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真意義閱讀答案

  讀書的真意義,於擴充知識以外兼可涵養性情,修持道德。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讀書的真意義》閱讀材料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遊歷者,活動的書本。讀書則曰臥遊,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對面,乃廣義的遊覽。現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幾萬里路不算什麼,讀萬卷書的日見其少了。當中有種種的原因,最淺顯的看法,是讀書的動機、環境、空氣無不缺乏。

  講到讀書的真意義,於擴充知識以外兼可涵養性情,修持道德,原不僅為功名富貴做敲門磚。既為功名富貴,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讀書,更無須借光聖經賢傳,甚至於愈讀書會愈窮,這無怪喜歡讀書,懂得怎樣讀的人一天一天地減少了。讀書空氣的稀薄,讀書種子的稀少,互為因果迴圈。現在有一些人,你對他說身心性命則以為迂闊,對他說因果報應則以為荒謬,對他說風花雪月則以為無聊。不錯,是迂闊,荒謬,無聊。你試問他,不迂闊,不荒謬,不無聊的是啥?他會有種種漂亮的說法。但你不可過於信他,他只是要錢而已。文言謂之好利。

  好利之心壓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說:“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以義為利是遙遠的古話。退一步說,以名為利。然名利雙收,話雖好聽,利必不大。惟有不恤聲名地幹,以利為利,始專而且厚。道德名譽的觀念本多半從書本中來,不恤聲名與不好讀書亦有相互的關聯。

  在這一味好利的空氣中尋求讀書樂,豈不難於上青天?除非我們把兩者混合。假如我們能夠立一種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祿之途必出於讀書,近乎從前科舉的辦法,這或者還有人肯下十載寒窗的苦工。嚴格說來,這已失卻了讀書的真意義。

  現在有一種情形,這十年以來,說得遠一點,二三十年以來都如此。就是國文程度顯著低落,別字廣泛地流行著,在各級學校任教的,人人皆知,人人皺眉頭痛,認為是不大好辦的事情。這嚴重的光景,不僅象徵著讀書階級的崩潰,並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民族的前途,國家的發展。

  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麼。文字原不過白紙上畫黑道,一種形跡而已,但文化卻寄託在這形跡上。我們常誇大神州立國幾千年,華夏封疆數萬裡,這種時空的超卓並不必由於天賦,實則出於人為,皆先民積久辛勤努力所致,我們應如何歡喜慚愧,卻不可有恃無恐。方塊字的完整、艱深、固定,雖似妨礙文化知識的普及,亦正於無形之中維護國家的統一與永久。從時間上說,我們讀古書如《論語》,覺得孔子、孟子似乎不太遠,而杜工部、蘇東坡的詩文呢,他們兩位活像我們的老前輩,這是方塊文字不易變動之力。假如當初完全用音標文字,那不必提周秦兩漢,就是唐宋,也很遙遠而隔膜,我們通解先民的情思比較困難,而華夏國本亦因而動搖不安。再從空間上說,北自滿洲,南迄嶺海,雖分南北中三部,細分還有更多的區域,然而中國始終只是一個,譬如廣東話與北京話完全兩樣,而紙上文字卻完全一致。我國屢經外夷侵略,或暫被征服,而於風雨飄搖中始終屹立不失者,上面已表過是先民血汗的成績,而在民族的團結上,文字確也幫忙不少。

  所以文字教育的失敗,表面上看只是讀書種子稀少,國文水準低落而已,但骨子裡已損害民族國家的前途,自非好作危言,廢書不讀可謂今日之流行病。用功的人難道沒有?即有少數的人好學潛修也不足挽回這頹風。即以學校教育而論,聽講的時間每多於自修,而自修課業,有如太史公所謂好學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幾人?我不敢輕量天下之士,武斷地說或者不多罷。如何使人安心向學,對讀書感到興味,似是小事,卻是牽連社會生計問題,譬如餓著肚子讀書當然不成的,更有關於教育考試銓敘各制度的改革。我們從事教育寫作文字的固責無旁貸,但已不僅是個人努力的事,而成為民族復興國運重光的大業之一了。***選自《俞平伯文集》***

  《讀書的真意義》閱讀題目

  1.下列不屬於作者對“讀書的真意義”的論述的一項是***  ***

  A.讀書如臥遊,不出門就可以對山川瞭如指掌。古今歷史如在對面,這樣就可以代替行萬里路的辛苦遊歷。

  B.讀書於擴充知識以外兼可涵養性情,修持道德,原不僅為功名富貴做敲門磚。

  C.讀書可超越時空,與孔子、孟子、杜工部、蘇軾等先賢對話,通解古人的情思。

  D.讀書從某種意義上說,關乎民族的前途、國家的發展。

  2.下列關於本文談到的文字和文字教育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字教育的失敗,會損害民族國家的前途。

  B.六、七兩段論述文字和文字教育的意義,其實也是為了表明讀書的重要意義。

  C.方塊字從古至今是有著很大的變化的,這在我們理解前人的思想時會顯出一定的弊端。

  D.文字是文化的寄託,對維護國家的統一與永久有很重要的作用。

  3.下列對本文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本文有幾處引用了古人名言,如作者一開始就引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個古人總結出來的求學的寶貴經驗,從反面切入話題,增強了文章的針對性。

  B.本文將歷史與現實進行對比,從讀書想到國計民生和國家民族的前途,不但視野遼闊,而且思想深刻。

  C.作者特別讚賞中國方塊文字的重要意義,非常深刻地批評了少數人用音標文字代替方塊文字,以避免妨礙文化知識的普及的建議。

  D.本文通篇娓娓而談,說理透徹,語言平實通透,充滿感情,說來饒有興味,啟人深思。

  《讀書的真意義》閱讀答案

  1.A

  2.C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