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衝刺階段如何快速提高化學第三輪複習效率

  認真分析近幾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總的來講,試題難度不太大,體現了源於課本、略高於課本,但知識覆蓋面大。而第一輪複習階段是對學科基礎知識的複習和整理,使之系統化和深化,把握學科基本知識的內在聯絡,建立學科知識網路。複習內容要細緻全面,即達到知識上不留死角的目的。

  

  1 、 精選題目,對手頭的複習資料的要求是不需要講解得太多,總結不需要太詳細,但習題要新,要對歷年的高考題進行改裝,融入新思維,滲透新解法。

  挑選覆蓋主幹知識和重點知識的專題,依據高考說明中的例題,對各地的模擬習題進行篩選,剔除偏、怪、陳題,分出講解、必做和選做題,要求學生不看教材不做題,沒有歸絡不做題,心中無重點內容不做題。使學生再一次對重點內容加深印象,在理解和解題能力上產生飛躍。

  2 、 進行*** 7+4 ***專項訓練,*** 7+4 ***題型和對知識全覆蓋的綜合訓練***九點四大塊***,老師要根據學生情況親自出題,再由本校同行來認真審題,給出詳細評分標準。

  將各種考試形式穿插進行,既有針對性課常訓練又有適應性的限時考試。認真分析試卷中學生出現的的主要問題、失分較多的題目等等。一定要求精挑細選,合理組卷,儘量達到考點的大面積覆蓋。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學生的遺忘,同時也達到提高綜合能力的要求。針對理綜考試實際,在第三輪複習的前期要進行必要的題型訓練。可以是單獨的選擇題、元素推斷題、無機推斷題和有機推斷題以及實驗題,也可以進行限時訓練 7+4 綜合題。通過這種實戰訓練以促進學生不斷的進行思維訓練和知識重整,使學生在思維水平上逐步接近高考水平,最終力爭大多數學生的選擇題不丟分。

  3 、 收集和學習近三年高考評分細則,諮詢參加高考閱卷人對評分標準的解讀,積累學生中常犯的典型性錯誤,做足指導學生答題規範的準備工作。

  加強交流,多方收集資訊,包括與本校高一、高二老師交流教學心得,與其他學校同仁交流備考方法和經驗,上網收集新的與化學相關的資訊,使知識不斷充實和更新。

  4 、 注重實驗能力的培養,爭取實驗題得高分。

  學生做實驗題往往會犯以下錯誤:審題不仔細,對實驗目的不明確,答非所問;基本實驗操作諸如氣密性檢查、尾氣處理、過濾及洗滌沉澱等回答不完整;實驗裝置的連線 …… 針對這些,要安排學生將基本實驗裝置和操作重新回顧,彙編近幾年來的化學實驗題,包括現成的和自己改編的,要求學生首先從實驗目的入手,逐個裝置進行分析,用規範性語言描述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以期實驗能力的提高。

  5 、 引導學生規範答題,力爭難題能拿分,儘量拿滿分,爭取不丟冤枉分,不失粗心分。

  在複習過程中發現學生常常有兩種現象:一是越基礎的東西越容易出錯;二是錯了的東西又會再錯。究其原因是學生自我反思能力太差,將時間過多的用於盲目作題。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改錯本,對所做的作業和試卷進行反思。反思什麼呢?一要反思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二要反思審題是否到位,是粗心還是閱讀能力或思維能力有問題;三要反思答題的規範性。為了強化學生審題細緻、答題規範的意識,減少非智力因素失分,老師要在訓練前不厭其煩地提醒學生,一定要在習題和試卷的評講中給出嚴格規範的答案,鼓勵學生中出現較完美的答案。將答題過程中容易出現的不規範性解答羅列出來印發給學生,並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強化,爭取減少不必要的失分。經常性不定期地聽寫元素符號,原子結構示意圖,電子式和重要的無機、有機化學方程式,通過不斷的強化力求考試中不出差錯。

  在強化主幹知識,進行規範化答題訓練中最重要的是迴歸課本,要求對課本上的方程式、實驗現象、實驗操作、結構及性質的基本描述 …… 都熟記,不要主觀臆斷想當然地書寫答案。

  備戰高考,第三輪複習尤為重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將視具體教學情況不斷完善和優化,爭取在即將到來的高考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