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如何備考

  高中生物,是高中理科的一門重要課程。要學好高中生物課,不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還要有勤奮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生物備考注意

  1、增加對教材基礎知識的掌握量根據生物高考考綱要求和命題“源於課本而高於課本”的原則,我們不難發現教材的重要性。我們更應清楚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缺乏基礎知識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末,基礎知識掌握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複習的效率。生物複習過程中,一方面教師的作用不能忽視,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整合,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便於學生理解性記憶和回顧。

  另一方面學生自身主體作用更重要,學生應該養成良好的複習習慣,學會主動對各章節內容或相關知識進行整理和歸類,自覺發現其中有聯絡的部分,再合理配以各章節練習和綜合練習,這樣有助於將死知識學活,將區域性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進而歸納出一條主線,以利於系統地理解基礎知識,並形成聯絡的觀點,同時也能起到訓練思維靈活性的作用。從生物複習總體要求看,無論一輪複習還是二輪複習或三輪複習不斷地“迴歸”教材是必須始終堅持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2、控制練習的數量,騰出時間對練習進行必要的反思複習過程中,進行適度的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多年的實踐證明,高三選擇並使用好一本生物複習用書、一份優秀生物複習輔導報紙如:考試報的高考生物版、中學生學習報的生物週刊高三版等***內含章節、單元練習、專題複習練習及綜合練習***足以應對高考,龐雜的資料也只不過是大同小異,浪費時間而已。切忌以“題海戰術”來泯滅學生的思維和扼殺學生複習積極性、興趣。若使學生整天埋在作業和練習堆裡,會使學生感覺身心疲憊,久而久之會失去複習的動力。

  因此,控制練習的數量和選擇有質量的練習是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注意的實際問題,因為這關係到“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的複習效率問題。有的練習必要時可以重複幾次,讓學生找找“感覺”。而有的練習可以改頭換面以新形式呈現出來,以啟用學生的思維和合理遷移。同時,對於所做的練習,學生應抽出一定量的時間進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對所複習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以牢固和掌握前學知識,獲得新知識和提高解題的應變能力。

  3、增加對錯題的積累量進入高三後,學生所做的練習數量和次數肯定要比高二多,學生除了利用課堂時間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外,還應該自覺主動地將每份試卷上的典型錯誤摘錄下來形成自己的錯題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週積累三到五個題,那麼經過一月、一學期、一學年的積累,再加上自己的經常反思和回顧,在腦海裡就會形成較大的積累量。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做有心人,在高考中應該可以厚積薄發、充分發揮、得心應手,取得高分。

  4、增加對典型例題的擁有量上好例題分析課,不僅是教師的事,更應是學生自己的事。作為學生應該隨著老師的引導和提供的資訊,進行獨立思考和分析,學生對典型例題特別是圖表分析題、實驗設計題等應該是學會分析的方法和解題的步驟,切不可心不在焉或不加思索地死記硬背答案。因為題目是可以變化的,一個人記憶量是有限的。學生最好自己要能夠發生聯想,由此及彼,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樣不僅能夠起到鞏固作用,更能活躍自己的發散思維。

  5、合理的時間利用量高三各門高考科目,或多或少都存在搶時間的現象,學生可能疲於應付,常常是自我支配時間的較少。如何解決生物學科應有的時間分配?筆者通過多年的高三生物教學對複習用時深有體會,學生每天用於生物學科複習的時間不能少於1小時,但1小時可以進行如下的分配:早晨20分鐘早讀、傍晚40分鐘的暮讀或翻閱或對複習的知識進行歸納、反思或做生物作業。因為生物知識的回顧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與遺忘作鬥爭的過程。切不可考前“臨時抱佛腳”式的複習來應付考試。因此,對於生物學科的複習用時應該有一個合理量。上述內容只是筆者的一孔之見、一家之言。但“天道酬勤”這一古訓在複習中還是非常靈驗的,也是我們必須牢記的。

  高中生物備考策略

  第一 教科書要熟爛於心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書中的圖例、實驗、 涉及的化學式***光合與呼吸***,要時常歸納、總結重點詞,如“功能、“作用”、“本質是”,這些都要留心,書上的黑體字要背下來,如“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這往往是高頻考點。

  第二 選擇一本輔導書輔助教材理解

  挑一本合適的輔導書幫助自己將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識點進行細緻地分析、闡釋,可以在你獨自看書複習時成為你的好幫手好老師。

  第三 最重要的是做題與總結

  1***把做題當成積累。

  在做題中你會逐漸摸清哪些地方經常成為考點。尤其是大題,出題套路會比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質是”這樣字眼的題一般要答與基因、DNA有關的知識點;又如,問神經遞質在神經元之間為什麼是單向傳遞的、要答“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並作用於突觸後膜”。生物是很有規律的一個學科掌握這些常考一些卡點的知識點,會保證得一箇中等、穩定的分數。

  2***將經典的題收入記憶中。

  每一道生物題其實都是老師們智慧的結晶,一些考點,單獨考的時候並不難,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來,但出題人往往會將你在不同階段學到的知識歸納、找出其共性進行考察,這樣就考察了你對知識點掌握的準確性,以及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這種題一般為選擇題。

  例如:

  問:下列哪細胞器可以產生水?

  然後給你列出瞭如下細胞器:核糖體、葉綠體線粒體、溶酶體、液泡等等。A、B、C、D四個選項分別包含了上述細胞器中的幾種。你就要動用之前學過的所有關於細胞器內的反應的知識點:

  在學蛋白質時,學了脫水縮合可以產生水,場所:核糖體。在學細胞呼吸時,學了有氧呼吸第三步時會產生水,場所:線粒體內膜,所以答案為:線粒體、核糖體。

  通過這道題,你可以歸納出:能產生水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這就轉化成你自己的積累了。這樣一來,做題不僅檢驗了你的知識掌握的怎麼樣,還替你歸納、總結了知識點,豐富了你的知識儲備所以,對經典的題適當加以記憶,會讓你的知識網交織的更緊密,不失為衝擊高分的良策。

  3***選擇兼顧速度與準度。

  在平時的練習中,一套題往往會包含30-40道選擇題,每道題大約分值在1-2分,但可別小瞧了選擇題,正式的高考中一個選擇要佔6分,相比較而言,大題的一個空也就1-2分。所以說,選擇好壞對試卷的分數起著很大的決定性。

  在平時的訓練中有些同學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繼續答時準確率就大大下降。對於這種情況,不妨嘗試此法:按從前往後的答題順序,先把考察概念,定義,識圖***甚至看一遍題就能給出答案的***的簡單題先答上,然後回頭攻克涉及分析較繁瑣,計算量較大的繁瑣題目或難題。這樣自信心有了,也能避免被難題卡住,造成簡單題沒時間考慮的情況。

  此外,記錄自己每次在選擇題上花費的時間也是很重要的,爭取每次都能在速度與準確性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