養興趣

  目前的高考制度還是相對比較公平、合理的,雖然它也很多弊端。但我們要“適應我們不能改變的,改變我們能改變的”。要知道高考是一般人家孩子實現今後自己的夢想或實現自己想擁有的生活目標而學習要跨過的“坎”。

  美國教育學者布魯納說:“學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還有一句名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但是不得已的事情也得做,卻何如有興趣而樂此不疲?比如政治,因為它的理論性比較強,很枯燥,所以就多培養些對政治的興趣。平時多關注些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在遇到問題時,也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公務員,想象公務員是怎樣解決問題的,這樣政治就生動起來了,其實政治就在我們身邊。

  二、地毯式掃蕩

  分清主次,一切為掌握課本讓路,將知識點蠶食的乾乾淨淨;有舍必有得,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且浪費時間的題和事,等有時間和基礎打牢後回過頭再做或藉助老師和學習好的優勢迅速解決

  先把該複習的基礎知識全面過一遍。追求的是儘可能全面不要有遺漏,哪怕是閱讀材料或者文字註釋。要有蝗蟲精神,所向披靡一處不留。

  三、融會貫通

  樹型結構思想,分清根、杆、枝、葉及其關係,理清脈絡關係。

  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絡。把一章章一節節的知識之間的聯絡找到。追求的是從區域性到全域性,從全域性中把握區域性。要多思考,多嘗試。

  四、撿“渣子”

  課前預習找,課中記、課後回憶,睡前回顧;作業後試卷後的梳理

  即查漏補缺。通過複習的反覆,一方面強化知識,強化記憶,一方面尋找差錯,彌補遺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識提高能力。

  五、知識的運用

  衛星定位法,即看到題就明白考那塊知識的、主要解題思想、解此題所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典型題解法、類似題直接運用解題方法。

  做題,做各種各樣的題。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解題去練習運用知識。掌握各種解題思路,通過解題鍛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基礎,還是基礎

  750*80%基礎=600=本一線。複習時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複習資料等著我們去做。千頭萬緒抓根本。什麼是根本?就是基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學大綱也是考試的主要要求。在“雙基”的基礎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題思路。解題思路是建立在紮實的基礎知識條件上的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著眼點和入手點。再難的題目也無非是基礎東西的綜合或變式。在有限的複習時間內我們要做出明智的選擇,那就是要抓基礎。要記住:基礎,還是基礎。

  七、學文科,要“死”去“活”來

  要做縱橫家,即縱向比較,橫向聯絡。歷史學科,有很多需要背誦的東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歷史史料的要點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記。要多次反覆強化記憶。歷史課是一門機械死記量比較大的學科。但是在考試時,卻要把記往的材料靈活運用,這就不僅要記得牢,記得死,還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謂“死”去“活”來,不單學歷史,學地理,學政治,以至學理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來。歷史學科,有很多需要背誦的東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歷史史料的要點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記。要多次反覆強化記憶。歷史課是一門機械死記量比較大的學科。但是在考試時,卻要把記往的材料靈活運用,這就不僅要記得牢,記得死,還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謂“死”去“活”來,不單學歷史,學地理,學政治,以至學理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來。

  八、“翻餅烙餅”

  周總結,月複習。複習猶如“烙餅”,需要翻幾個個兒才能熟透,不翻幾個個兒就要夾生。記憶也需要強化,不反覆強化也難以記牢。因此,複習總得兩三遍才能完成。

  九、具備健康心理

  “一個具有健康心理素質的人應該做到兩點:在萎靡不振的時候要振作起來,在承受壓力過大時又能為自己開脫,使自己不失常”。人的主觀能

  動性使人能夠控制和把握自己,從而使自己的精神狀態處於最往。因勢應變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所在。相反相成是一切書物的辯證法。心理素質脆弱是主觀能動性的放棄,健康的心理素質則使我們比較“皮實”——能夠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去克服面臨的困難。

