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的歷史文化

  藏族是青藏高原上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人口約480萬,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其餘分佈在青、甘、川、滇等省。藏族早在公元7世紀就建立了吐蕃政權,有高度發達的農耕與畜牧文化,在文學藝術、醫藥、建築等方面都有較高的成就。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簡介

  按藏族居住區地形、氣候差異,可分為河谷、草原和林區。河谷區地勢較低,海拔2000-5000米,氣候溫和,雨量充足,適於農作物生長,如西藏拉薩、日客則、江孜,四川甘孜,雲南迪慶等。這裡自古以來人口集中,文化發達,農耕技術比較先進。草原區地勢險峻、區域遼闊,海拔3500米以上,屬大陸性氣候。該地區水草肥美,人口比較稀少,為藏族主要牧區,如青海玉樹、甘肅甘南、四川阿壩等。在河谷與草原區之間,有許多面積大小不等的半農半牧區和大面積的原始森林,如西藏山南、工布,青海海北、玉樹,四川阿壩、甘孜等林區。

  藏族在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生活條件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舞蹈形式。牧區、林區、半農半牧區,喜歡跳不用樂器伴奏的“卓”,農區喜跳“諧”,此舞充分發揮了藏族服飾之長。還有適於室內表演的“囊瑪”,適於廣場表演的“果諧”,城市流行的“堆諧”,半職業性民間藝人表演的“熱巴”等。

  藏傳佛教影響下形成的宗教意識——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喇嘛教***,而且極其虔誠。漫長的農奴制,落後的科學文化,貧困的生活條件,人們只能以藏傳佛教宣揚的虛幻世界作寄託。具有國家機器威力的政教合一政權,以行政手段推行宗教,更使藏傳佛教深入人們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成為藏族人民精神世界的主宰和共同的宗教意識。藏傳佛教是印度密教、中原大乘佛教與西藏苯教三者融合的產物。儲存了原始宗教的多種崇拜和巫術活動,還迎合人們急於擺脫苦難的心理,宣揚快速成佛法,適合經濟、文化、生活境況落後的人們,支配著人們嚮往幸福的思想和一切活動,在民間舞蹈中也明顯地表現出來。

  藏傳佛教影響下形成的宗教意識——宗教意識在民間舞蹈中的體現——藏族民間舞蹈多載歌載舞,有舞必歌。歌詞中常歌頌活佛、喇嘛與寺廟,這是人們心目中神聖之化身;舞蹈中多表演孔雀,因為孔雀是神鳥,吉神的象徵,可逢凶化吉。藏傳佛教認為,佛的“六字真言”具有祈願成就之意,人們常唸誦可積功德早日得到解脫。“六字真言”在民間舞蹈中雖不直接運用,但常把與此心理有關的唱詞:“熱、瓦、岡、該、託、模、若”***或只唱前六字***放在歌舞的開頭作為祝願,這句唱詞藏語意為:“如在天上的吉祥寶座前跳起吉祥之舞”,舞蹈中唱到這句歌詞,宗教意識油然而生。雲南中甸“鍋莊”《瑪雅察當》《其林皆模》等即如此。

  藏傳佛教影響下形成的宗教意識——藏族民間舞蹈除歌詞反映人們的宗教意識,舞蹈隊形變化、行進路線等也體現宗教觀念。舞蹈時多圍成圓圈,或男女分站成半圓形,對唱問答、邊歌邊舞所走的路線必須由左向右,順時針方向沿圓圈前進,這和轉經筒、繞寺廟的右旋一致。強調右旋看似簡單,其實有深奧宗教哲理,佛教教義推崇右旋為上,塑造佛像的頂髻要塑成“右旋螺發”;佛的手足和胸部上有右旋的“吉祥喜旋”,即“卐”符。此符號源於古印度,為太陽與火的象徵,是佛胸部的端相。佛教傳入中國後,此符號寓意萬德吉祥。武則天於長壽二年***693年***定此字為吉祥符號,讀作“萬”。舞蹈中的右旋,反映對太陽的崇拜,對吉祥的追求等宗教心理。青海玉樹的“依”,舞至高潮,男子舞步加大,超過女子,自成一個小圈,女子在外圍成半圓,形成“0***”隊形,名為“日月同輝”,藏語稱“尼達卡卓”,也有宗教觀念和表示吉祥的含義。

  藏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藏族民間舞蹈形式是農牧文化與宗教文化的融合,其風格特點體現在舞蹈形象的刻畫與伴唱曲調的旋律特徵和歌詞上;又因農區、牧區、半農半牧區而增添不同的色彩。例如“孔雀吃水”這一形式,半農半牧區中甸“鍋莊”的表演,牧區色彩較重;農區四川巴塘的“弦子”表演此舞時,農耕生活的氣息更濃。對唱問答歌詞近似,但模仿孔雀起舞時,其形象則明顯不同。中甸鍋莊“孔雀吃水”表演到最後,演員還要將雙手背於身徐緩下蹲,俯身用嘴將地上的碗銜起,用左手接碗起身立直後,右手沾些碗中的水彈出,高呼“其林當巴蕭”***“祝福”之意***。大家隨之高呼“哦呀--”***好啊***,隨即互相扶腰,齊跳《其林皆模》的舞蹈,兩腳交換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動作,以抒發歡快的心情。

