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地方時與區時的一些解題技巧

  在解題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一些困難的題目,而往往很多考生在這些難題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導致分數低。所以,我們在考試的時候,就需要掌握一些解題技巧,來解決這些事情。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解題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地方時和區時的內容,在初中和高中的教材中都有,但由於本身知識點有較高難度,且教材中安排的篇幅又不長,給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帶來了一定的限制性。而隨著地理高考的恢復,又因為這一類題能較好地反映出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學科綜合能力等素質水平,因此顯得越來越重要。為此,我歸納了以下一些有關地方時和區時的解題技巧,相信會給面臨高考複習的學生有所幫助。

  一、經線和中央經線

  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統稱為地方時。經度上的微小差別,都造成相應的地方時之差,因此使用起來很不方便。為此國際上採取了全世界統一的時區劃分和區時計時的辦法: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各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本區的區時。因此,要弄懂地方時和區時,首先得弄懂經線和中央經線的關係和轉化。中央經線的度數是15°的整數倍,而該時區就是以這個整數來命名的,如60°E是東4區的中央經線,0°是零時區的中央經線;而那些不是15°整數倍的經線,到底位於哪個時區,就得由其經度除以15的餘數來決定:大於7.5就進,小於7.5則舍。如99°W,除以15得6餘9,表示99°W位於西7區;172°E除以15得11餘7,表示172°E位於東11區。同樣道理,北京的地方時是指其所在經度116°E的時刻,北京時間是指其所在時區東8區的區時,即中央經線120°E的地方時。

  二、0點和12點經線

  0點和12點分別是夜半球和晝半球中間這條經線的地方時,因此有關晝夜長短的題型中,要巧妙地用好這兩個時間及所在經線。如某地某天晝長為14小時,則意味著以正午12點為界,上下午各為7小時,就可推知該地該天是5點鐘日出,19點鐘日落。同樣道理,假如已知日出或日落時間,利用12點和0點分別是晝夜時間的中間性,可推知該地的晝夜長短情況。如已知3點日出,則可推知21點時日落,晝長為18小時,夜長為6小時等。另外諸如以下題目也可迎刃而解。右圖為區域性地區的晨昏線位置圖***a—b為晨線***,請說出此時的北京時間是多少? 。

  解題思路:在圖中,因為a—b為晨線,因此它的左側至昏線之間是夜半球,而95°E是夜半球的中間經線,可得知其地方時為0點。這樣關鍵的一步已解決,就可根據這已知條件,計算出北京時間。只要注意一下北京時間是東8區的區時,因此先得把95°E轉化成為東6區,就可正確計算出北京時間是2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