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美術教學誤區及見解

  美術是視覺藝術,具有極強的可視性和操作性,故而是孩子們普遍喜歡的一門課程。美術可以開發少兒智力和潛能,可以培養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因而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但由於一些美術教師缺少對兒童心理成長及生理髮育的科學認識,以及對兒童美術的錯誤理解,使許多老師在對孩子的指導過程中存在一些錯誤認識,影響了兒童對美術的興趣。

  這些錯誤認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方面:

  一.過分強調簡筆畫的練習

  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兒童的個性發展,頑固地堅持教簡筆畫。不錯,簡筆畫是簡單易學,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由於它過分簡單,不可避免的形成程式化和概念化,從而影響了孩子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使繪畫的過程公式化。美術是能充分調動眼、手、腦的活動,通過這種活動,可以訓練孩子科學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動手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更應該注重對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而簡筆畫的模式化教學,省略了其間的多種環節,束縛了孩子主動的思考問題,限制了孩子們創造力的發展,不利於孩子充分開拓思路。

  二.以繪畫課代替美術課,以偏蓋全。

  有相當多的學校和一些業餘美術培訓班的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繪畫,從而使許多的學生和家長片面地認為美術就是繪畫。美術的內容包括得很廣泛,繪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特別是少兒美術,內容就更加廣泛。兒童大都生性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對新鮮事物容易感興趣,所以我們要使孩子更多地接觸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表現形式,讓孩子充分感覺各種美術形式給他們創造的不同快樂。就拿現在的中小學美術課本來看,裡面的內容遠不止是隻繪畫那麼單調,幾乎介紹到了從繪畫到手工、雕塑、設計等全部內容,極其豐富多樣,這也充分說明我們的美術教育應該是一種全方位的教育,應該更注重培養孩子的審美情操,鍛鍊孩子的審美能力,培養孩子的興趣,發展孩子的綜合素質。之所以形成片面注重繪畫教學,以繪畫課取代美術課的問題,我想原因是教師自身的能力問題,中小學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造成的。

  三.固定的思維方式和程式化的觀察方法

  有一些教師,在指導學生繪畫時,往往要求他們以固定的顏色和固定的方式作畫,如:太陽一定是紅色的,小草小樹一定是綠色的,天空就是藍色的等等。兒童的想象力十分豐富,過於的教條,也就泯滅了兒童的天真童心,失去了兒童畫的意義。大家都知道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道理,明白藝術是生活中眾多事物的概括與昇華,可怎麼用到少兒美術教學中就成了另外的一回事了?

  孩子們的想象力十分豐富,也十分奇特,同樣一種顏色、一種形狀,他們可以想象成千奇百怪的東西,在孩子的世界裡,任何事物都是美麗的,他們可以把太陽描繪成一個淘氣的小娃娃,也可以畫成一個渾身長著很多刺的小怪物,而不只是成人畫中的那個圓圓的毫無生氣的東西。他們也可以使蘋果、香蕉甚至西瓜、草莓等多種水果同時生長到一棵樹上,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童話大師,充滿天真的幻想,也沒有成人的拘泥。作為老師,我們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思想,努力發揮他們的創造力,開發他們的藝術潛力,而不是更多的限制。

  四.以成人的眼光評價兒童畫

  在少兒美術教學中,許多教師在講評兒童畫時總喜歡以成年人的標準去評價,開口閉口是什麼造型不準確,透視錯誤,這裡應該有穿插,那裡應該有遮擋可是他們不知道兒童畫和成年人作品不同,有它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兒童的頭腦還沒有發育完善,手部的肌肉也沒有足夠發達,對工具的把握能力不可能很強,他們對事物的觀察力也不會有成年人那麼強,分析問題也不會那麼有邏輯性,想事情也沒那麼複雜,但他們可以畫出自己對事物的理解,可以儘可能的把看到的東西單純化、概括化。兒童畫照樣有很多優點值得我們大人學習、借鑑,這些作品儘管無論在色彩方面還是在造型方面都沒有成年人那樣成熟,但他們無所顧忌,他們的想象力也超出成年人的理解,曾經見過一個國外的兒童作品,在作品中把人物的眼睛畫成一隻黃色一隻藍色,於是就有人說了:“哪裡有這樣的眼睛。”他哪裡知道孩子是見了波斯貓的眼睛。孩子有自己的審美觀點,他認為貓的眼睛是漂亮的,所以就畫到人的臉上。在造型上孩子就更敢於大膽的誇張。因此,兒童畫是單純的、熱烈的,撞擊我們的心靈,也使許多充分認識到兒童畫可貴的畫家得到啟迪,所以,畢加索說:“兒童是印象派大師的先導。”我們要從兒童自身的心理和生理髮展作立足點,客觀的評價兒童畫,只要構圖飽滿,顏色協調,內容健康向上,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就是佳作。

  教學方法使用是靈活的、多變的。一節教學內容所採用的方法不可能一種方法,而是多種方法結合使用才能更有效地取得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我的見解:

  一、創設情境,激發美術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所以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要把學生的求知慾、好奇心激發起來,在教學開始的匯入階段採用“情境激趣法”通過聲音、影象、圖片、實物等等通過多媒體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二、獲知感悟,掌握美術知識與技能。

  講授階段是學生了解學習知識與技能的階段,我們知道美術課程分為了《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領域,每個領域都需要學生學習掌握一些知識與技能,這一階段主要採用“知識講授法”、“過程演示法”“討論探究法”“觀察發現法”,通過教師的講解介紹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掌握美術的知識技能和能力。

  三、實踐體驗,感受快樂。

  學以致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只有通過自身的實踐,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加深印象,從而消化理解,終身不忘,這個過程也是學生感受快樂的過程,通常採用“情境激趣法”播放音樂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通過“討論探究法”小組之間探討製作方法與步驟,材料的選擇與使用,通過“遊戲活動法”同桌之間、小組之間互動合作,培養了他們的團結協作的精神,感受到了參與實踐給每個學生帶來的快樂,陶冶了談們的情操。

  四、展評作品,收穫成功。

  美是創造出來的,學生的每件作品都是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與反映,更需要老師和其他學生的肯定。教學中,採用“討論探究法”、“實踐感悟法”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對作品不同角度的理解,讓每個學生的素能都有提高,大大提高了美術學習的興趣,培養了他們的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總之,教學方法是為教學服務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課標的要求,結合先進的科技手段,為他們創設寬鬆,和諧,自由的氛圍,鼓勵學生自我發揮,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利用一切機會,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以主體形象,貫穿整個學習過程,而不斷改變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