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術博採眾美閱讀答案

  書法藝術是“博採眾美”的結晶,是審美的產物。漢字的天生麗質與書法家的藝術氣質,共同構築了輝煌的書法藝術。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書法藝術博採眾美》閱讀材料

  與其它所有的藝術形式一樣,璀璨的書法藝術來自人類對於美的不懈追求。我們的祖先以漢字的形式美為基礎,結合他們對於自然美、生活美的感悟,創造了具有無限魅力的書法藝術。換句話說:漢字的天生麗質與書法家的藝術氣質,共同構築了輝煌的書法藝術。

  那麼,漢字是怎樣創造出來的呢?

  《易經》裡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也就是說:上古時代,人們是用繩子打結的方法來幫助記憶的。相傳是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這種過於簡單的原始記事方式顯然不能夠滿足需要,於是,“書契”,也就是文字,應運而生了。

  關於漢字的創造者,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比較流行的說法,一個是“伏羲造字”,一個是“倉頡造字”。伏羲氏,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類始祖。《史記》與《韓詩外傳》等史籍中都說:研製出八卦的伏羲,也是文字的創制人。倉頡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真有其人,他是黃帝時代的一個史官。《述異記》與《淳化閣帖》等史籍中記載:倉頡與另一個名叫沮誦的史官一起。“始作書契,以代結繩”。《三字經》、《百家姓》還沒有問世的時候,兒童的啟蒙讀物是秦代李斯等人寫的《倉頡篇》,講述倉頡造字的故事,四字一句,兩句一韻,很便於誦讀。因此,“倉頡造字”之說比“伏羲造字”之說更為流行。實際上,如同“軒轅氏造車”、“有巢氏造屋”、“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這些說法一樣,漢字不可能是一人、一時創造出來的,而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倉頡不過是對前人的創造做了一些總結和提高。當然,他的總結和提高是有極其重要意義的貢獻,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創造文字是為了使用,並不是一種藝術活動。但是,我們的祖先具有很強的審美觀和高超的藝術才能。從“仰韶文化”***即“彩陶文化”***遺址與“龍山文化”***即“黑陶文化”***遺址的考古發現來看,古人在陶器上面繪製的圖畫是很美的,圖案、花紋十分精緻,飛翔的鳥、擊水的魚、奔跑的鹿更是栩栩如生。“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都屬於新石器時期,正是漢字產生的時代。具有非凡智慧的中國古人,不僅在製造器皿時充分運用了他們的審美觀點和藝術才能,在創造文字的時候也是非常講究審美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漢字的美,來自古人對於自然萬物的細緻觀察和深刻體會。漢代的文字學家許慎說:倉頡是“依類象形”而創造文字的。“類”,這裡指自然萬物。許慎的意思是:倉頡依照自然萬物的形象創制了文字。唐代的書法理論家張懷瓘說的就更具體了:倉頡“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採眾美,合而為字”。我國古人為了觀測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執行情況,選取了28組星星作為觀測的標誌,稱之為“二十八宿”;“奎星”,就是二十八宿之一。張懷瓘的意思是:“倉頡上觀日月星辰的執行,下看龜背的花紋和飛鳥的姿態,廣泛的採集各種事物的美,把它們綜合起來而創造了文字。”因此,漢字是“博採眾美”的結晶,每一個漢字都是審美的產物。

  同樣,書法藝術也是“博採眾美”的結晶,是審美的產物,人之初,“古文”與“籀文”雖然只是記事符號,但是,當我們的祖先在龜甲、獸骨與石頭上面刻寫文字的時候,在陶器、青銅器上面鑄刻文字的時候,也會自然而然的運用他們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才能,使文字的書寫從一開始就具有相當的藝術性。隨著文字的書寫越來越講究,終於成為一項專門的藝術。

  ***有刪改***

  《書法藝術博採眾美》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關於漢字的創造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結繩記事是極為簡單的原始記事方式,不能滿足人類社會生活的發展和需要;創制文字以替代結繩記事,在人類文明史上意義深遠。

  B.“伏羲造字”、“倉頡造字”都是關於漢字起源比較流行的說法,伏羲、倉頡都是傳說中的人物,漢字其實是由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C.漢字的創制,不是出於審美的需要,而是出於實用目的。但漢字的創制者在創制漢字時卻又十分講究審美,故而漢字本身就有先天的形式美。

  D.漢字出現於新石器時代,那時的中國古人已經具有很強的審美觀點和高超的藝術才能,在創造文字的時候,他們依類象形,博採眾美。

  小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書法藝術的美,是書法家在漢字本身形式美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對自然、生活的獨特審美感悟和藝術才能創造出來的。

  B.在漢字的發明史上,倉頡有著極其重要的貢獻,“依類象形”,賦予漢字以真正意義的形式美。

  C.漢字能夠演變成為一門書法藝術,主要是得益於它的“博採眾美”。無論是創制者,還是書寫者,都自覺地將自己對自然美、生活美的審美感悟融匯其中。

  D.書法藝術開始於漢字的產生階段,伴隨著漢字的發展和演化,書法藝術逐漸系統化、完善化,最終成為中國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小題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倉頡造字”之說比“伏羲造字”之說更加流行,主要是因為眾多兒童啟蒙讀物用便於誦讀的文字講述了倉頡造字的故事。

  B.我們的祖先有著很強的審美觀念和高超的藝術才能,在陶器上面繪製了很多精美的圖畫、花紋以及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

  C.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是來自於人類對於美的不懈追求,漢字書法藝術獨特的藝術魅力就是源於創造者的審美感悟。

  D.嚴格來說,書法藝術的第一批作品並不是文字,而是一些用於記事的刻畫符號;這些刻畫符號,也是“博採眾美”的產物。

  《書法藝術博採眾美》閱讀答案

  小題1:B

  小題2:B

  小題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