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日記小學五年級優秀模板

  數學無處不在,我們的身邊就有許許多多的數學知識,我們也可以用數學知識寫一篇日記的。下面小編為你帶來數學日記五年級內容,希望同學們喜歡。

  數學日記五年級篇一

>

  今天晚上我去學跳舞,因為沒有帶水。所以,我們要去超市買一瓶礦泉水。平時都是媽媽買的,所以我都不知道一瓶水是多少錢?

  媽媽給了我一元錢,可是!售貨員阿姨說不夠,一瓶礦泉水要4元錢。哇!比我想象中貴了四倍。

  我又跑出去向媽媽拿錢,媽媽這次給了我十元錢,我就再給售貨員阿姨。

  我自己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貨員員阿姨應該找我6元。我算得真準,售貨員阿姨果然找給了我6元。

  我把剩下的錢交給了媽媽,媽媽誇我真棒!

  數學日記五年級篇二

>

  今天,我和爸爸去書店買書。

  我們來到書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書,來到收銀臺。爸爸說:“你這本書12.6元,我這本書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圓珠筆,給了50元還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對了,剩下的錢就給你買雪糕吃。”我想:50減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於16.6元。我說:“16.6元。”“好,這16.6元就給你買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說

  來到雪糕店,爸爸又問我:“我買2個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還剩多少錢?”我想:簡單,16.6減1.5乘2,等於13.6元。我說:“還剩13.6元。”爸爸說:“不錯嘛!還可以。”我生氣地說:“你小看我啊,這可是二年極的題目。我要是連這些都不會,我還是五年級的學生嗎?”

  數學在生活中是離不開的。

  數學日記五年級篇三

>

  “圓”,我們隨處可見,月餅盒、茶葉罐、藥盒的底面不都是圓嗎?不過它們整體叫做圓柱。拿起這些圓柱體你也許會想,為什麼要把底面作成圓的呢?為什麼不做成長方形,正方形呢?原先我也這樣置疑過,不過現在我可以幫你解決哦!

  你用同樣的材料各做一個長方體、立方體和圓柱體時再來計算體積,這是我們就會發現,圓柱體的體積最大,立方體的體積第二而長方體最小。這時我懂了,為了節省材料,就把這些盒子作成圓的,這樣還使體積擴大。

  這就是圓柱的好處。

  數學日記五年級篇四

>

  今天我和同學約好了要去外面野餐我去超市買了飲料一瓶5元;一個麵包2元,買3個;一包牛肉乾3元6角;一個鄉巴佬雞腿2元。

  阿姨笑著對我說:一共15元,我給阿姨15元,走出超市我算了算:不對,5+2×3+3.6+2=16.6***元***,阿姨多拿了1.6元,我還給阿姨1.6元。阿姨說“你真是個誠實的孩子”!

  數學還可以讓我懂得做人的道理,我真高興。

  數學日記五年級篇五

>

  今天上午,我按照爸爸讓我寫的“假期計劃”,開始了複習數學、練習數學、加強數學的“啟動儀式”!

  剛開始,我覺得有點難,不過越做越覺得簡單,覺得數學是那麼有趣!例如:

  有一個五位數,最低位數字是8,最高位數字是3,個位上的數字是十位上數字的2倍,前三位數字的和與後三位數字的和都是19,這個五位數是多少?

  解答:

  先算出這個五位數的最高位和最低位,再算十位8÷2=4,然後算8+4=12 19-12=7,最後算3+7=10 19-10=9,這個五位數是39748!

  以前不喜歡數學、覺得枯燥的我,現在覺得數學原來是那麼簡單,那麼有趣了!你一定會愛上數學!

  數學日記五年級篇六

>

  春節到了,媽媽帶我到鄉村去買點鞭炮。鞭炮7元一個,小紅說我要買7個,媽媽問一共要多少元?小紅想了想說7×7=49***元***

  媽媽說50元夠嗎? 小紅說夠了,還剩1元。

  小學數學日記篇七

  201X月X日 星期X 晴

  下午放學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道家庭作業,要求大家想辦法測算一次性筷子的體積,並用數學日記的形式將測算過程記錄下來。這道家庭作業,表面上是一次數學實踐活動,實際可能寓意更深,因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與環保有關。

  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一次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

  終於,有了一點眉目。我可以將一次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位來,溢位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麼辦呢?可不可以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啊!經過冥思苦想,我終於自豪的笑了。

  小學數學日記篇八

  201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隻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瞭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