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期末試卷分析

  通過試卷分析,一方面可以對試卷是否科學、準確做出客觀評價;另一方面又可以對學生的記憶、理解、應用、分析問題的能力做出正確估計。

  小學四年級語文期末試卷分析***一***

  時光飛逝,光陰荏苒,似彈指一揮間的功夫,20XX—20XX第一學期就已悄然的落下帷幕。翻閱著學生們交的這份答卷,久久不能平靜。雖說分數並不代表什麼,但它或多或少的承載著一些資訊,引領著我們去思考,去反思,去多問個為什麼。為了更深入透徹的瞭解我班這學期以來數學教學的效果,從而吸取相關經驗教訓,特將本次考試試卷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一、試題情況分析:

  本次數學試卷題型多樣,覆蓋全面,各部分分值權重合理,比較能如實的反映出學生這個學期以來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從整體來看,此次試卷稍微偏難,試題注重考察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尤其是學生對理解能力的培養***,各類知識點相對來說比較分散,考察的也比較細緻、到位。

  試題共計六個大題:填空、判斷、選擇、計算、操作和解決問題。填空、判斷和選擇題側重的是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考察情況,涵蓋了讀、寫數,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商、積的變化規律相關的知識點。計算題主要從口算、列豎式計算、列式計算以及括號裡最大能填幾四個方面入手。這部分,除了括號裡最大能填幾這部分,其他的相對來說都比較簡單。操作題側重的是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及對“周長”這一概念的回顧與應用。而在解決問題的5小題裡,最後一題考察條形統計圖的是最簡單的,前三小題,相對而言,要比最後一題稍微有點難度,它難就難在考察的是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只要理解了它的意思,其實這個也並不是很難,包括計算力度方面。解決問題的第4題,可以說是這張試卷的難中之難。它充分體現了最優方法的思想。要求學生通過計算、比較,從眾多購買方案中選擇最省錢的一種,而且它還是這三種方案的混合。而這也正是我們大部分同學所忽略的、沒想到的一種方案。

  二、學生答卷分析:

  此次考試,我班共有29個學生參加。其中16個及格,及格率55.17% ,4個達優,達優率13.79% ,平均分61.83,其中有16個學生是低於我班平均分的。仔細翻閱了下試卷,發現我班答卷存在如下情況:

  1、填空題失分嚴重。填空題總共25分,我班普遍在12、13分,20多分的寥寥無幾,低於10分的也大有人在。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對本學期的知識要點掌握情況並不是很理想,很透徹。

  2、計算題丟分嚴重。 這次的計算相對來說還是挺簡單的,但拿高分的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他們太粗心大意 馬虎了事了。班上很多學生,在列豎式計算的時候,不是抄錯數字,就是看錯符號,要麼就是謄錯答案。

  3、 解決問題失分嚴重。我本以為他們丟分慘重的應該僅此於第4題,沒想到前3道題也損失慘重。這三道題,只要分析理解透徹、到位了,根本就不是問題。

  4、操作題第2小題錯誤率較高。畫一個周長是10釐米的長方形,理解成了長寬之和是10釐米的學生比比皆是。

  三、對今後教學工作的建議:

  在行動中尋求反思,在反思中力求策略,在策略中尋求進步,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只有立足於現在,反思過去,改進教學方法、策略,才能與時俱進。下面是我通過這次考試,反思自我,對當前數學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1、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有時候,一點小小的錯誤就會釀成不可挽回的過錯。所以,培養學生認真、謹慎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當中,就應注重對學生這方面行為習慣的培養,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做到不馬虎,不敷衍。養成認真讀題、審題的習慣。

  2、關注弱勢群體,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

  學生只有把基礎知識學紮實了,才能在生活實踐中舉一反三,進行深入的分析、思考。在平常的教學當中,我可能忽略了對學生中弱勢群體的關注。被班上的佼佼者帶著走,總以為他們都會了,不需要我再說個之其所以然,造成了他們的基礎知識的不紮實。教師應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3、側重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要學會吸收、提取對我們有用的資訊,摒棄無用的資訊。這取決於一個人的分析、理解能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就要我們平常多注重對他們 分析、理解能力的培養。首先應提高他們的文字閱讀能力,其次是培養他們對"數與符號"的理解力,從而達到提升他們對數學材料的概括、分析能力的目的。

  ***二***

  一、試題分析

  本次四年級數學期末試題,命題基本上符合新課程新理念。整個試題可以說全面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全面考查學生對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及對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融於試卷之中,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與思想,基本做到不出偏題、怪題、過難的題,緊密聯絡生活實際,更好地增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我認為:“衡量一套試題優劣的標準之一,就是要看試題是否涵蓋了教材所有方方面面的主要內容,是否比較全面地考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本次試題較好地體現了層次性,難易適度。

  二、學生答題分析

  這份試卷難易適中,從題量和時間安排上來說題量稍有點大. 所考內容深入淺出地將教材中的全部內容展現在學生的試卷中,並注重考查學生活學活用的數學能力。本試卷基本上能夠測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3、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分析:判斷題:本題量不大,本題主要考察學生概念的靈活應用,如:“xx”和“2x”一詞學生就混淆了,很多學生不判斷錯了。

  4、選擇題:本題是考查學生角的理解,但學生粗心角與三角形的概念混淆。

  4、舒適計算: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計算及單位換算的能力,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養成認真審題等良好習慣。從測試中發現大部分學生不能正確地進行單位換算才計算***不能正確地應用進率***,還有個別學生在計算時抄錯數字導致錯誤。

  5、怎樣用簡便就怎樣計算。這道題是應用小數的形式出示的,由於學生在計算時都粗心大意,小數點沒有對齊就計算,大都數學生計算做錯。

  6、解決問題;由於學生的粗心大意,是導致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分析題目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

  三、思考與建議

  從本次測試的卷面答題來看,教學中要注意把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感悟理解、去掌握數學知識。教學中要多從學生的現實生活中提取學習素材,讓學生真正覺得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全部機能,讓學生主動的、積極的、自發的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去,通過學生自己操作、思考把死的書本知識變為活學活用的數學知識。

  通過本次測試反映出大部分學生對本冊所學知識掌握較好,能準確地進行計算,能獨立地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不過本次測試也暴露出少數學生平常學得不踏實、知識遷移能力較差,同時還暴露出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習慣以及讀題的習慣和能力都有待加強。在下期的教學中,我將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