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分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師們在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對此,你有什麼樣的制定方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數學分米的認識教學設計以供大家閱讀。
教學內容:分米的認識 ***教科書P4頁例2,P4頁“做一做”及P5頁第3題***。
教學建議:
在教學中,學生在使用學生尺測量課桌的長,有許多的方法,可以用尺子的最大刻度***比如,15釐米、18釐米***為一段連續量,這樣量的次數少,但計算比較麻煩;也可以10釐米為一段連續量,這樣量的次數多,計算比較簡單;
當然還有其他方法。這些方法各有所長,教師都應該給予肯定,不要限定其中一種。因為展示、交流學生各種不同的測量方法是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針對學生中的10釐米為一段連續測量的方法,教師可以提出:“10釐米的這一段,可以用
一個比釐米較大的單位來表示,你們知道是什麼嗎?”由此引入分米。通過測量、交流及引導,學生找出分米與釐米、米之間的關係應該不成問題,應該把機會留給學生,教師可以提出:“你們能發現分米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關係嗎?
學生在學習了釐米之後,對10釐米的長度有一定的印象,這樣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教學中,可以放手讓學生比劃1分米的長度,相互之間進行驗證,並舉出生活中長***寬、厚***是1分米的物品,以此加強學生對1分米的長度的認識。
”做一做“中安排了量課桌的寬,是對學生選擇用分米作單位測量效果的檢驗,學生可以用長尺***如米尺***,也可以用學生尺1分米、1分米的測量,不夠1分米,再量出有多少釐米,還
可以以釐米為單位進行測量,結果用幾分米幾釐米的形式來表示。針對學生選擇以10釐米為一段連續測量的方法,教師可以提問:10釐米的這一段,可以用一個比釐米較大的單位來表示、,你知道是什麼嗎?由此引出分米。
同時,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留有餘地,讓他們在動手驗證的過程中去發現分米和學過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關係。為了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可以放手讓學生進行猜想,相互驗證,比劃1分米的長度並舉出生活中長***寬、厚***是1分米的物品。以此加強學生對1分米的長度認識。”做一做“中安排了量課桌的寬,是對學生選擇用分米做單位的檢驗,可以讓學生用多種方式來操作,用多種方法來展示。
練習一中的第4題,是有關長度單位換算的習題,教學中教師可以補充毫米與釐米的長度單位換算的練習,如,3釐米-6毫米=*** ***釐米*** ***毫米等。
第5題,包含兩項內容,一是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二是對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進行估測,前兩道題答案惟一,分別填”分米“和”米“,後兩道題的答案可以不同。
第6題,將2米長的木料截成同樣長的四段,要算2÷4,學生不會計算,需將2米換算成20分米,再計算。 第7題,屬於小調查,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毫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如果完成此題有困難,可以改換其他調查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懂得測量不同長度的物體要用合適的長度單位,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並學會用其量物體的長度。知道1分米=10釐米、1米=10分米。
2、使學生經歷測量的過程,發展測量技能。
3、讓學生在學習中能主動求知,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與同學的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並在學習中獲得自信。
教學重點: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知道1分米=10釐米、1米=10分米
教學難點: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三年級數學分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認識分米一課重點是使同學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表象,並能知道1分米和釐米和米之間的換算和計算,並根據物體的長度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
本節課我主要通過豐富的活動進行教學。首先讓學生比一比一分米的長度、說一說那些物體大約一分米,再數一數一米里面有10個1分米得出結論1米=10分米。量一量桌子的長、寬、高、感受釐米和分米的關係和生活中分米的運用。畫一畫1分米等多種活動讓孩子在操作中學習體會和運用,真正建立分米的表象。
在本節課的練習題中大部分同學也能正確利用分米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但仍有一小區域性同學不會靈活運用,還有個別同學不認真審題。如黃瓜長2*** ***,孩子卻不假思索地填上了“釐米”。看來還要讓孩子加強練習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