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高三生暑假三大複習方法

  準高三生首先要明白:高三要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

  有的學生想在暑假先“享享清福”,開學後再苦戰;以為高考前3個月拼一下,就可提高50分,這種想法都是錯誤的。

  假期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多,新高三生不妨給自己制定一個較為詳細的操作性強的作息時間表,同時還可針對自己的薄弱科目下苦功夫。

  暑期是高三關鍵過渡時期,高三的第一輪複習是從高一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對於基礎知識不牢固的學生,第一輪 “複習”階段就會變成“回憶”階段,別人用來“鞏固”的時間,他們卻用來“補漏”。所以基礎知識的牢固與否,直接關係到高三的複習。因此,利用暑期複習,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充分運用教材

  很多學生在落實基礎知識時會有很多自己的方法,但往往忽視最基本的方法———運用教材。 教材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和學習方法的本源,還是考試命題的基礎。歷年高考都強調以課本為依據。

  準高三生在暑期的基礎知識複習中,學會運用教材尤為關鍵。首先是收集、整理教材。把高一高二的教材收集起來,並按不同科目和學期進行分類整理,方便複習時查閱。其次是閱讀教材。在教材的閱讀過程中,除閱讀正文外,學生要特別留意教材中的小字或加粗部分,包括書中的材料、註釋、引言、目錄和各章小結都要全面閱讀,不留死角。文科的教材要特別關注地圖和圖片,理科教材要特別注意公式等。

  此外,準高三生還要學會抓住基礎知識的關鍵和重點。教材中的知識都是最基礎的。學生要想在高三暑期落實好基礎知識,有效地運用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知識體系

  暑假期間,準高三生要學會對基礎知識點進行歸類整理。這個環節一般分兩部分。一是對不同科目不同章節的知識點進行基礎歸納。以語文複習為例,可以按語文的題型進行知識點的歸納整理,如字音字形、成語、病句型別、文學常識、文言文整合等都屬於基礎歸納。二是重點歸納。將不同科目的重點難點,或是自己經常錯的知識點進行全面詳細的梳理和排序,便於在高三時進行重點複習。牢固把握知識點,並將分散的知識有序整合,列出各章節的複習提綱,是進一步建立知識體系的基礎。

  僅把所學知識點歸類整理是不夠的,將不同的知識點建構成自己的知識網路也很重要。以數學複習為例,考生可以梳理好數學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在此基礎上,通過畫知識的框架圖,形成知識網路體系,以認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提高對數學學習的理性認識。

  提醒注意的是,準高三生一定要在整合知識點的同時落實知識點,並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學會構建知識體系。

  整合筆記和課件

  高三的學習主要是對高一高二知識的規整和複習。準高三生利用暑假將過去兩年積累的筆記和教學課件進行系統的整合和補充是有必要的。第一是整合。將筆記本和教學課件收集到一起,把不同學期的不同科目的筆記分類放好,用不同顏色的筆做好標記,以便日後複習查閱。電子教學課件可新建不同名稱的資料夾,分類放好,再將不同課件重新命名為相同格式,以便查閱。第二是補充。高一高二的筆記難免有遺漏或錯誤的地方,翻閱筆記既是對基礎知識的夯實,也是查缺補漏的好方法。在補充筆記中的不足時,學生可以藉助課本或課外輔導書,在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旁邊做好標記,這樣在高三第一輪複習時就更有針對性了。

  除此之外,高一高二所學的部分知識不在高考的考試範圍內,所以準高三生在整合筆記和課件的同時,可以結合今年的《考試說明》的要求,將不同知識點的掌握層次標記出來,以提高複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