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試卷分析

  重視試卷分析是提高學生分數的一個重要手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試卷分析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一***

  忙碌中,本學期已過去了一半,緊張的期中考試已經結束,為了瞭解和掌握本班學生的學習狀況,彌補不足的地方,現對我班的期中考試情況作如下分析,以便今後更有針對性的開展語文教育教學工作:

  一、試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試,試卷從基礎知識、閱讀、作文三個方面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習慣進行了較全面的檢測。整份試卷密切聯絡教材,關注學生的實際,題量、難易適中,覆蓋面較廣,體現出靈活性和綜合性,側重考查學生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本套詩題是在夯實學生基礎的前提下進行拔高性的考察,特別是課外閱讀要求學生具有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的能力,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二、卷面分析

  本次考試應考56人,實考56人,總分4986.6分,人均89.1分。 及格人數為55人,及格率為98.2%;優秀46人,優秀率82%。與第一次單元測試相比不及格的人數減少了,但是低於80分的還有很多同學,因此培優輔差特別是輔差工作更應該做到實處。在本次考試中,我班馬廣廣、馬世傑、趙慧成績較差,我為他們制定了不同於其他同學的教學計劃,主要是從基礎著手,重點放在認識字詞、會寫字詞、能夠讀順文章這幾方面。

  三、答題情況

  ***一***取得的成績

  1、多數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比較理想。

  從學生答卷情況看,本次期中考試學生對漢語拼音,生字詞掌握得可以,尤其是生字詞失分較少;看來半個學期的強化複習收效不錯。對凡是要求背誦的課文,大多數學生都掌握了。成語和句子都能較好掌握,學生都已掌握了這種題的答題方法,很少丟分。基本達到了《課標》要求,本學期來,教師注重了基礎知識的教學,開展的各類訓練非常紮實;同時也注重了平時課內知識的積累,以及對課外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問題的觀察和積澱,讓學生的記憶、理解及應用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學生的習作水平有明顯提高。

  本次習作編寫童話故事,大多數學生能編出情節生動有趣、富有教育意義的作文。從中可以看出,通過半個學期的寫話、日記訓練,學生的習作水平已有了明顯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本次測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50分***;第二部分:閱讀積累與運用***25分***,課內15分,課外10分;第三部分:作文***25分***,要求寫童話,請以兩種動物或植物為主人公,描寫它們之間發生的一個故事,主題突出,語句通順,題目自擬。縱觀整個試卷,存在以下問題:

  1.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部分共八道題。從卷面看,學生看拼音寫漢字一題失分不多,掌握的比較好,正確率在80%以上。辨字組詞,個別學生將“恥、職”不分,“厲”“歷”不能正確組詞。第三題多音字正確率高;第四題,個別學生不會審題,如我能 寫 四 個 含 有 動 物 的 成語,個別學生寫成了帶數字的成語;補充句子,默寫古詩,仿照例子寫句子,基本上不存在問題,

  2.閱讀與理解。從卷面看,課內閱讀存在問題最多的是個別學生不能準確地找出本段的中心句;課外閱讀失分較嚴重,學生不會通過反覆的讀去理解原文,不會在原文中找答案,更不能按題目要求回答問題,在做閱讀題的過程中有很多同學只讀一遍就開始做題,這樣很難從整體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做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學生把這篇文章最少讀兩遍、理解文章大意,方可做題,在以後的訓練中,要教給學生規範的答題方法,以後應加強閱讀的訓練。

  3、作文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審題不清,習作要求不明確。有些學生沒仔細讀題目的要求 ,出現跑題的現象。

  ***2***個別學生還達不到本年級段習作的基本要求:習作內容不充實,三言兩語極其簡單的完成習作,語言表達不清晰,語句不夠通順,有明顯的語病。

  ***3***個別學生語文基礎知識不紮實,錯字率高,標點應用不正確。作文書寫潦草,欠規範,卷面不整潔,內容貧乏,句子枯燥,

  4.審題不夠細緻,語言組織能力還有待提高,這個問題突出表現在閱讀理解組織語言中。

  5、學生的閱讀量不夠,閱讀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教師已注重了對學生閱讀的積累,但有部分學生平時的閱讀只是草草讀過,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會精讀,缺少思考。教師的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教給學生方法,針對不同的內容進行有目的的引導,有效的閱讀方式,閱讀策略是閱讀能力發展的重要保證。

  6、部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不夠紮實。重視積累,就等於給了學生一把學好語文的金鑰匙,語文教學效率會迅速提高。學生平時缺乏大量的閱讀、積累、欣賞、感悟,遇到一些較靈活的題,就感到束手無策。

  7、學生的語文素養還有待提高。本次測試中學生的積累、閱讀、習作從整體上來看是有進步的。但學生的思維還不廣,個性化的理解還不夠理想,這就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鼓勵學生拓展思維,培養學生觀察、蒐集、查詢、創造的能力。

  四、改進措施

  1、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落實和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

  2、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要鼓勵學生自己學會思考,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3、加強習作教學,平時讓學生多練筆,養成善於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的習慣,為寫作提供素材,教給學生寫作技巧,要求學生堅持寫隨堂小片段,循序漸進,紮實提高寫作水平。

  4、加強對作文的評改、指導。

  對於學生的作文評改的指導落到實處,使學生的作文評改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尤其多照顧中差學生,在寫作文時,讓學生有內容的時候,也還要強調讓學生寫好字,確定中心,選擇材料。

