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寫作文

  寫作能力是衡量一個人語文綜合素養高低的重要指標,怎麼學習寫作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學習寫作文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習寫作文方法

  第一階段,每天背一句。寫作能力培養的第一步就是背誦,但短時間過大的背誦要求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所以,堅持少量長期的背誦是作文進步的最好辦法。

  具體的做法是:每天背一個好句子,優美的、生動的、有哲理的、幽默的,都行。切記,句子的選擇以不太費力氣背下來為準,壓力不大的“輸入”才能讓你不畏懼、不反感,這是長期堅持的前提。而且,壓力不大的小背誦對記憶力提高和閱讀習慣培養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階段,每天背一句+寫一句。經過大約三個月的一句話背誦練習後,在每天在背誦一個句子的基礎上,再寫一個句子,最好是一句話日記,寫寫今天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課間玩兒了什麼、課上發生了什麼等等。這樣做的好處是,既練習了寫作,又能夠養成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

  第三階段,每天背一句+三分鐘快速寫作。一句話日記的寫作輕車熟路後,可以進入“每天背一句+三分鐘快速寫作”練習階段。如果是低年級同學,也可以從一分鐘快速寫作到兩分鐘快速寫作再到三分鐘快速寫作,總之,以無壓力為基本前提。

  作文寫作技巧

  題目

  1、簡。題目用語力求精練簡潔,避免繁瑣。如《奇異的桂林山水》就沒有《桂林山水》簡練。

  2、切。題目一定要準確地表達文章內容。如課文《飛奪瀘定橋》中“飛”和“奪”就準確地揭示了課文內容——通過寫搶時間、攻天險,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戰士們英勇頑強的品質。

  3、美。題目用字遣詞要富有美感,寓意深刻。如某晚報報道一位四年級小學生被違章駕駛司機奪去生命的悲劇,用《花祭》為題,這樣稍解一些悲痛氣氛,同時也有把兒童喻為祖國的花朵卻慘遭不幸的警世意義。

  4、奇。標新立異,出人意料。如一電視臺播放的紀錄片《“東方紅”的故事》,寫的是小東、小方、小紅三姐妹身處逆境,勤奮好學,終以優異成績大學畢業,回報社會的事。題目取三姐妹名字中的最後一個字,巧妙組合,含蓄雋永,餘味無窮。

  開頭

  1、開門見山法 開門見山,就是直截了當的落筆扣題,總領全篇,綱舉目張。 如:朱自清《背影》一文開頭:“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又如:學生習作《生活需要笑聲》開頭:“笑一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歡樂,生活需要笑聲…… 兩篇文章直截了當的開頭,直接進入主題,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讀者讀起來也容易抓住要領,掌握內容,深刻了解主題。

  2、景物描寫開頭法 用景物描寫可渲染氣氛,推動情節發展;可以鋪墊情節,匯出下文。 如:《驛路梨花》中開頭描寫了自然環境:“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這裡渲染了哀牢山中深遠迷茫的氣氛,對後文邊疆助人為樂的感人事蹟起了很好的襯托作用。 《金黃的大斗笠》中開頭:“乾乾淨淨的藍天上,偷偷溜來一團烏雲,風推著它爬上山頭”,此處寫景暗示有雨將至,為下文送傘作了很好的鋪墊。

  3、詩詞、歌詞、格言等引用開頭法 巧妙的引用與文章相關的詩詞、歌詞、格言等作為自己文章的開頭,能使文章生動活潑,讀來令人親切,吸引讀者。 如:學生習作《人生需要挫折》開頭:“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風順的,磨難挫折必不可少

  父母在指導孩子寫作時必知的三點

  一是,降低期望值,不要過多幹涉內容,多發現孩子寫作中的閃光點加以鼓勵。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和保持孩子的寫作興趣,有興趣才能堅持,堅持才能見效;

  二是,寫完以後,一定要指導孩子認真修改,修改時,採用引導式的方法,切忌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寫。

  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引導式提問孩子拓寬思路,比如:寫花,可以問什麼顏色的?幾個花瓣?花瓣是什麼形狀的?花蕊什麼樣啊?花瓣兒有幾層啊?是盛開還是含苞待放啊?如果寫人,就問,鼻子眼睛嘴耳朵什麼樣?頭髮什麼顏色?個子高嗎?笑起來什麼樣子?說話的時候什麼樣子?有什麼習慣動作沒?寫雨,就問,雨大嗎急嗎?打在樹葉上有聲音麼?有風麼?等等。

  三是,不急於求成,有耐心等待孩子的進步。這種寫作培養方式,顯然不是立竿見影,但一旦開始見效,進步速度和效果都是驚人的那種,而且效果長久。所以,父母的耐心和恆心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