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購員學習的心得體會

  導購員是店鋪的形象,是“品牌大使”,直接面臨面的與終端客戶接觸。你知道是怎樣的嗎?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篇一

  我是三層女裝部“xxx”品牌店長,我很榮幸在這次商場12月份月度評選中,被評為“優秀導購員”,獲此殊榮,這讓我十分激動,這不僅是一項崇高的集體榮譽,更是對我今後工作的莫大鼓舞和鞭策。下面我將自己工作中的一點心得體會寫下來,望領導和同事們給予批評指正。

  一明白自己店長的職責:

  1不斷要求自己多學習,讓自己具有更多的知識來加強店內管理,自己個人能力強了店裡的執行力和團隊管理才能好。

  2做自我榜樣;用於承擔店裡責任。

  3和同事們一起快樂的工作,在銷售中不斷總結經驗,互相學習。

  4將自己定格成一名導購,我常觀察我的同事,但發現同事在打招呼、顧客服務、時不夠主動,或在服務推銷時說話錯誤及身體語言呆板,在顧客離開立即給這位同事指出幫助其改正,並觀察下一次情況。

  二力爭讓自己能做到給顧客帶來優質服務的稱職導購。下面是我在做銷售時一些真實感受。

  1賣銷售、是幫助別人解決她的問題

  2賣衣服就是賣“感覺”給顧客塑造讓她舒服的感覺,凡是你只給顧客賣的是產品,你的銷售過程一定很辛苦。

  3顧客不接受你的產品,其實是顧客不接受你這個人。

  4做銷售、要多用自己的微笑、把客人留住。

  5做銷售、首先多關心顧客比先介紹商品重要。

  6做銷售、不但要會說、更要會看、會聽。

  7做銷售、不要怕被拒絕,要想到被拒絕證明,我還有機會,拒絕的多,你的成功越近

  以上就是我的關於,希望對你們有用!

  篇二

  從學校回來以後,我在縣城找了份工作,在一家衣服專賣店做導購員,雖然我學的是護理專業,可能用不上,但總覺得多嘗試一些,多實踐一些,多些經驗總是對以後會有幫助的.

  記得第一天上班,出於對初次工作的羞澀,總覺得無所適從,當看到其他的同事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自己卻幫不上什麼忙,真的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心中無數次給自己打氣說,有什

  麼好怕的呢,但自己始終放不開,只好在門口招呼客人,以前逛街的時候,無數次經過專賣店,從來沒注意那些站在門口的店員們是如何做好她們的工作的,可如今自己站在這個崗位上,親身體會工作的滋味,後悔自己的當初,幸運的是,同事們對我挺照顧的,店長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小夥子,他給我講解了許多招呼顧客的辦法,有什麼應付不了的,他總是和我配合,把工作做好,還有小貝她們,詳細地給我介紹了各種款式適合哪些人穿等等.中間我學到了許多經驗,譬如要有耐性,要學會隨機應變,顧客是我們的上帝,順隨他們的脾氣,像還價等不合理要求要婉言拒絕,作為一個小店員還要勤快,要始終面帶微笑等等. 其實作為一個護理人員也需要有這樣的素質。

  雖然我只是大一,但離真正參加工作也不遠了,從我進大學以後,覺得時間過得真快,恐怕自己還趁早學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我的很多的同學有的已經踏入社會,有的結婚生子,有的還在復讀,苦苦的熬.我深感到,我進入大學並不是人生的終點,只有多吃苦,才知道生活的艱辛,不易.雖然只是兩個星期的短短的時間,我卻覺得像經歷數年,自己長大了許多.

  店裡各式各樣式顧客,有有錢的,穿得很氣派,也有一些貧寒的,進來看看.看到心儀的衣服,卻苦於囊中羞澀,專賣店裡的衣服一般價格不菲,像一般的人很難接受,但還是經常看到一些穿著簡樸的父母帶著孩子來買件新衣過年.曾看到一位貧窮的母親在門前徘徊半天,在特賣的衣服堆中翻出一件處理的童裝牛仔上衣欣喜的付了錢,只為上面也有oniy的品牌,很讓人心酸.

  店裡的的士高音樂很大,年前的生意也特別好,整天送往迎來,推銷自己的產品,口才,待客態度,還有熱情的招呼都讓顧客享受到了專賣店裡專業的服務.店長曾經說,專賣店裡不只是專門賣衣服,顧客來這是花錢買服務,買我們的信譽.我銘記在心,看到許多回頭客最終在我們手中買走我們品牌的衣服時,心中的無限的欣喜,驕傲,成功的喜悅難以言表,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一個好的鍛鍊空間,謝謝店長他們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學到了很多學校裡學不到的東西,謝謝!

