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寫心得體會

  學習體會是為了表達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感受、啟發而寫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學習寫心得體會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習體會有哪幾種

  一是關於檔案和領導講話的學習體會。這種學習體會比較常用。認真學習檔案出臺和領導講話的背景、意義,深刻理解檔案和領導講話中的新要求、新精神,結合實際提出貫徹落實措施,對指導做好工作具有的重要作用。

  二是關於工作實踐的學習體會。這種學習體會注重對工作的思考總結,以發現工作規律,提高工作水平。工作實踐的學習體會一般分為對自身工作的思考和對他人經驗的借鑑。

  三是關於文章書籍的學習體會。閱讀文章書籍是提高思想認識、提升工作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方法。撰寫文章書籍的學習體會,重在找出文章書籍中對自己觸動最深的思想、理論和觀點,加以消化吸收,以便對工作、生活有所指導幫助。

  學習體會寫作原則

  一是行文方式要“形散神不散”。學習體會的行文方式靈活多樣,篇幅可長可短,但是主題一定要鮮明。寫作體裁上,可以是夾敘夾議的議論文,也可以是抒情寫意的散文,還可以是言簡意賅的詩歌;寫作手法上,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方式,乃至比興、聯想等表現手法都可以根據思想表達的需要自由選用;內容上,只要是作者本人的真實觀點、感受和思想的表達,從時代的發展到自己的一段歷史、一點悲歡,無不可寫;主題選用上,既可以一個觀點為統領,按幾個不同的側面分別組織材料,也可以作者自己思想認識和感情的變化為序,把材料串聯在一起,以確保主題鮮明。

  二是寫作目的要“務實不務虛”。學習體會不能寫成乾巴巴的“新八股”,其生命力在於“針對實際,有感而發”,即緊密聯絡實際,從現實出發,闡述人們思考和關心的問題。只有貼近現實生活,學習體會才能具有針對性和時代感,才能鮮活有分量,才能由表及裡、言之有物,引起人們思想上的共鳴。要善於聯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實際,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和體會。一般以自己的語言為主,適當地引用原文作例證,表達自己的觀點,寫出真情實感。

  三是主題切入要“在精不在多”。“縱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在寫學習體會時,應細讀深思,盯住一點,以此作為切入點進行深入闡述。不要貪多,用一篇學習體會就想把所有的感受寫完。多中心即無中心,面面俱到就面面難到。不要看到一地珠寶就眼花繚亂,一下子就要全部一手抓來,那樣反而一件也抓不住。只能是一件一件地拿,一件一件地裝,才能有條不紊地全部收入囊中。

  四是語言風格要“樸實不虛誇”。套話、空話難以引起共鳴,讓人信服。學習體會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真實感受的反映,實用性強。為了更清晰、準確地將自己的想法、感受表達出來,學習體會應直截了當、簡潔明瞭,在運用樸實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抒情等手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學習體會寫作方法

  一是“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學習體會重在“體會”,是由特定的“學習”產生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準確、有針對性。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體會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做好鋪墊。

  如《熱愛生活,關心集體——有感於〈愚公移山〉的獻疑精神》這篇學習體會中,第二段寫道:“‘愚婆’身上有什麼精神值得我們稱頌的呢?先來看看原文: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在這裡,作者引用學習的原文,為全文做了鋪墊。

  二是“議”——分析材料,提煉感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亮明基本觀點。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而對寓意深的材料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學習體會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非常靈活,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熱愛生活,關心集體——有感於〈愚公移山〉的獻疑精神》一文在“引”之後接著作出“議”:“一、‘愚婆’熱愛生活,關心集體的態度值得我們肯定……二、愚婆勤于思考、誠懇務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學習‘愚婆獻疑’的精神可以使我們的決策更科學、更合理……”通過展開的議論,文章得出了自己的論點,亮出了全文觀點句:“愚婆為什麼有勤于思考的態度、誠懇務實的作風、積極獻疑的行動,歸根結底是因為她有一顆熱愛生活、關心集體的滾燙紅心。”

  三是“聯”——聯絡實際,縱橫拓展。寫學習體會不能就事論事、泛泛而談,而要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就事論事,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文章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絡實際,既可以聯絡現實生活中類似的現象,也可以聯絡現實生活中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絡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的部分,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是對基本觀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

  在亮明觀點之後,《熱愛生活,關心集體——有感於〈愚公移山〉的獻疑精神》一文進入了“聯”的環節,聯絡實際,擺事實講道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對待工作要麼漠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麼就是冷嘲熱諷、譏笑責難。關鍵時刻不出力、不奉獻;工作還沒開展就潑冷水、唱反調。歸根結底是逆反、妒忌心理在作怪。這種工作態度對事業百害而無一益。當一項任務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要多學學愚婆。首先,要設身處地地思考工作,科學合理地提出建議;其次,工作要求真務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不要空喊口號;最後,無論你的建議有沒有被採納,始終要保持對工作的高度熱忱,始終要保持寬容理解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工作,有助於進步。不要像智叟一樣,目光短淺、無所作為又信口開河。這種人自以為是,其實不過是賣弄小聰明罷了。他的行為,只可能造成工作中的不和諧,造成同事關係緊張化,給工作帶來阻力。”

  四是“結”——總結全文,昇華感點。“結”既可以迴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學習體會始終要受“學習”的約束, 開頭要引“ 學習”,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學習”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呼應“學習”的內容進行昇華。《熱愛生活,關心集體——有感於〈愚公移山〉的獻疑精神》一文在最後提出:“今天不熱愛生活,明天就無法生活;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今天不關心集體,明天就要脫離集體。願我們多發揚‘愚婆’精神,少效仿‘智叟’作風,做一個熱愛生活、關心集體的人。”將“愚婆”精神昇華為集體主義精神,強調了感點,點亮了主題,並向讀者發出了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