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過安仁教學設計

  《舟過安仁》是語文五年級下冊的一篇古詩詞課文,這首詩描寫了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所見到的有趣的一幕。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舟過安仁》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古詩誦讀”的學習重在讀和誦,所以,本設計力求體現讀和誦的特點,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熟讀成誦,在讀和誦中走進意境;引導學生聯絡生活設身處地地去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容:

  《舟過安仁》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寫的一首詩。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閒來一瞥發現兩小童撐傘使風行船,便作此詩。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和行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借助註釋,結合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意思,感受小童的形象;

  3、能體會作者對兒童的讚賞、喜愛之情,同時也感受詩人的不泯童心。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小童的形象。

  教學準備:查閱有關楊萬里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談話匯入:

  1、還記得楊萬里嗎?我們以前學過他的哪些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他的一首描寫兒童的詩----《舟過安仁》。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學生解題。

  3、學生交流楊萬里的有關知識。

  4、教師誦讀全詩。

  二、初讀感知,讀順讀熟

  1、讀通讀順,讀準字音。

  ***1***多麼有趣的詩句啊!你們也迫不及待地想讀讀它吧!下面請你們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2***學生自由朗讀全詩。

  ***3***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2、反覆朗讀,讀出音律。

  ***1***學生標出節奏,指導朗讀,讀出節奏。

  ***2***同桌互讀互評。

  ***3***小組賽讀。

  三、自讀自悟,理解詩意

  1、學生回顧交流以往學過的理解詩句的方法。

  2、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彙報自學結果。

  4、指名串講詩句大意。

  四、感悟童心,走近詩人

  1、感悟童心:

  ***1***讀著全詩,你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兩個小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天真、聰明可愛、有趣、頑皮……***

  ***2***你能帶著天真頑皮的語氣讀一讀嗎?

  指名讀。

  全班讀。

  ***3***走近詩人的內心:

  詩人行船途中,偶見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詩人心生疑惑,便仔細觀察,欲探個究竟,可見,此時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若是你在什麼情況下才會有這份雅興呢?

  ***預設:閒適的、愉快的、興奮的……***

  從文中哪個詞可體現這份愉快?

  師述:是啊,詩人此時應該是愉快而悠閒的,他才會有心關注兩小童,兩小童的天真、聰明也深深感染了作者,似乎讓他也回到了天真無邪的童年,可見,詩人同樣擁有一顆不泯的童心!

  五、背誦古詩

  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誦讀全詩,體會詩請畫意,進而熟讀成誦。

  六、課後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句,找來讀一讀。

  2、畫一幅“兩小童使風行船”圖。

  《舟過安仁》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說教學內容

  《舟過安仁》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課文,它是三首古詩中的一首,《舟過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寫漁童行舟過江,以傘作帆,張傘使風時天真、活潑的情景。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全詩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兒童身上,生動描寫了兒童的稚氣行為。既展現了兩個小漁童無憂無慮、充滿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又使得楊萬里對兒童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聰明伶俐讚賞有加,從中也流露出詩人的童心不泯。

  結合本單元“永遠的童年”的主題,學習本首詩,一是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詩中情景,感知詩詞大意,從而體會詩中有畫、詩中有情。二是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我採用的是交融式目標的擬定方法。

  1、正確認識兩個生字,能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這一目標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第二個環節和第三個環節。

  2、通過看註釋,邊讀詩邊想象詩中情景,能感知詩意,並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意思。這一目標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第二個環節。

  3、通過古詩詞的學習,感悟古詩中所表達的童樂、童趣,受到美的薰陶。這一目標主要體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古詩意思,想象詩中意境,感受小童形象,體會詩中情感,有感情地誦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古詩中所表達的童樂、童趣,受到美的薰陶。

  二、說學情

  五年級學生求知的慾望、能力和好奇心都有所增強,對新鮮事物開始思考、追求、探索,學習的興趣也更為廣泛,想象力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是他們在古詩詞的積累方面有點欠缺,對課外延伸、擴充套件、深化方面還不夠。因此,在教學中,我準備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古詩的興趣,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處於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還要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去體會,在難度較大的地方加於點撥,以啟發、開拓他們的思維。

  三、說教法和學法

  本課的教學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利用學生的童真、童趣,去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思考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意境中感悟。讀、思結合,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取更多的新知。在教法學法中主要體現情景教學法、朗讀品悟法、合作交流法、師生互動等特點。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組教材的特點,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 童詩接龍,引發童心

  開課伊始,課件出示七句有關寫兒童的古詩詞,師生互動進行古詩接龍,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一邊讓學生感受著童趣走進課堂。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基調,課堂教學也因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二***、 品讀詩歌,感知童心

  在此環節中,重點是品讀詩歌。因此我安排了學生反覆讀詩,抓住重點字詞理解詩意,引導學生在讀詩中想象畫面,根據詩句想象出隱藏在詩句背後的情景,最後使學生能達到入情入境的朗讀、講解詩意。並在讀詩中感悟詩人所表達的童樂、童趣。

  ***三***、拓展詩歌,享受童心

  《舟過安仁》是一首寫兒童充滿童趣的詩,我想,要讓學生入情入境,老師首先要進入角色,不能是一位旁觀者,也應該和詩人一樣擁有一顆不泯的童心。因此,在感受詩中兩小童的童趣之時,我和同學們也一起回味自己的童年趣事。通過拓展詩人楊萬里的另一首充滿童趣的詩《稚子弄冰》,讓學生進一步的感受童年的純真與快樂,並能和詩中充滿童趣的事情與我們每一位學生緊密聯絡起來,共享童心。

  ***四***、讀寫結合,不泯童心

  此環節是一個課外延伸,做到讀寫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自己獨特的感受去描繪出《舟過安仁》這個美麗的故事。

  五、說板書設計

  舟過安仁

  宋 楊萬里

  詩中有畫

  童趣

  詩中有情

  板書是體現文章脈落的載體,通過板書可以讓人明白此節課的中心。本課的板書設計我是根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而定,讓學生明白詩中有畫、詩中有情,本首詩主要表現了童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