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學生怎麼學好語文

  對於學生剛剛升入初一語文成績不理想,這種現象的出現很正常,是小學升入初中後語文學習銜接過渡階段的必然。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初一學習語文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一學習語文方法

  首先是抓好起始階段。古語說:“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年級是中學的起始階段,與小學相比,無論學科的數量,還是學科的深度,都有所增加。你們思想上會高度重視,堅信“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功夫不開花”的古訓,上課認真聽講,不開小差;課後認真作業,不抄襲。善於思考,勤學好問,不能輸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樣,你們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踏實邁步向前,為初中三年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為考上理想高中積蓄力量。

  其次是豐富充實自己。在認真學習的同時,你們要努力發現其中樂趣,發現各學科的奧妙所在;特別是要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這樣既調節了學習狀態,充實了學習生活,也培養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小學時,我們曾參加過很多興趣小組,像唱歌、繪畫、書法、樂器、舞蹈、田徑、朗誦、演講、閱讀、寫作等。現在我們可以從這些興趣出發,組織參加積極健康的課餘活動,陶冶情操,培養能力,提高水平,爭做一個素質全面的中學生。

  第三是養成良好習慣。你們都是獨生子女,是爸媽的“掌中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嬌慣與溺愛,使你們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慣。現在你們已經是中學生了,應該從每一天每一時刻每一行動入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不遲到,不早退,養成守時的習慣;不罵人,不吵鬧,養成文明的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養成衛生的習慣;不拖拉、不抄襲作業,養成刻苦勤奮的習慣;不挑食,不亂倒飯菜,養成節儉的習慣,不攀比,不亂花錢,養成樸素的習慣。

  第四在學習時應提高效率。學習的效率是最重要的。課堂上專心聽講四十分鐘,比課下再自己“鑽研”兩小時效果好得多;晚上高效學習一小時,比磨磨蹭蹭、心不在焉地學習一整晚強得多。學習最晚不超過十點,否則睡眠不足,會耽誤了第二天的正常學習,得不償失。經過夜間充分的休息,才能精神抖擻地投入緊張的課程當中。即使在大考複習期間,不要“挑燈夜戰”的,而是抓緊零碎時間,利用中午、晚上的空閒專心致志地記憶和理解所學知識。課堂聽講的效率,和你們提取重點的能力關係非常大。為了使課程變得生動,老師們或許會講一兩件趣事。如果聽了這些“引子”只顧感到“好玩”,浮想聯翩以致聽不進相對嚴肅的知識講解,學習知識的目的又怎麼會達到呢?大凡老師講過兩三遍、甚至四五遍的內容,往往是重點,需要你們牢牢記住;一帶而過的內容就可以先理解,等課下有空時再來記憶;只是為了提起你們興趣而講的趣事能起到幫助聯想的作用就可以了。許多時候,你們課上必須記筆記,方便課後複習回顧。但是,如果為了筆記的全面、工整而“捨本逐末”,在筆記本上太下功夫,就可能聽不到老師下面所講的內容,影響了最重要的聽課。簡潔的記錄既節省時間、提高聽課效率,又清晰明瞭、方便重點掌握,不是更好麼?

  第五課後複習的效率,需要你們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使我們事半功倍。你們應當通過平時的學習和考試,儘量總結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和複習方法。根據自身情況,總結出最適宜自己的一套方法。例如期中考試考語、數、英、史、生五科,複習時間八天,那麼就用兩天看完語文單元試卷、掌握課下注釋、課文批註;用一天看看數學、英語錯題,再背熟英語單詞,記住語法點;兩天一邊做練習冊,一邊記生物書、筆記上的要點;最後剩下三天覆習內容最繁雜的歷史,對著年代表回憶那些事件的時間、地點、意義等等。不過到了考試前夕,就應早早休息,放鬆精神,換個輕鬆自如的心態來面對試卷。

  初一語文學習的十大習慣:

  1、熟讀、背誦課文的習慣;

  2、閱讀優秀課外讀物的習慣;

  3、推敲語言文字的習慣;

  4、積累語言材料的習慣;

  5、記日記的習慣;

  6、規範書寫的習慣;

  7、專注地聽人說話的習慣;

  8、說普通話、說話文明得體的習慣;

  9、勤思考、愛質疑的習慣;

  10、勤查工具書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