  制定第一輪複習計劃

  1、認真回顧課本知識

  這個階段過程主要是用於高中三年全部課程的回顧。這時候我希望大家在回顧的過程中能夠找到自己知識遺漏的部分。這個階段相當的冗長,最主要的是要會學回歸課本。無論如何,高考絕大部分內容都貼近課本的。高考試題的80%是基礎知識,20%是稍難點的綜合題,掌握好基礎,幾乎能上一個比較不錯的大學。因此高三前期,我希望同學們老老實實把課本弄懂。弄懂課本不是光記住結論,而是要通讀。即理科全部的原理要弄清、語文課文內標註的字詞句摘抄、英語課文至少要達到唸的通順、文史類知識主線及同類型知識要素要學會整理等。注意,第一輪複習十分重要,大家千萬不要埋頭做題,而是先看課本,再“精”做題目。在複習過程中一定先將課本看明白了,然後再做題,做題過程中不許看課本,不許對答案。會就會做,不會做一定要先想哪些內容遺忘了,哪裡想錯了,先做後面的,等隔一定時間再看不會做的,馬上看的話效果打折扣的。

  2、把握好自己的節奏

  很多學生因為在複習過程中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導致前面部分沒弄懂,後面部分更是拉下,學校在教學節奏控制上又不能根據學生本身制定。因此我建議學生一定要提高自學能力,如果實在跟不上節奏,就先關注最基礎最簡單的題目,將遺漏的課本部分做好畫線標記,或將頁面折起做標記,以利於及時的回顧。在學的過程中不要因為面子問題不敢發問,建議學生在弄不懂的問題上多問同學,多問老師。最好能夠找到水平相當的同學,互相約定好給對方做考察,給對方講解雙方對知識點的認識,互相研究題目。同學之間相互溝通時所掌握的內容比問老師的效果更好,因為在互相溝通的時候可以帶者任何疑問,可以很容易的將思維的漏洞補齊。

  3、正確處理作業練習

  在處理作業上,千萬不要死磕題目,記住兩個原則:一、不要和自己過不去。第一遍做不出來或做錯就直接先放棄,但是要保留這道題,每天抽1~2分鐘看下這類不會做的題,無論是看課本也好,聽老師講解也好,做到一眼看出這題怎麼做時,再動手做,並將這類題型留好。二、要加強互動性。不僅是和同學之間的互動,還要和課本進行互動。做完作業不要看對答案,留到第二天把有困難的和同學交流,或第二天看別人怎麼做,然後問他怎麼想的。如果不善於問同學,至少等到第二天再看課本或是答案。無論對錯,看答案或對答案的過程中儘量回顧當時我是怎麼想的,與別人差別點在哪裡。這樣,儘管你當時沒有“獲取”答案,但是留下了疑問,又多一些時間來探討自己做題時的思維。

  當基本弄懂一個章節後,一定要定期回顧,如一週的時間後,翻一下課本,這周學了什麼,然後給自己限制時間做幾道題,用以驗證自己哪些內容真正是明白了。通過這麼練習,遠遠比大量做題效果好的多。

  4、如何利用每一次考試

  處理考試上,要認同自己。分數很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到的那些分數和你得不到的分數,畢竟不是高考,當前階段分數的高低沒有任何意義。你只需做三件事:一、根據你所獲取分數的部分,整理你當前會的知識,會做的題型。二、根據你所丟的分數,立即迴歸課本,看完課本後再做一遍。三、拿著卷子問自己,當時做對的題自己是怎麼想的,不會的題當時是怎麼想的,現在會的題和當時不會做時差距在哪裡。

  5、努力很重要,但不要瞎努力

  很多人認為高三有一年的時間,只要花時間肯學,成績一定能上去。其實這話是不對的,考試並不是你一廂情願的付出就有收穫的。同樣一個事物,有的人幾秒鐘就可以認知,有的人花費幾天的時間也難以理解。這其中的差距是什麼呢?去年我有個學生,其他科成績都挺不錯,英語非常不好,大約40分左右,於是復讀了,花費整整一個學期的時間專門攻讀英語,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仍舊考了60來分,其他學科的成績也下降了。於是他找到了我,問到底怎麼了。我問他你是怎麼複習英語的。他說,天天狂做題,碰到不會的單詞都抄出來背,但是不見效啊。最後我建議他,先不要做題,先把課本念熟了,不要管課本里你現在還看不懂的單詞,可以先畫出來。唸完兩遍大概想下課本全文的大概意思,然後把這些詞的意思自己推一下,然後再查中文翻譯,然後再朗讀一遍。開始念課文很拗口,一天訓練一篇,念個幾篇後,唸的順利了,每天念3~5篇。課文全唸完後,然後再做題。一個月過去了,他英語考了110多分。他又問我,說他現在會念課本了,但是語法和句型結構還不會。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