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文科第一輪複習方法與策略

  在新課程理念下怎樣進行短時、高效的高三數學複習教學,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數學文科第一輪複習方法

  1. 正確把握知識、能力、情感三個維度目標的整體性.這裡知識的涵義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力是指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和思想方法的綜合;情感是指在學習中所獲得的體驗,所表現的態度和價值觀念.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沒有層次之分,是一個統一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不能只考慮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也要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以及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的態度和價值觀,這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重要保證.

  2 . 滲透數學思想,重視觀念教育.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更是數學思想的教學,是提升學生數學能力的關鍵所在.在教學中要強化三個層次的思想方法,一是數學思想方法:如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等價轉化思想等,二是基本的數學方法:如配方法、換元法、比較法等;三是科學思維方法與嚴謹的數學邏輯方法.啟發學生從思想方法的高度去學習數學,研究數學問題,轉變學生數學學習的觀念.

  3 . 展現知識的發生過程. 要深入地理解概念,必須瞭解它產生、發展、形成的歷史過程;要掌握命題、法則、公式,必須弄清歸納、猜想、發現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講,“過程”對於人發展的教育、培養,比“結果”更有意義,所以在教學中,要通過創設情境、精心設問、選編題組,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親歷知識的再創造、再發現過程,切忌把知識硬塞給學生.

  4. 把研究性學習引入課堂. 研究性學習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感受和體驗以及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複習課不能由教師包辦,更不能成為教師展示自己解題“高難動作”的“絕活表演”,而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主動積極地探索活動中實現創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華智慧,提高數學素養和悟性.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的任務是點撥、啟發、誘導、調控,而這些都應以學生為中心.

  複習課的教學有一個突出的矛盾,就是時間太緊,既要處理足量的教學內容,又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二者似乎很難兼顧,對此可採用“焦點訪談”法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如在解題訓練時,雖然解法“***寬,上手易”,但在連續探究的過程中,常在某一點或某幾點上擱淺受阻,這些點不妨稱之為“焦點”,其餘的則稱為“外圍”,我們大可不必在外圍處花費時間和精力,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點處發動學生探尋突破口,通過訪談,集中學生的智慧,讓學生的思維在關鍵處閃光,能力在要害處增長,弱點在隱蔽處暴露,意志在細微處磨礪.通過訪談實現學生間、師生間智慧和能力的互補,促進相互的心靈和感情的溝通.

  5. 精選習題,注重典例. 複習課中例題的選擇,習題的配備必須精心設計.題目必須有一定的基礎性、啟發性、代表性、綜合性.例題的選取要做到少、精、活、度.“少”指所選例題不宜太多;“精”指題目要精煉,要具有典型性;“活”指題目要靈活,解法不要太單一,要具有開發研究的價值;“度”指難度.例題選取不宜太難,一般以中檔題為佳.要選擇一些能“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題目供師生共同探究,幫助學生從中找出規律與方法,達到解一題,通一類,帶一串的目的.可精選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和可以引申推廣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訓練、研究,以開闊學生思路,使學生通過複習有新的收穫、新的體會、新的提高.對立意新穎、結構精巧的新題應予以足夠的重視,但也不能一味追求所謂的“新題”、“熱題”.傳統的好題,包括課本上的一些例、習題應成為我們的保留節目.陳題新解、舊題重溫可使學生獲得新的感受.

  6. 方法多樣,啟用課堂.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如果教學容量大,板演內容多,可以恰當運用媒體節約時間,激化興趣,提高效率;學生難度不大的內容可採用自學輔導法等.課堂激情是指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投入程度,以自己特有的個人風格感染學生,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如果上課充滿激情、傾心投入,那麼再枯燥的課也會生動起來,學生就會樂學、好學.課堂就會成為學生身心愉悅,樂學求知的場所.

  高三數學文科第一輪複習策略

  1. 科學訓練,精心批改

  在複習教學的各個階段要注重狠抓基礎知識的落實和解題能力的訓練,測試試卷要以能力立意,突出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力爭做到新題不難,難題不怪,試題切入容易,深入困難,適當增加開放性試題,以逐步增加學生對高考的適應性.練習後的講評是複習教學的重要環節,要重視講評的針對性與時效性,一般來講重大的考試講評要先進行“冷處理”,留給學生分析錯因、自我調節的時間,對重點物件和特殊物件教師要開展面批,幫助學生分析是知識型錯誤、方法型錯誤、思維方向型錯誤、運算錯誤、應試策略錯誤還是考試的心理素質問題.

  2 . 重在思維,講評方法

  教學中要駕馭好三條線:知識***結構***是明線***要清晰***;方法***能力***是暗線***要領悟、要提煉***;思維***訓練***是主線***思維能力是數學諸能力的核心***.滲透科學方法、培養思維能力是貫穿教學始終的首要任務.如在試卷的評講過程中,應該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悟性得到提高,對問題的化歸意識得到強化.注意發揮一題多解的教學作用,教師除了自我尋找多種解法外,還應注意提取來自學生的巧妙靈活的解法和獨樹…幟的思路.在展示一題多解時,切忌只是多種解法的簡單羅列,而應重在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對比,從而揭示最簡或最佳解法.在講評練習時,大可不必按題號順序進行,可以採用分類化歸,集中評講的方法.①涉及相同知識點的題,集中評講,這樣做可以強化學生的化歸意識,使他們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更深刻、印象更強烈.當然要注意重點突出,兼顧一般,詳略得當;②形異質同的題,即本質相同或處理方法相似的試題宜集中進行評講.通過這類試題的評講可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使學生真正掌握這一類問題的處理方法;③形似質異的題,集中評講,要指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注意比較異同,防止思維定勢產生的負遷移.

  3 . 照顧一般,突出重點

  講評時,不應該也不必要平均用力,有些試題***最簡單和最困難的題目***只要“點到為止”,個別學生如果有問題,可課後單獨解答;有些典型試題則需要“仔細解剖”:講題意、講思路、講方法;對那些涉及重、難點知識及能力要求較高的試題可“借題發揮”,講聯絡、講創新,通過講一道題,使學生會一類題;對於學生錯誤率較高的試題,則要“對症下藥”.通過講練,使模糊的知識清晰起來,缺失的知識填補起來,雜亂的知識條理起來,孤立的知識聯絡起來,讓學生形成系統化、條理化的知識框架.為了在講評時實現上述目標,教師必須認真批閱試卷,對每道試題的得分率應細緻地進行統計,對每道試題的錯誤原因準確地分析,對每道試題的評講思路精心地進行設計.只有做到評講前心中有數,才會做到評講時有的放矢.

  4 . 激勵鬥志,增強信心

  信心和毅力比什麼都重要,表揚激勵應貫穿於整個講評始終.例如,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試卷中捕捉閃光點,對他們在卷面上反映出的點滴進步加以肯定,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當然,對於考得好的學生也要幫他們重新分析試卷,查詢一些細微問題,使他們的成績能夠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