  社會實踐的時間並不長,可它使我認識到:人的一生中,校園並不是永遠的學校,真正的學校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一週的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悟到了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也將讓我終身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情感,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裡,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體現,為將來打下堅實基礎。我會不斷實踐,在實踐中鍛鍊,在實踐中得真知。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會更加努力,端正思想,明確方向,在不斷完善中求發展。

  篇三

  3月,我到了濟南市槐蔭區“居然之家”做了一名 箭牌衛浴 導購員。經過不到一個月的鍛鍊,我總結了自己作為一名導購員,經驗如下:

  1、M——MASTER——“精通”產品賣點;這是作為一名導購員的基本技能,首先必須要精通掌握產品的賣點,挖掘所賣產品的與眾不同之處只要用心去找總能找到,然後“以長比短”就是“以己之長,比人之短”,這是個不能迴避的現實,只是要充分掌握技巧,不能惡意攻擊競爭品牌,只有這樣,才能在淋漓的品牌中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的銷售業績。我們很難想象,自身對產品都不熟悉的導購員怎樣去說服顧客購買?

  2、0——OPPORTUNITY——抓住現場“機會”: 作為一名導購員,每天面臨的競爭是很激烈的,在一些品牌眾多的大賣場更是如此。所以,如何在過客匆匆的賣場中“慧眼識真金”——迅速識別哪些人今天一定要買,哪些是潛在顧客,那些只是隨便看看,哪些是其他廠家或經銷商的“臥底線人”,都需要導購員日積月累,練就一身好功夫,然後果斷的抓住機會,雷霆出擊,針對不同的"顧客”廣義的,來的都是客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最終實現“既賣了貨,又做了宣傳,還打發了"臥底’”的有效銷售。

  3、N——NEED——找準顧客“需要”: 抓住了恰當的機會之後,接下來就是,針對真正的顧客,如何儘快的摸清他們的需求。同樣是一種商品,就拿電飯煲來說吧,有人喜歡方便,圖省事,就可能要電腦模糊控制的;有人喜歡實惠耐用,操作簡單的,可能就要普通機械型的;還有人乾脆就覺得大一點好,蒸饅頭方便,於是就選擇直筒鍋;更有人追求時尚,享受生活,則選用液晶顯示的。所以,電飯煲尚且有這麼多種選擇,事實上不論任何商品,只要導購員用心ABC,這樣,在找準了顧客的真正需求之後,就能夠做到“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保證每位顧客都能滿意而歸。

  4、E——EMOTION——觸動心靈“情感”: 找準了顧客的真正需求之後,下一步要對顧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般來講,除非是某個品牌的“擁戴者”或“回頭客”,普通的顧客在剛剛接觸一個品牌的時候往往會不自覺地帶著一種“批判性的懷疑”,這時候如果導購員“不識時宜”或 “不知趣”地走到跟前“胡吹海喝”,極有可能會遭遇顧客立馬錶示“沒什麼,我只是隨便看看”的搪塞,這恐怕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出現的結局。因此,我們不妨先從簡單的問候入手,逐步深入,循序漸進,用最為有效的方式手纖薄的顧客的認同。只要他認可你了,下面就好辦了,這時候你如果再把它逐步引導到產品上來,他就會不知不覺地上了你善意的“圈套",順從的跟著你的描述進入那美妙的產品世界。“柳暗花明之際,正是水到渠成之時”,這時候他要是再不買,他就會感覺對不住你,你說,你能不買嗎?

  5、Y——YOURSELF——將心比心,想想“自己”: 常言道:“要想公道,打個顛倒”,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今社會物質的極大豐富使我們今天是一種產品的導購員而明天或許就是另一種產品的顧客。鑑於此類現象的廣泛性,我們導購員在商品導購的過程中,將心比心,在內心中設想自己就是顧客,自己如果來買,會有什麼樣的問題,會關心哪些方面,會在乎那些服務,真正做到這樣的話,那麼導購技巧必然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對顧客的親和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增強,服務意識會漂亮的再上一個水準,銷售業績便耀眼地邁上新的臺階。

  另外,這裡的YOURSELF還可以“自私”地理解為“一切為了自己”,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導購技巧提高了,服務意識也增強了,從而銷售業績也提升了,收入也就自然增多了,像這種“利人利己”的沒事,又何樂而不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