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常被誤讀的十大詩句及文言文閱讀應對策略

  導讀:下面網的小編給你們帶來了《》供考生們參考。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應對策略

  一.明確考綱要求

  1、理解 B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2、分析綜合C篩選文中的資訊;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二.近四年寧夏海南高考卷文言文試題特點

  ***一***選文特點

  高考考查的文章大致可分為史傳文和散文兩大類,以近四年寧夏卷為例,2007節選自《新唐書韋丹傳》,2008節選自《晉書嵇紹傳》,2009節選自《宋史朱昭傳》,2010節選自《明史花雲傳》,四年皆為史傳類,文章相對完整、相對獨立,篇幅在600700字之間。史傳類文章無非記人***一人多事***和記事***一事多人***兩類。前者結構特點是:人-簡歷-性格特點-事件①-事件②如2007年的《韋丹傳》;後者結構特點是:事件-緣由-人物①-人物②結局,如2009年的《朱昭傳》。

  ***二***設題特點

  以近四年寧夏卷為例,文言文試題分為兩種型別:選擇題***3道共9分***和主觀翻譯題***2道共10分***,其中三道選擇題測試角度也很固定,分別是實詞考查、資訊篩選、分析概括題。

  1.實詞考查題:

  高考高考例析

  07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早孤,從外祖顏真卿學孤:幼年喪父

  B.始城州,周十三裡城:構築城牆

  C.法廢人慢,當濟以威濟:渡過難關

  D.與若期一月還之期:約定時間

  答案為C

  08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山濤領選,啟武帝啟:稟告。

  B.如卿所言,乃堪為丞堪:能夠。

  C.尚書左僕射裴頒亦深器之器:看重。

  D.時人許以遠致許:答應。

  答案為D

  09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為震威城兵馬監押,攝知城事攝:代理

  B.昭率老幼嬰城,敵攻之力嬰:環繞

  C.於是夜縋兵出,薄其營薄:削弱

  D.城上鼓譟乘之,殺獲甚眾乘:追逐

  答案為C

  10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杖劍謁太祖於臨濠杖:拿著

  B.猝遇賊數千,雲翼太祖翼:保護

  C.賊非吾主敵,盍趣降趣:歸順

  D.徇鎮江、丹陽、丹徒、金壇徇:掠取

  答案為C

  從四年高考試題可知,實詞考查以常見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為主,重點考察實詞的語境義,如07年的濟:渡過難關,放在語境中不合情理。

  2、資訊篩選題

  高考例析

  07年: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韋丹助民安居的一組是*********3分***

  ①民貧自鬻者,贖歸之②教種茶、麥,仁化大行

  ③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④度其費為估,不取贏利

  ⑤免半賦,徐取其償⑥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⑥D.②④⑤答案為C

  08年: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說明嵇紹敢於直言諫勸的一組是***3分***

  ①時人許以致遠,紹以為必不成器

  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陽子

  ③自頃禮官協情,諡不依本

  ④宜省起造之煩,深思謙損之理

  ⑤當軌物作則,垂之於後

  ⑥若釋公服從私宴,的不敢辭也。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答案為D

  09年: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堅決主張抗敵的一組是***3分***

  ①今天子聖政一新矣②取傳禪詔赦宣讀之

  ③汝輩背義偷生,不異犬彘④妻子不可為賊汙

  ⑤大丈夫一生之事畢矣⑥昭躍馬從缺城出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⑤答案為D

  10年: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雲藝高人膽大的一組是***3分***

  ①拔劍躍馬衝陣而進②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

  ③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④賊縛雲,雲奮身大呼

  ⑤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⑥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⑥D.④⑤⑥答案為B

  從以上四道高考題來看,資訊篩選題題幹指明傳主的某一方面的特點,題肢由6個從文中抽取的句子組成,備選項各為三個句子,要求選出全部符合要求的一項。從設誤特點上,6個句子其中有2-3句不合要求,比方07年全都表明韋丹助民安居的一組,其中③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體現韋丹整頓吏治,⑥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則體現韋丹有大功勞,10年全都表明花雲藝高人膽大的一組中,②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體現花雲的勇猛,⑤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⑥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體現了花雲臨危不懼的錚錚鐵骨,此三句均不符合要求。

  3.分析概括題

  高考例析0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韋丹為人率直,敢於發表不同意見。舊例規定,凡出使外國,朝廷賜下州縣官員名額,賣出後充作資費,韋丹認為費用應有朝廷支付,不可賣官求錢。

  B.韋丹認為法令廢弛會導致人們對它的輕視,因而主張嚴懲謀反的劉闢;對所治三州,認為並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費國家錢財,不如劃歸河東管轄。

