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要接受預防接種有哪些及注意事項

  寶寶的出生,對於家庭是一件喜慶的事情。不過,寶寶要健康成長,離不開適時接種疫苗。下面小編根據這個問題整理了相關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生兒要接受預防接種:

  首先說說乙肝疫苗:寶寶出生24小時內,應該接種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寶寶1月時,應該接種乙肝疫苗***第二次***;第三針乙肝疫苗應該在寶寶6個月時接種。

  脊髓灰質炎疫苗:寶寶2月時應該接種第一次,3月時應該接種第二次,4月時應該接種第三次。

  A群流腦疫苗:寶寶6月時接種第一次,9月時接種第二次,3歲時接種第三次。

  麻疹疫苗:寶寶8月時接種第一次,1.5—2歲時接種第二次,6歲時接種第三次。

 

  乙腦疫苗:8月時接種第一次,***滅活苗第一、二次***、***減毒活苗第一次***;1.5—2歲時接種第二次,***滅活苗第三次***、***減毒活苗第二次***;6歲時接種第三次,***滅活苗第四次***、***減毒活苗第三次***。

  百白破疫苗:3月時接種第一次,4月接種第二次,5月接種第三次。

  作為寶寶的監護人,一定要記住,在帶寶寶接種疫苗前,應當向醫生如實告知被接種者近期健康狀況、既往接種史、過敏史。家庭成員中有無患癲癇病、腦病、驚厥、過敏史。疫苗接種後有無反應?如有,請告訴是何種疫苗?主要症狀及發生時間。接種後要帶著寶寶在接種室休息15分鐘,無反應後方可離去。

  孩子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接種疫苗的,家長應該注意,如果孩子正患發熱、咳嗽、腹瀉等急性疾病的兒童,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間,暫緩接種,待恢復或好轉後接種。患支氣管哮喘、有食物、藥物過敏史的兒童,瞭解其致敏原後可以考慮接種。免疫缺陷者、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的兒童,不能接種活疫苗。注射丙種球蛋白4周後,才能接種活疫苗。既往接種某種疫苗後發生過敏反應的兒童,不能再接種該種疫苗。有癲癇、腦病和腦炎後遺症等,不能接種百日咳、流腦和乙腦等疫苗。有重症慢性病人要暫緩接種或慎種。

  每種疫苗的接種時間不能任意提前或推遲,接種次數不能增加或減少,間隔時間要準確。每種疫苗適時的複種,是因為接種或口服一次疫苗,只能使孩子在一定時間內產生免疫力,不會被某種疾病侵襲,但不能終生免疫。以上基礎和加強免疫疫苗是必須接種的,即強制免疫疫苗,也稱一類疫苗,國家免費為兒童接種。

  接受預防接種後注意事項

  每個寶寶接種任何疫苗之後,都可能產生不適反應,只是有的反應程度較輕,有的反應較重而已。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接種後出現區域性紅腫、疼痛、淋巴結腫大、發熱等症狀,而且很快就消退了,這都屬於正常現象。

  接種後,通常反應主要是發熱,體溫可達37.5℃~38.6℃,有的寶寶還會出現頭痛、腹痛、腹瀉、噁心甚至嘔吐等症狀;區域性反應主要是區域性紅腫、有熱感或者發癢、痛等。一般疫苗出現反應大都在接種後24小時左右出現,但接種活疫苗時不良反應出現較晚,也可能在接種後的5天左右出現。無論是上述什麼情況,一般在2天左右不良反應就會消失,爸爸媽媽不必過於擔心。

  如果有的寶寶出現反應後不但沒有很快消失,而且反而加重了,爸爸媽媽就不能等閒視之了,應儘快到醫院治療。總的來講,接種後寶寶出現異常反應的情況是很少見的。

  在異常反應中最多的是昏厥。為了避免發生昏厥,在接種時應讓寶寶吃點東西,並創造輕鬆的環境,不要讓寶寶過分緊張。如果出現昏厥時,應讓寶寶平臥,保持安靜,可以給寶寶喝些溫開水或糖水。如果還不見效就應求助於醫生了。

  另外,如果有的寶寶對一些疫苗產生過敏反應,出現長疹子、過敏性紫癜、血管神經性水腫,甚至休克等症狀,今後最好不要再接種這種疫苗了。

  上面小編分享了新生兒要接受預防接種,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