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話鞦韆閱讀練習及答案

  鞦韆是中國古代寒食、清明節的代表性遊戲之一,戲鞦韆的時間在唐時集中於寒食、清明節期間。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清明時節話鞦韆》閱讀材料

  清明時節話鞦韆

  ①鞦韆起源於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是在狩獵、採集等生產勞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一種嬉戲活動,後傳入中原,先是流行於皇宮內院,在南北朝時期流傳到民間,唐代以後大為盛行。“鞦韆”的得名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中原女子學得這一遊戲後,採用樹立特製木架、懸掛彩繩的方式,身著絢麗的服裝,或坐或立,“揪”繩推引“遷”移,故名“鞦韆”;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出現在唐人高無際的《漢武帝后庭鞦韆賦序》裡,其中提到:“鞦韆者,千秋也。漢武帝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

  ②南北朝時,戲秋 千主要集中在立春之日。此後,戲鞦韆的時間向後推延,唐時集中於寒食、清明節期間。寒食節在清明的前一二天,其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後來又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介子推在晉文公流亡期間曾割自己的肉為晉文公充飢,晉文公歸國做了國君以後,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躲藏不見,晉文公手下人放火焚山,原想逼介子推出山,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義士,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百姓們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寒食、清明在古代都是國家性的法定節日,唐宋時期兩節相加最長有7天的假期。官方的倡導與民眾的參與使得這兩節期間有了眾多特徵鮮明、格調突出的民俗活動,如掃墓、禁菸、祭祖、吃冷食、插柳、踏青、蹴鞠***中國古代廣泛流行的一種技能和體育運動,類似今天的足球運動***、賞花、詠 詩等,戲鞦韆也是其中之一。

  ③戲鞦韆的時間在唐時集中於寒食、清明節期間,可以在唐詩中找到依據,如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其中有“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的詩句,可見唐代寒食節京城長安蹴鞠、戲鞦韆的熱鬧情景;而由杜甫《清明二首》中“萬里鞦韆習俗同”一句,我們同樣也可讀出清明節期間戲鞦韆在當時的流行程度。

  ④節日風俗往往會成為關涉節日的古詩的重要題材,作為寒食、清明節期間頗具代表性的風俗,鞦韆在唐宋詩詞中頻繁出現,說明它的確是此類詩詞的標誌性意象之一。而這一意象給人帶來的聯想感受又是十分豐富的。

  ⑤在古典詩詞中,鞦韆意象是與春天、歡樂、青春相關聯的。首先,鞦韆與紅杏綠柳、春煙畫船一樣,是明媚春日裡一道美麗的風景,如“紅杏香中歌舞,綠楊影裡鞦韆”。其次,戲鞦韆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人娛樂:宮城內外,草野鄉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誰都不甘落後,在鑼鼓喧天、歡聲笑語中,人們競戲鞦韆,這是何等的熱鬧快活!其三,鞦韆雖然老少皆宜,但參與者主要是年輕人,所以鞦韆意象往往與青春年少有關,如“少年兒女重鞦韆”“彩繩芳樹長如舊,唯是年年換少年”。然而,鞦韆又與悲傷、惜春、嘆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由於寒食、清明已至暮春,鞦韆的出現也意味著春天行將結束,它便牽動了人們的惜春、傷春情懷。那些節後未拆的鞦韆冷落在殘花巷陌,撩人愁思,如:“清明過了,殘花巷陌,猶見鞦韆。對景感時情緒亂……”過了寒食,鞦韆不再戲,慘景不堪看。

  ⑥鞦韆是中國古代寒食、清明節的代表性遊戲之一,由此也成為寒食、清明詩歌的典型意象,它一方面聯結著【甲】春景的美好和青春的歡樂,另一方面又引發出【乙】人生的感傷和悲愁情懷。瞭解鞦韆和與之相關的詩詞,既可以幫我們增加古代寒食、清明節的民俗知識,又有助於我們感受古人豐富的情感世界。

  ***選自《百科知識》2014年第7期,有刪改***

  《清明時節話鞦韆》閱讀題題目

  17.文章①~⑤段從    、     、鞦韆作為詩詞的意象帶給人的感受三個方面對鞦韆的相關知識進行了說明。***3分***

  18.聯絡第⑤段,具體說說第⑥段中畫線的【甲】【乙】兩句不能調換的理由。***4分***

  答:

  19.下面這首詩印證了第④段中有關鞦韆的說明,請引用相關詩句對此作具體分析。***4分***

  和春深

  【唐】白居易

  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瓏鏤雞子,宛轉綵球花。

  碧草追遊騎,紅塵拜掃車。鞦韆細腰女,搖曳逐風斜。

  答:

  《清明時節話鞦韆》閱讀題答案

  17.答案要點:鞦韆的起源及得名 戲鞦韆的時間

  18.答案示例: 【甲】照應第⑤段“鞦韆意象是與春天、歡樂、青春相關聯的”,【乙】照應第⑤段“鞦韆又與悲傷、惜春、嘆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甲】【乙】兩句的順序與第⑤段的說明順序一致,因此不能調換。

  19.答案示例: 白居易《和春深》中“春深寒食家”和 “鞦韆細腰女”兩句,可以印證第④段中所說的鞦韆是關涉寒食節詩詞的標誌性意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