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陣痛怎麼辦

  產前陣痛是許多準媽媽最緊張、難受的一個階段。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產前陣痛呼吸法

  1、胸部呼吸。在宮頸口剛剛開啟時,準媽媽會體會到陣痛的初次來襲。這時候,不要慌,放鬆你的身體,用鼻子深深地吸口氣,儘量挺起胸部,好像把這口氣暫時儲存在胸部一樣,然後用嘴吐出這口氣。

  2、“嘻嘻”式淺呼吸。當宮頸口開到3-7釐米時,陣痛幾乎三四分鐘一次。這時候,努力放鬆身體,集中注意力,用嘴吸一小口氣,暫時儲存在喉嚨,然後輕輕用嘴撥出,就像歡快地笑著,發出“嘻嘻”的聲音似的。

  3、喘息呼吸。當宮頸口幾乎完全開啟時,陣痛每隔1分鐘左右出現一次。這時,準媽媽先深呼氣,然後深吸氣,接著迅速連做4~6次淺呼氣。

  4、哈氣。這時候,強烈的疼痛幾乎讓準媽媽難以忍受,但也不要喊叫,喊叫不但會消耗你的體力,而且對分娩毫無益處。應該先深吸氣,然後快速有力地連吐四口氣,接著使勁吐出所有的氣。

  5、推氣。此時胎寶寶正在努力向宮頸口移動,準媽媽要用力把肺部的氣向腹部下壓,呼氣要迅速,接著繼續吸滿滿口氣,像大便樣,努力將氣向腹部下壓,直到分娩結束。

  緩解陣痛的方法

  1、來回踱步。當陣痛還剛開始,還不是特別強烈的時候,活動一下身體會比一直躺在床上舒服,下床在病房內走走還能調和一下情緒。

  2、體重壓在牆上。將雙臂伸直壓著牆壁,把所有的體重壓在牆壁上,由於此姿勢是站立的方式,因此有幫助胎兒降落的效果。

  3、膝胸臥姿。採俯臥姿勢,兩手臂貼床面,臉側貼地面,雙膝彎曲跪著與大腿成垂直狀,注意臀部應抬高,胸部與肩部儘量貼於床墊,雙腿分開與肩同寬,以避免腹壁肌肉受到壓力,此種姿勢可促進骨盆腔之血液迴圈。

  4、跨坐在椅子上。將兩腳張開跨坐在椅子上有利於產道的擴張,同時還能減輕腰部的負擔。可將身體略微前傾,把體重負荷在椅背上,注意不要用有輪子的椅子,也不要過度使力前傾,以免摔倒。

  5、側臥。如果孕媽咪是在晚上經歷陣痛,可以在床上選擇側臥的姿勢。

  6、用物品轉移注意力。如果精神全都集中在“我很痛、我很痛”這件事上的話,只會讓自己陷入疼痛的情緒。所以,用各種物品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的焦點不要放在“肚子很痛”的認知上,會放鬆很多。聽音樂、看雜誌、打電話都是不錯的選擇。

  7、呼吸法。這個階段可以採取慢而深的慢呼吸,或是淺呼吸,即當陣痛強度增加後,根據宮縮的長短,調整呼吸,採用短而快的呼吸方法。

  8、溫水淋浴。你溫水確實能幫助緩解陣痛,有些孕媽咪在宮口開大到五六釐米的時候,把自己泡在浴盆或水池中放鬆,這樣宮口很快就開全了!

  9、吃東西。持續地用力、陣痛會消耗很多精力,要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使用可彎曲的吸管較方便飲用。別忘了要吃點東西,因為從陣痛開始到子宮頸開全,大約要歷經10~12小時的備戰過程,所以最好在陣痛還輕微時就要先填飽肚子。

  10、暖腳。身體如果很涼的話血液迴圈會變得不好,疼痛也會加重,產程就會減慢。可以穿襪子或是足浴讓腳暖和起來,也可以抱個熱水袋或是暖手寶。腳暖不光能改善全身的血液迴圈促進陣痛,還能讓自己放鬆,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11、按摩穴位。在小腿的內側距離腳踝大約四指的地方就是三陰交穴,試著讓這裡溫暖或是按壓它,有緩解陣痛的作用。

  陣痛的種類

  1、收縮痛。子宮收縮引起的疼痛主要發生在下腹部,有時也發生在大腿內側或脊柱上面。宮縮痛和月經期的痙攣性疼痛在感覺上比較相似,只是強度更大。

  2、拉伸痛。寶寶在通過子宮頸、陰道和會陰處等軟產道時,這些部位會被拉伸,準媽媽就會感覺到組織和面板被拉伸的疼痛。

  3、壓迫痛。骨盆的肌肉和韌帶佈滿各種接受壓力和疼痛的神經末梢感受器。寶寶出生時,頭部會壓迫骨盆神經和骨頭,使準媽媽的腰部、臀部、腳後跟等身體各部位都有被壓迫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