  C.韋丹對貪汙現象仔細核查,責之甚嚴。倉庫主管十年間侵吞糧食三千斛,韋丹抄沒其家,查得實據,下令一月之內如數補還,保住國家財產不受損失。

  D.韋丹去世之後,裴誼建議為他設立祠堂,刻石記功,當朝宰相也認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於是下令觀察使上報韋丹的功績並刻碑表彰。答案為c

  分析概括題概括評價中心思想或表達技巧及作者的觀點。注重引導學生理解文意:抓住人、時、地、事四要素,弄清楚哪些人做了哪些事,對誰做的,什麼時間、什麼情況下做的,人物之間是什麼關係等等,不要把一個人當成兩個人,也不要把兩個人當成一個人。通常選項中的錯誤都出在這四要素的混淆上,我們一定要仔細分析。如07年的分析概括題,錯誤的選項為C.韋丹對貪汙現象仔細核查,責之甚嚴。倉庫主管十年間侵吞糧食三千斛,韋丹抄沒其家,查得實據,下令一月之內如數補還,保住國家財產不受損失。和原文對照,有吏主倉十年,丹覆其糧,亡三千斛,丹曰:吏豈自費邪?籍其家,盡得文記,乃權吏所奪。錯誤選項卻把侵吞糧食的主角說成是倉庫主管,實屬張冠李戴。

  4.句子翻譯

  高考例析:08年.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諡號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

  ***2***尋而朝廷復有北征之役,徵紹。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

  要求翻譯的句子文言現象較為集中,涉及實詞理解、虛詞意義與用法、句式及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現象,比方上句中的所以行尋徵以皆為關鍵詞。

  這四題的安排順序是很有講究的,從點到面,從小到大,從個別的字詞語句文段到全文內容的理解,每一題都要結合語境從文中找答案。學生一般的做法是,先閱讀一遍文章,然後對照原文按照題目順序一個一個做下。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的很多時間,糾纏於選文字詞句的理解而不得要領,而且也違背了人們認知事物時從面到點,從粗到細的規律。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指導學生先從文言文閱讀純客觀題最後一題看起,倒著順序做。

  三.應對策略

  第一步:倒吃甘蔗

  1、讀資訊篩選題題幹定中心

  資訊篩選題的設題思路是把文中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若干資訊抽出來,讓考生辨析,據此可判定文中寫的是什麼樣的人物,有怎樣的性格或品質,或行為有何特徵等。

  做文言文時,先閱讀這個題目的題幹,從而瞭解文章的人物及中心,帶著這個中心去讀原文,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讀分析概述題選項定內容

  概述題所給選項是命題人對文意的概括,其中雖有一項不正確,卻有三項是正確的,這正是給我們整體把握文意的提示.

  這一步驟,建議基礎較差的同學放在讀原文之前進行,而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在讀完原文後讀此題來印證自己所獲取的資訊。

  第二步:節節劃讀

  劃讀史傳文,就是用豎線把結構中的段落層次劃分出來。這樣有利於理清脈絡,即使沒讀懂,也至少要知道事件、時間、人物間的關係。

  第三步:讀題目,定答案

  1、文言實詞題:內外推義

  語境推義***填空***,句法推義***對稱性、搭配性***,語彙推義***其他合成詞或成語***

  音形推義***不得已而為之***。

  2、資訊篩選題:細究題幹

  篩選之前,一定要把題幹中的要求分析清楚:包含幾方面的內容,要選出錯誤的還是正確的選項等等。

  如09湖北卷題11,要求選出分別表明生存艱難和無所畏懼的選項,那麼一個是內容要對應,一個是順序要符合。

  3、分析概括題:理解文意,按圖索驥

  理解文意:抓住人、時、地、事四要素,弄清楚哪些人做了哪些事,對誰做的,什麼時間、什麼情況下做的,人物之間是什麼關係等等,不要把一個人當成兩個人,也不要把兩個人當成一個人。通常選項中的錯誤都出在這四要素的混淆上,我們一定要仔細分析。

  結束語:做文言文閱讀題,原則是:裡應外合

  裡應***解題技巧***:

  1、倒吃甘蔗粗略瞭解文章內容

  2、節節劃讀理清文章脈絡

  3、讀題目,定答案

  外合***全面積累***:

  1、文言實詞:常見實詞、詞類活用、通假字

  2、古今異義:區別異同,瞭解分類

  3、文言虛詞:18個常見虛詞

  4、文言翻譯: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高考語文常被誤讀的十大詩句

  貧賤夫妻百事哀

  誤讀:生活貧賤的夫妻,事事不稱心。

  元稹悼亡詩《遣悲懷》有三首,都為名篇。其一: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貧困生活固然有諸多不順心,然而,從詩中所說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可以看出詩人重在敘衷腸而不是說道理。夫妻死別人所不免,但回想當年貧賤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謂一事一悲悽,百事皆哀感了。

