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教案

  教案是以教學理論為基礎,根據其教學物件的不同特點和七年級生物教師自身的水平、教學經驗以及特有的教學風格,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教學目標

  1.概述構成植物體的各種組織是通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會識別植物體的幾種主要組織。

  2.描述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3.在說明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時,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4.進一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

  重點和難點

  重點:

  1.描述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2.能從巨集觀到微觀,從整體到部分認識植物體,從而使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難點:植物的各種組織均由分生組織分化形成。

  教學設計

  複習匯入: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預習提綱

  1.綠色開花植物體是怎

  樣生活的?

  2.綠色開花植物有哪些器官,分別有何功能?

  3.植物怎樣由受精卵形成組織的?與動物一樣嗎?

  4.器官是由哪些組織構成?

  5.植物體是一個整體嗎?為什麼?

  根吸收土壤中的水等營

  養物質,在有陽光、溫度適宜的環境中自養生活。

  小組代表發言,其他成員補充,另小組成員評判。

  觀察大多數學生完成後,手拿一盆有花有果的觀賞植物,開始提問第一題。

  教師評價,並鼓勵其他同學質疑。

  又鼓勵評價,可簡單小結。

  綠色開花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

  受精卵分裂成分生組織。

  學生代表發言,其他成員補充。有些學生對輸導組織的形成不明白。學生重述導管的組成。

  評價,對學生的疑問可拿導管、篩管模型,答疑。

  並讓學生複述。

  分生組織分化成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

  分生組織分化成根尖中的其他組織。

  加深理解隨著根的生長,根尖中的各組織均由分生組織分化而來,加深對各組織的理解。

  植物體是一個整體。

  輸導組織貫穿於整個植物體。

  創造和諧的師生關係 構建靈動生物課堂

  吉林省集安市財源中學 蘇海波

  新一輪課改強調“以人為本”,這“人”無外乎就是學生,而學生的學習又恰恰是與老師的教育教學分不開的。所以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為學生創造出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成長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學生也只有在和諧的交往環境中才能擁有一個自由的空間和環境、才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那麼作為主導作用的教師如何引導併為學生創建出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這不能不成為我們新一代教師所思考的問題。我覺得為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作為一名教師,要愛我們的學生

  一個教育家說過:“做為一名教師,首先應是這樣的人,他喜歡孩子們在一起,他覺得和孩子們在一起是那樣的快樂,他愛孩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有如溫馨的風,又似無聲的雨,它能融化冰山雪嶺,又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二、要做好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

  溝通就是情感交融,它是建立在學生、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親密無間關係的紐帶,對學生的自主發展起著動力作用。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我意識在不斷地增強,尋求自我的心理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渴望平等民主、渴望建立融洽和諧的家庭氛圍和師生關係。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需要教師在家庭關係的處理、師生關係的建立、學習環境的適應、社會交往的影響以及面對多彩世界的反應等各個層次,對學生加以引導和全面溝通。引導他們在自由生活的同時,承擔必不可少的責任,從而使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變得更加絢麗。

  三、要尊重、理解、讚賞學生,和學生交朋友

  有人舉過這樣一個例子,說中國的成年人對孩子說話總是站著,孩子在整個對話過程中總是仰視著大人;外國的成年人對孩子說話,都要蹲下去,使孩子能平視對方。這樣一個例項告訴我們,國外的教育講究平等、講究權利。所以教師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提倡蹲下來欣賞學生,與學生平等相待。要想和學生交朋友,更重要的是要擁有一顆純真的童心。對待朋友要誠實守信,答應的事就一定去做。當你取信於孩子的同時,也就取得了孩子的尊敬和愛戴,會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一顆包容的心,要找出學生所以會如此的癥結,然後對症下藥,做耐心細緻的工作,切忌意氣用事。要用賞識的目光來看待學生的優缺點,賞識是一種藏在心裡的由內而外的愛,它不隨分數名次而波動。賞識是遭遇困難時的一種鼓勵;是孩子犯錯誤時的一種合理寬容;是風平浪靜日子裡的一種揚帆前進的動力。誠然,尊重、寬容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不可缺少的條件,但尊重、寬容的同時我們更不能放棄原則。雖然對賞識教育和肯定教育思想的提出,特別是“平等、民主、和諧”理念的大力倡導,但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度”,一味或無原則地賞識,肯定和尊重、與傳統的師道尊嚴同樣是走極端,是從師生關係的一種畸形走向另一種畸形。因此,尊重、賞識學生也要恰如其分,適可而止。

  四、要嚴格要求學生

  教師要有一個責任心,是對學校負責、對學生負責。在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嚴而有理,管理學生切忌捕風捉影,一切都應讓事實說話,讓學生對老師的管教心服口服。要做到這一點,老師就要腿勤、口勤,教師對學生的要求除了要嚴而有愛,還要嚴而有信。這個“信”是指兩個方面,一是老師要言而有信,說話要講信譽,什麼事都應說到做到,有佈置就要有檢查,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學生不怪發,不染特殊顏色的頭髮,不戴首飾,老師就應起到表率,為人師表。另一方面是要充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的能力,什麼事老師都不要包辦,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展示他們的風采。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用心去愛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真正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為孩子建立一個和諧的師生關係。孩子才會全心全意地接受你的教育,你的教育才會達到預期的作用和效果,我們的新課改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