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期末考複習方法

  高二生物期末複習,既是為了期末考試,更是為了高考和小高考,具體應該怎樣複習高二生物,才能在期末考中獲得好成績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1、生物靠背書想拿高分非常難

  生物屬於理科中的小文科,意味著,高二生物期末考複習,肯定有一些內容是必須要去理解記憶的。但是生物絕對不是期末背幾天了就能得高分的學科。從考試趨勢來看,近年來生物的出題重點是對知識的應用能力的考察,複習生物的時候不僅要理解課本內容,還需要學會應用,尤其是要將生物學知識與生活聯絡起來。

  2、重視課本基礎梳理知識脈絡

  每次考試過後,發現很多的人覺得生物的題出得很難,但實際上他們錯的題更多的是最基礎的內容,所謂的難題,很大部分是因為遺忘而形成的知識漏洞:有誰還能準確地說出性狀、相對性狀、顯性性狀、隱性性狀、性狀分離等概念?還有誰能記得有氧呼吸的三個步驟?或者伴性遺傳病與常染色體遺傳病的區別?如果不能的話,孩子們,迴歸課本吧!先將基礎知識梳理清楚再說!

  3、注重知識間的聯絡

  生物考試,除了考查基礎知識、知識的應用,還會考查生物知識點間的聯絡,比如說代謝模組中光合呼吸的綜合題,遺傳模組中常染色體遺傳與伴性遺傳的區別等,在複習過程中多挖掘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絡,比如說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中間紐帶是二氧化碳、氧氣和有機物的含量變化,那麼該如何利用這三個量進行計算光合與呼吸的速率呢?如果影響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因素***比如光照強度***發生變化,那麼光合和呼吸的速率又有什麼變化呢?

  什麼時候相等,什麼時候光合速率大於呼吸速率,什麼時候呼吸速率又大於光合速率,又有哪個時刻只有呼吸作用?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注意的考試重難點。尤其是實驗模組,一定要將這學期學過的那幾個實驗的原理、設計思路、注意事項等好好理解。

  4、基礎知識複習中多問幾個為什麼

  生物基礎知識要能夠運用起來,首先要在複習的時候堅持做到多問幾個為什麼。我們在複習的過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徹基礎知識外,還要多想想為什麼是這樣,可以有效的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比如說為什麼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溫度等,它們是怎麼影響光合作用的。

  要考慮從化學反應方程式本身的一些條件,這樣理解就容易多了。還有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中,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的區別為什麼是這樣?是否和物質本身和細胞膜結構有關?為什麼甘油、脂肪酸、乙醇等脂溶性小分子能順濃度梯度自由通過細胞膜?

  5、很努力成績沒進步?你需要整理一下錯題

  努力了將近一個學期,但是生物科成績沒有提升,甚至在退步?遇到這種情況,高分小編提醒高二學生要做一下錯題整理了。很多人做完題不整理,做了很多題之後,該不會或常錯的還是會錯,該會的還是會,根本沒有解決問題。這時候將錯題整理歸類就很必要了。自己分析或找有經驗的老師幫助分析為什麼會錯,如果是基礎知識的不紮實,那麼拿起課本再好好看一遍,強化一下,下次爭取不要犯同類錯誤,如果是知識點間的聯絡不明瞭,那麼就好好想想知識的內在聯絡。一個人只有不斷的消滅自己的薄弱之處,才會更快的進步。

  6、調整好心態

  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認為自己不能達到100分,那麼你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能通過努力達到這個目標,那麼你很有可能達到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數。這就是為什麼,在制定目標的時候,目標要略高於自己的水平的原因。只有設定適當高的目標,相信自己能夠達到,並且付出相應的努力,那麼,結果肯定不會辜負你付出的努力的。

  二

  一、提高複習效率的幾種方法

  1.比較複習法

  比較是把有關的知識加以對比,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包括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兩條途徑。通過比較,可使學生對相關概念或類同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更加清晰。必要時還可用相應的圖、表等較直觀的輔助手段進行比較,使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如對“內環境的穩態和碳迴圈”的比較複習。

  2.嘗試使用構建概念圖類模型

  構建概念圖是高考生物嘗試使用的新題型,也是國際上正在討論和使用的題型。利用詞彙中的各個術語,構建一個概念圖,表示生物中的一個知識體系。該題型不但可以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擴大對知識的考查面,還可以考查學生對知識之間有機聯絡的理解程度。理解能力和歸納能力是該類試題考查的一個重點。

  所謂“概念圖”就是將某一主題的不同級別的概念分別置於方框中,再以連線將相關概念進行連線,這樣就形成了關於該主題的知識網路,對於理解和記憶知識大有幫助。如果你頭腦中關於某一主題的知識掌握越全面,則你所繪製的概念圖就越複雜。繪製概念圖的過程就是發散思維的過程,因此不妨通過繪製概念圖,一方面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來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如就“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的幾點知識讓學生設計概念圖。

  3.串連複習法

  布魯納說:“知覺特徵之一就是歸類和推理的性質。”知識網路的形成有助於知識的穩定儲存,有助於知識的精確提取,有助於改善知識的質量,是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的必要前提,為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性理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教師還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相關的一些概念、原理綜合起來,形成一個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並讓學生儘量用簡潔、明瞭的網路圖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能使學生在掌握獨立的概念與原理的同時,加強這些概念與原理間多向的聯絡。

  4.聯想遷移法

  在熟悉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先將章節內容理成中心線條,形成簡表,再按中心線條內容,聯想向左右前後推移、擴充套件,邊記憶、邊聯想,做到“提起一條線,聯想一大片。”聯絡越多,越利於理解記憶。

  5.歸納概括法

  歸納概括法就是在列出幾個事例後,歸納出它們共同的特性,即揭示這幾個事例的共性特徵和思想內涵,用於支援和證明觀點。如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二、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要求指導學生讀書背書,熟記教材原字原句以應對考試中的“識記型試題”

  具體做法:

  ***1***把課本上的概念、原理製作成填空,讓學生填寫注意點。

  ***2***把課本上的重要知識點歸納出來,讓學生點選關鍵詞。

  ***3***列出課本上的圖解、反應式、過程等,讓學生默寫。

  2.向學生滲透生物學基本思想,以應對考試中的“專業知識初等化的試題”

  近年來的生物學試題充分體現了生物學科的基本思想方法,將專業知識與中學教材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命題者都是從事生物學研究的,生物學的基本思想在他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從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反映在試題中。要讓學生熟悉到試卷一到手,就知道試題出自何本教材。

  3.幫助學生養成自學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以應對考試中的“資訊題”

  在複習中,教師除了應把重難點講透講細,還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讀題審題的能力,使他們在考試當中立於不敗之地。許多考試中的資訊題、背景題都是在考驗學生的自學能力。

  4.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掌握生物學實驗的一般方法,以應對考試中的“實驗題”

  生物實驗具有的特點是:明確實驗目的、設立實驗組***增加或減少某一因子***與對照組、觀察自變數與因變數、取材相同等,這些都是實驗題的設問內容。所以掌握生物實驗的一般方法,是複習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實驗複習應以教材為依託,做適度的拓展。尤其要加強實驗變式思維的訓練,包括實驗材料的變式、實驗原理的遷移和變式、實驗條件和過程設計的變式、對照實驗的設定與變式、實驗結果鑑定和表達方式的變式。此外,對實驗結果的預測,千萬不可先入為主,要注重科學態度,把可能出現的結果都要考慮進去。

看過"高二生物期末考怎樣複習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