  橫眉冷對千夫指

  誤讀:橫眉冷對敵人的指責與攻擊。

  魯迅《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灑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此詩作於1932年10月。領導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就高度評價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聯,認為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1931年2月4日,魯迅《致李秉中》裡說:今幸無事,可釋遠念。然而三告投杼,賢母生疑。千夫所指,無疾而死。是說流言猛於虎。而當時魯迅景況窘迫,運交華蓋、破帽遮顏,似乎,千夫應該理解為敵人。

  其實這裡的千夫應該理解為群眾。《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裡的千人就是群眾的意思。另外,從詞性方面來說,千夫指對孺子牛,才能使對聯顯得工整,這是一首七律,魯迅應該不會犯這個小錯誤。橫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這是魯迅一生的真實寫照尤適用於現在的反腐。

  朱門酒肉臭

  杜甫詩朱門酒肉臭的臭一般人都理解為腐爛發臭,其實這個臭就是香,xiu臭,在古代是發出香味的意思,這兩句的含義是:達官貴族的家中酒和肉發出誘人的香氣,而路邊還有凍死的骨頭。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一***被人稱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無論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極具跳躍性,因此,很多讀者未能領會作者獨具的匠心。著名的詩評家沈德潛認為詩中互文,即詞句可翻譯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隘,這種解釋很有見地,但僅僅停留於詞語的表層意思。事實上,明月和關是描寫邊塞生活的樂府詩裡常見的詞語,在這兩個詞語前加上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頓使詩歌顯得新鮮奇妙。這樣落筆於千年以前、萬里以外,一種雄渾蒼茫的意境油然而現;而且人未還的人所指也不僅僅指當時的人們了,而是指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杜甫《八陣圖》詩的下聯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出句寫八卦石陣與諸葛亮英名不會被江水所淘盡沖走,必將永留人間,一語雙關。對句突接遺恨,不知是說諸葛亮之憾恨,還是詩人之憾恨,失吞吳,不知是指諸葛亮生前沒有把吳國吞掉,還是指諸葛亮沒有能阻止劉備進攻東吳,打破了聯吳抗魏的戰略方針。其實按當時的歷史狀況,遺恨失吞吳真正的意思是指的是諸葛亮沒有能阻止劉備進攻東吳,以至於打破了聯吳抗魏的戰略方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不是臥榻的意思,而作井欄解。

  《辭海》裡明確註釋,床是井上圍欄。李白此詩作於唐開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處稱為故鄉。詩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邊上,舉頭遙望,頓生思鄉之情。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船,不是船隻,而是衣襟的意思。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寫了當時八位著名的詩人,其中一段專門寫李白的醉態。據說,唐玄宗想召見詩仙,李白仍然保持一副很牛氣的高人派頭。所謂不上船,並非不登龍舟,而是敞開衣襟,連釦子都不繫。《康熙字典》裡明確記載:衣領曰船,或言衣襟為船。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落霞,不是雲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飛蛾。

  要了解這句話的意義,當時當地的風物不可不曉。對此,宋代吳曾說:落霞非雲霞之霞,蓋南昌秋間有一種飛蛾,若今所在麥蛾是也。當七八月間,皆紛紛墮於江中,不究自所來,江魚每食之,土人謂之霞,故勃取以配鶩耳。由此看來,霞不是雲霞,而是一種飛蛾。另外,落霞之落並不是飄落的意思,落在句中與孤相對,意思當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義。而最近從日本的藏本來看,孤鶩的鶩是霧,是由於讀音相同而被誤寫的。

  依據日藏唐本,一些專家認為,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中,可能是孤霧而不是孤鶩。因為,落霞、秋水、長天等都是自然景觀,冒出來動物孤鶩一詞,不那麼對仗。此名句,自北宋《文苑英華》本以來,兩宋、明、清,歷代官、坊諸本均作孤鶩,惟見此日藏唐本作孤霧。霧、鶩音近,正偽難分。日藏古本寫於唐景龍元年***公元707年***七月,距王勃《滕王閣詩序》面世不足32年,應最接近王勃原著原始面貌。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個方位名詞屋西北角。

  杜甫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其中屋漏二字歷來被解釋為屋子漏雨。屋漏其實是一個名詞,它是屋內西北角的特定名稱。《辭源》修訂本屋漏條的第一個義項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設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開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稱屋漏。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所謂紅酥手可作紅潤的手指,還可解釋為一種點心。

  陸游著名的詞作《釵頭鳳》,寫給表妹唐婉。詞中以紅酥形容紅梅蓓蕾之色,是個令人陶醉的字眼兒。陸游用紅酥來形容膚色,便寓有愛憐之意。另有一說是點心,紅酥手、黃滕酒等,都是桌上的飲品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