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之美閱讀答案
《廢墟之美》這篇文章中的“廢墟”是指含有歷史文化資訊、具有文物價值和美學內涵的建築遺存。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準備的《廢墟之美》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你們。
《廢墟之美》原文閱讀
“廢墟”在很多中國人的心目中是一個跟文化和美學不相干的貶義詞,甚至《現代漢語詞典》對“廢墟”一詞的解釋也僅僅是“城市、村莊遭受破壞或災害後變成的荒涼地方”。《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並沒有錯;但若用世界知識來衡量,這樣的理解就很不夠了。在歐洲,“廢墟”的含義自近代以來有了明顯的豐富和擴充,這個語詞被賦予了更為深厚的內涵。
“廢墟”的詞義變化是從歐洲的文藝復興開始的。早在15世紀,人們從偶然的廢墟挖掘中發現了古代希臘、羅馬時代那些生機勃勃的壁畫、雕塑等絕妙藝術品,受到極大的震撼和鼓舞,於是決心以古代為榜樣來複興文學和藝術。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廟和宮殿,儘管多半都在戰火和天災中淪為廢墟了,但它們依然令人肅然起敬,不僅引起人們思古的幽情,更激發人們對藝術創造的熱情。從那時起,歐洲人就漸漸養成了對所謂“殘缺美”的欣賞習慣。於是各地殘破的古建築遺址越來越成為文學藝術家描寫和表現的物件,“文物”的意識也在人們心中萌發了。
廢墟的美學價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個重要程序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浪漫主義運動。這一歷史時期,歐洲工業化運動的弊端已開始顯現出來,加上啟蒙運動中提出的“返歸自然”的主張,這些都在浪漫主義運動中引起強烈的反響。一些浪漫派作家厭惡工業化的喧囂,緬懷中世紀的田園生活和情調,創作中喜好遠古的題材,追求神奇和神祕,愛好廢墟的景象。歐洲常見的古堡遺址很符合他們的審美理想。
第三股推動力量是1820年愛琴海米羅島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斷臂維納斯”的發現。這尊被認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復原她的雙臂姿勢都以失敗告終。“斷臂維納斯”也由此作為殘缺美的經典永遠定格,為廢墟的殘缺美進入美學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使保護廢墟遺址成為一種文化行為。
有位外國作家在觀賞希臘衛城廢墟的時候,發出這樣的驚歎:“那種想象的喜悅,不是所謂的空想的詩,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國有作家旅歐時也興發類似的驚歎:“看到一座古堡廢墟聳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爾維亞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學家朱光潛說:“年代的久遠常常使一種最尋常的物體也具有一種美。”那些遙遠年代創造的巨集偉的宮殿、陵寢、廟宇、城牆、古橋、古塔等,包含著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勞,不管它毀於兵燹還是天災,都會引起人們的痛惜,撫殘體以思整體,產生心靈的震撼和共鳴,而這種震撼和共鳴就是一個審美的過程。
一見殘破的廢墟就覺得礙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這在某種意義上是缺乏文化素養的表現。重修偉大的長城廢墟這一“石頭的史詩”,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後把這些新長城當作旅遊點,吸引遊人來看這假古董,這是對國民文物意識的嚴重誤導!殊不知這種以假亂真的做法,對那些稍有文物意識的遊客來說是倒胃口的。筆者曾多次陪同來自各地的朋友遊覽長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領我們去看新的長城哦!”一次我陪兩對外國夫婦遊覽司馬臺長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舊如舊”過的,以為是被歲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後一個完好的崗樓時,眼前突然出現亂石滿地的殘破的長城遺蹟。大家不約而同喊了起來:“長城在這裡呢!”不顧一切地攀爬了起來。不難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領悟的是那儘管殘破,卻帶著歲月滄桑,因而能喚起“悟性的陶醉”的偉大長城廢墟,而不是任何用錢就能換來的嶄新建築。
聯絡近年來重修圓明園的呼聲,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無數大拆大建事件,不難看出,關於廢墟美的意識在有些人那裡還是“○”!
***取材於葉廷芳《保護廢墟,欣賞廢墟之美》***
《廢墟之美》閱讀習題
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糾正《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廢墟”這一語詞的錯誤理解。
B.中國的長城廢墟中凝聚歲月滄桑,如同希臘衛城廢墟一樣,給人一種“悟性的陶醉”。
C.廢墟遺存往往透露著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勞,從而帶給後人以心靈的震撼和共鳴。
D.對廢墟的認知事關國人審美意識的改進,也有利於“修舊如舊”文物保護觀念的普及。
E.文章既蘊含著歷史感興,也滲透了現實關懷,表達了作者對提升民族文化素質的熱望。
2.通讀全文,用一句話簡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廢墟”。***3分***
3.文章勾勒了歐洲自近代以來理解“廢墟”過程中的三個重要歷史節點,請分別概括三個節點中人們對“廢墟”的不同審美感悟。***6分***
4.本文認為,已成廢墟的圓明園遺址不應重修。你是否同意這種意見,說明你的理由。***5分***
《廢墟之美》閱讀參考答案:
1.***4分***A D
2.***3分***指含有歷史文化資訊、具有文物價值和美學內涵的建築遺存。
3.***6分***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從廢墟中引發了思古的幽情和創造的熱情,生成了殘缺美意識。
***浪漫主義運動階段***人們在廢墟中寄託了緬懷田園,喜好遠古,追求神奇和神祕的審美理想。
***1820年“斷臂維納斯”的發現***使人們深化了對廢墟殘缺美的認識。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