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古詩文理解性默寫

  整分聯背誦法可以有效提高古詩文的默寫。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古詩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古詩文理解型默寫:

  1.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告誡人們應該這樣對待挫折和困難: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 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

  2.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認為“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的原因是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側重表現作者樂觀的人生態度的幾句是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4.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側重表現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的幾句是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5.《木蘭詩》中表現木蘭出征前緊張繁忙、周密有序的準備情形的幾句是 東市買駿馬 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 北市買長鞭

  6.《木蘭詩》中反映木蘭出征路線,征程遙遠,軍情緊急,行軍神速的幾句是 旦辭爺孃去 暮宿黃河邊 旦辭黃河去 暮至黑山頭

  7. 《木蘭詩》中表現木蘭出征後對親人的思念的幾句是 不聞爺孃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不聞爺孃喚女聲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8. 《木蘭詩》中表現軍務緊急,行軍迅速,又突出木蘭矯健雄姿的兩句是 萬里赴戎機 關山度若飛

  9. 《木蘭詩》中通過環境描寫,渲染軍旅生活悲壯嚴酷氣氛,烘托木蘭勇敢、堅強性格的名句是朔氣傳金柝 寒光照鐵衣

  10. 《木蘭詩》中說明戰爭曠日持久,戰鬥激烈悲壯的名句是 百戰死 壯士十年歸

  11. 《木蘭詩》中最能概括木蘭多年征戰經歷的名句是 百戰死 壯士十年歸。

  12. 《木蘭詩》中表現父母對木蘭榮歸故里的喜悅之情的兩句是 爺孃聞女來 出郭相扶將。

  13.《木蘭詩》中表現木蘭歸來後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對自己用過得東西的親切感、自豪感的幾句 開我東閣門 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 著我舊時裳

  14.《木蘭詩》中描寫木蘭“男”換女裝的兩句是 當窗理雲鬢 對鏡貼花黃

  15.《木蘭詩》中說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負或才幹的機會,並不比男子遜色的比句是 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16.成語“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其原句是 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這一成語常用來比喻 事情錯綜複雜,難於分辨 。

  17.《木蘭詩》中運用妙趣橫生的比喻謳歌和讚美木蘭謹慎、機敏的名句是 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

  18.吳均《山中雜詩》一詩中,表明詩人家住于山峰環繞、竹木茂盛的山中的兩句是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

  19. 吳均《山中雜詩》一詩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勢高峻的兩句是鳥向簷上飛 雲從窗裡出 。

  20. 吳均《山中雜詩》一詩中,富有情趣的兩句是 鳥向簷上飛 雲從窗裡出 。

  21. 王維《竹裡館》一詩中,寫詩人的活動的兩句是 獨坐幽篁裡 彈琴復長嘯 。

  22. 王維《竹裡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兩句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

  23.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點明遠遊時令,敘寫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的一句是 峨嵋山月半輪秋 ;明寫月映清江美景,暗點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影入平羌江水流 。

  24.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點明遠遊路線,抒發依依惜別情思的兩句是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

  25.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形容笛聲悠揚、深遠、飄忽不定情狀的兩句是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

  26.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的依戀和思念之情的兩句是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27. 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的兩句是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

  28. 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寫詩人由於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達懷親之情的兩句是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

  29. 韋應物《滁洲西澗》一詩中,表達詩人恬淡胸襟的兩句是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

  30. 韋應物《滁洲西澗》一詩中,蘊含詩人因多病無所作為的憂傷情懷的兩句是 春潮帶雨晚來

  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

  古詩文語境型默寫:

  1、南亞海嘯牽動著全球民眾的心!災害發生後,國際紅十字會及各國派遣的救援人員十萬火急地奔赴災區。用《木蘭詩》中“ 萬里赴戎機,關山渡若飛。 ”一句來形容最為恰當。

  2、站在長城腳下,遙想秦漢以來的戰場: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髮,江南春閨的遙望,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征夫們期待的僅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蘭詩》中所寫的“ 萬里赴戎機,關山渡若飛。”。

  3、我只喜愛那生長在澗邊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樹叢上黃鶯頻頻鳴叫,把聲音分送給野外各種有耳無耳的生物。挑花聽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幾點粉淚,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劃線句子化用的詩句是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4、上露臺,我就有眺望的舒適,一抹斜陽下,幾重青山外,遠行的人漸行漸遠,在暮色溟溟中消逝了。

  劃線句子化用的詩句是__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5、“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國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義:一表惜別,因楊柳飄悠,似有依戀之情。《詩經》中“惜我往矣,楊柳依依”和無名氏《送別詩》中“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的句子,表示的就是這個意思。二表挽留,因“柳”與“留”諧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藉以表達戀戀不捨的心情。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漢代文物專著《三橫黃圖》上有關“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的記述和唐代詩人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中的“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說的即是此意。三表祝願,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故藉此祝願客人隨遇而安。

  6、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中有一幅叫“馬上平安”圖案,也叫“馬報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書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慮之情。此圖表達時人對親人或親朋之良好祝願。“馬上”,匆促之意也。唐詩有“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據《名臣言行錄》記載:“胡安定讀書泰山,十年不歸,得家書,見平安二字,即投澗中,不復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