  5、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從基礎的講讀入手,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文字上的基礎上,再對文字展開多樣化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樣有助於學生思維水平和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這樣學生就不至於對於開放性的試題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6、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從卷面情況來看,有的學生書寫差、不夠工整,錯別字較多。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要加強學生書寫的指導及讀書習慣的培養。

  7、積累語言,包括課本上的“生字”“日積月累”也包括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新鮮的語言材料。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要正確理解、充分重視、認真貫徹。此外,要鼓勵學生在習作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積累的語言,以運用促積累,提高學生積累語言的積極性。積累多了,學生的語言就豐富,學生的閱讀能力。

  8、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對差生不歧視、不放棄,多表揚、多鼓勵,耐心輔導,使他們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具有最基本的技能。

  9. 積極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標準提倡的一個最新理念,改變重“教”不重“學”的現狀,注重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變“接受式學習”為“發現式學習”,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總之,一切為了學生的的發展,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本次考試總結了本學期教學的不足,吸取教訓,在下學期把學生薄弱的環節補強,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學會積累,關注後進生,提高中等生,優化高等生。

  ***二***

  本次期末質量監測試題覆蓋面廣,難易適度,以學生髮展為本,著眼於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試卷從字詞,積累運用,閱讀理解,,作文等方面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全方位的檢測。下面就學生的答題情況以及今後教學的改進等方面,我簡要地談一談。

  一、考查情況

  本班考試人數32名。平均分79.5分,優生率50%,及格率91.2%。

  二、卷面情況分析

  第一題:找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並在******中改正 考察學生的書寫能力,總的來看還不錯,但個別學生對於複雜難寫的字掌握得不牢,如“耀”,要加強這部分學生的語文基本功。 第二題:選出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 此題考察注音

  第三題: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本題出現失誤較多,學生對一字多義的掌握不太好。 第四題:選詞語填空 本題失分較少。

  第五題:按要求寫句子 包括縮句、擴句、修改病句、改反問句、改寫比喻句和肯定句 本題大多數學生都有失分,特別是改肯定句和縮句較為突出,在句子方面還應加強指導和練習。 第六題:根據要求填上合適的句子 本題是考查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情況,都是書上課文中或園地中的,做得較好,但個別學生由於粗心,總寫錯一兩個字,要引起注意。 第七題:介紹一本書 本題屬於開放性題目,但本題失分較多,學生對書的內容概括不夠全面,如張舒鵬對《水滸傳》的介紹,只寫到梁山108名好漢與朝廷對抗,卻沒有介紹被詔安之事。由於年齡問題,學生對名劇的閱讀理解處於表面。

  第八題:閱讀短文 課內、課外閱讀各一篇。學生在完成課內閱讀時做得較好,畢竟是學過的課文。課外閱讀是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由於部分學生的不細心和平時閱讀不夠,也出現了失分現象。要加強學生的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第九題:習作 這一題富有開放性,考察學生組織、語言表達的能力。總體來看,學生寫得較好,但少數學生由於語言積累不夠,也出現了失分現象。

  三、從考卷中發現的問題

  本次試題做到全、新、活,難度適宜,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在考查“雙基”的基礎上求提高、求發展。以適應新課標提出的“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總目標。縱觀這次質量檢測,可以看出還存在許多問題。

  ***1***詞語積累不夠

  重視積累,就等於給了學生一把學好語文的金鑰匙,語文教學效率就會迅速提高。學生平時缺乏大量的閱讀、積累、欣賞、感悟,遇到一些較靈活的題,就感到束手無策。

  ***2***綜合能力薄弱

  由於學生平時學的知識較規範,缺乏對知識整合的處理,故失分較多。本次考查的內容不僅涉及拼音、邏輯思維訓練,還考查學生對短文內容準確理解能力及平時積累詞語的能力。由於平時對新舊知識前後滲透的訓練相對少些,導致學生對綜合性較強試題缺乏獨立分析能力,失分較多。

  ***3***邏輯思維能力欠佳

  本次質量檢測作文素材雖都來源於學生自身的生活實踐,但由於學生基本功不夠紮實,邏輯思維訓練太少,所寫作文語序散亂,沒有很好的邏輯聯絡。空話、套話、假話太多,童真、童趣體現不夠。

  ***4***書寫不規範。

  從整體卷面看,學生的書寫情況不容樂觀。書寫不夠端正,部分學生字跡潦草不規範。

  四、改進措施。

  1.要繼續重視識字和積累

  從本次考試可以看出,識字和積累得分率較高,學生掌握較好,因此在今後教學中必須繼續重視這方面教學。

  2.在平時教學中,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擴大學生知識面,適當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以鞏固識字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在平時教學中應加強訓練,在做語文習題時,要著眼於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按要求答題以及認真檢查的答題習慣。

  4.教會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學生養成好的讀書方法,掌握“活”的讀寫有機結合的方法,將有助於提高閱讀與習作的效能。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度地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進行實踐,獲取的不僅僅是問題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識的方法,充分發揮“授之以漁”的重要作用。多教怎麼學,少教怎麼做。

  總之,要教好語文,讓學生真正學好語文,必須靠自己本著一顆積極探索、努力鑽研的心去不斷髮掘,嚴格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