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陣痛是哪個部位痛

  臨盆前,準媽媽通常會在子宮收縮中感到一陣陣地疼痛,那麼這產前陣痛是哪個部位疼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產前陣痛是哪個部位疼

  產前陣痛會持續8~16個小時。陣痛時間分為兩個階段。潛伏期和活躍期。

  潛伏期:該期間持續時間不定,一般需要8~16個小時。

  活躍期:又分加速期、最大加速期、減速期。孕婦快接近分娩期時,會出現子宮收縮,開始時會一天數次疼痛,持續時間約30秒,陣痛間隔時間越來越短。

  那麼是哪個部位痛呢

  1、由於胎兒擠壓使子宮收縮,所以,孕媽媽在產前陣痛的話,全身都會感覺到疼痛。

  2、胎兒出生的時候子宮肌肉、陰道和會陰處等軟產道被拉伸,能夠感覺到組織和面板被拉伸的疼痛感。

  3、骨盆的神經被胎兒的頭壓迫著,產婦的腰、臀部、腳後跟都非常疼。

  產前陣痛是什麼原因

  在臨盆前,準媽媽通常會在子宮收縮中感到一陣陣地疼痛,這種疼痛是有規律性的,一般是3分鐘一次,每次30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產前陣痛”。那麼產前陣痛是什麼原因呢?

  1、由於產婦子宮收縮造成疼痛。當胎兒在產婦子宮發育完成後,產婦的子宮會開始收縮,以便胎兒從子宮頸下降,子宮通過收縮推動胎兒娩出。

  2、胎兒伸長身軀壓迫產道造成疼痛。進入產程後,胎兒蜷縮的身體會伸長以便經產道娩出,產道被胎兒擠壓造成陣痛。

  3、胎兒下降至盆骨,壓迫骨盆神經、骨頭造成疼痛。

  產前陣痛的調節方法

  1、減少刺激與干擾:在孕媽咪經歷陣痛期間,若是身邊有其它不必要的刺激,會成為孕媽咪的負擔,像是強烈照射的光線、惱人吵雜的聲音。讓孕媽咪在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待產,她的身心獲得適當的放鬆,比較能夠面對一波接一波的陣痛。

  2、想象孩子出生的模樣、健康踢著小腳的樣子,可以減輕一點心靈對於陣痛的恐懼。

  3、出現陣痛時,孕媽媽可以改變姿勢緩解疼痛。

  上身稍挺起靠臥:利用枕頭讓上身稍微挺起,靠臥在床上。

  跨坐在椅子上:產婦雙腳張開,跨坐在椅子上,身體靠在椅背上,微微前傾。

  壓在牆壁上:產婦身體前傾,手壓牆壁,採取站立姿勢。

  趴在椅子上:準媽媽膝蓋跪地,把臀部挺起,趴在椅子上。

  丈夫來幫忙:在腰骨的上下左右方向按摩,或用力壓迫肛門,此外可用指壓背部、腰部,注意使用拇指強力按壓,與此同時產婦需在按壓時吐氣,放開時吸氣。

  4、產婦身體因為血液迴圈緩慢而使得體溫降低,加劇疼痛感。這時可用溫水泡腳或者穿上保暖的鞋子,促進血液迴圈減輕疼痛。

  5、產婦會因為疼痛消耗大量體能,接下來還有分娩的“重任”。因此可以利用陣痛的間歇補充能量,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或者補充能量的飲料。

  6、穿上舒適的鞋子散步。藉助站立和運動的重力作用,幫助胎兒的頭部接觸骨盆引起陣痛。

  7、在水溫大約38℃的熱水中,滴幾滴香薰靜靜泡10分鐘。

  8、通過靜脈為產婦注射分娩激素,需由專業人士進行。

  9、助產士或其他專業人員可以刺激產婦足部的特殊穴位,刺激子宮引起陣痛。

  10、在家裡,產婦可以躺在水溫適宜的浴盆裡,如果是假性陣痛便會停止,而真正的分娩陣痛反而會變得更加強烈。這一測試在臨近預產期時做,能夠準確地區分陣痛是否真的來臨了。在醫院,助產人員和醫生可以通過檢查子宮收縮變化來確定產婦是否進入待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