  孔雀是吉祥的象徵,是人們喜愛的飛禽,像活佛一樣出生在拉薩,像鷹一樣盤旋在高空,像神鳥一樣棲息在檀香樹上,雖吃有毒的葉子,卻能變得更美麗,寓意可把惡劣變成美好,把災難化為吉祥。人們通過問答式的歌詞,抒發對吉祥幸福生活的嚮往。在優美的曲調、動聽的對歌中表演心目中的孔雀,其舞蹈形象自然是非常優美、安詳,充滿希望的。中甸鍋莊“孔雀吃水”近尾聲時,專由一兩名男子表演孔雀,抓著長袍平伸兩側、交換屈抬一腿,向前、後作徐緩的旋轉,在“熱、瓦、岡、該、託、模”的吉祥唱詞中起舞,猶如雄鷹展翅,更像神鳥飛翔。在歌頌孔雀的舞蹈中常有模仿鷹的動作,這是因為藏族心目中的鷹也是神鳥,兩者在宗教文化基點上融入舞蹈,體現了藏族虔誠的宗教心理,盡情抒發了人們美好的願望,形成了融合農、牧、宗教三者為一體的藏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和高原農牧文化的舞蹈形式。

  藏族民間舞蹈中,鬆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見的基本形象,它和高原地區繁重的勞動生活,虔誠的宗教心理、宗教禮儀及習俗有密切關係,他們跳舞時,這些動作會自然地體現在舞蹈中,使動態形象帶有明顯的宗教心理因素。然而,這些動作主要來自勞動者為減輕體力負擔的自我協調,從舞蹈角度來看,具有另外的一種勞動形成的身體各部分協調的美,帶有藝術性的創造。如中甸鍋莊舞者腰部多合著節奏,規律地起伏顫動,給人安詳和諧的美感;膝部鬆弛和腰、胯動作的結合形成了特有的動律。隨著宗教意識逐漸淡薄,人的精神面貌在改變,但這種舞蹈的動律、風格已成為民族的審美特徵儲存下來。

  卓***鍋莊***——即通常所說的“鍋莊”,因地區方言和對它的理解不同,記音和用字也不一樣,有“卓”“措”“果卓”鍋莊等名稱,是有舞必歌,以歌伴舞的形式。據前述《欽定大清會典》的記載,可知清高宗***乾隆***平定金川***四川境內***時獲得“番樂”,並把它作為宮廷樂舞“列於燕樂之末”;其中“大郭莊”***鍋莊***的跳法是:“司 舞十人,每兩人相攜而舞”。現在鍋莊中,仍有許多是雙人攜手而舞的形式,如《阿虛都多》***“猴子對腳”***即是。卓,又是藏語對舞蹈的泛稱。據藏學學者研究:它的產生和古代吐蕃時期“盟誓”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當時大小奴隸主與首領贊普間常進行“盟誓”,當宣佈誓言時,“為著充分表露感情,往往輔之於手舞足蹈以激動人心。”卓即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並逐漸演變為現在的表演形式,流傳於牧區、半農半牧區,如西藏的昌都、工布、甘孜、藏北草原,四川阿壩、雲南的中甸以及青海、甘肅等藏族居住區。

  “卓”是自娛性群舞,男女分別各成弧形對唱而舞。不同地區聚集在一起比賽時,則按區男女混合表演,人數多時可達二三百人。舞者互相牽手,歌舞中互相問候、互相提問、應答。歌詞內容涉及廣泛,有弘揚宗教、有歌頌家鄉、有教導人們尊敬父兄,常用的是一些描繪愛情的詞曲。一曲一舞,先慢後快,或由慢到快又以慢板結束。舞與歌的節奏緊密配合,無樂器伴奏。著名的舞蹈節目《藏民騎兵隊》,就是運用鍋莊的素材創編的。

  牧區“卓”的慢板以唱為主,快板部分節奏急促,有翻身與跳躍性的動作。林區“卓”以工布地區最為著名,其中有近似射箭和模擬飛鳥的動作。流傳於後藏日喀則的“卓”,氣勢磅礴,技巧性強。如由男子表演的《扎西倫布》,其歌詞內容是讚頌班禪大師居住的扎西倫布寺,舞蹈動作帶有強烈的勞動氣息。舞蹈先是慢板,邊唱邊舞,同時向圓心作“雙腳跳進,單腳後撤”的步法,繞圓前進;並在每遍曲調的間歇中,一齊呼“基斯阿拉”“尼斯阿拉”“鬆斯阿拉”的襯詞,***藏語意為:一、二、三。***如勞動呼號,以增強氣勢、協調動作。快板時,邊喊去、去、去、去”,邊作“躺身躍進”的高難技巧快步前進,非常精彩。突出地表現了起伏較大的“一順邊”之美。

  諧***弦子***——是藏語對歌舞的泛稱。不同藏區的方言還稱作“葉”或“依”,漢語稱“弦子”。一千多年來在有文字記載的藏史中,它是最普遍、最繁盛的藝術形式。敦煌莫高窟壁畫《張議潮出巡圖》的儀仗中,拂起衣袖翩翩起舞的形象,記錄了當時“諧”的舞姿,印證了漢藏文化交流歷史之久遠。“諧”由一名操絃樂器“必班”***藏式二絃琴***邊奏邊舞為先導,眾人和著琴聲歌舞前進,所以俗稱“弦子”。它是典型農業區的歌舞,曲調動聽,歌詞秀麗,舞蹈優美,富有高原河谷區農耕文化的特色。諧***弦子***在藏族地區普遍流傳,以金沙江畔大平原上今四川甘孜地區巴塘的“諧”最為有名,人稱此形式為“巴塘弦子”。

  “諧”曲調豐富,表演多樣,每個曲調都有標題內容和一組相應的舞蹈動作,“拖步”與“點步慢轉”是常用的步法,如《公公》《四玲玲桑琅琅》《色拉青布拉》等都很有特色。《公公》的歌詞是互相問答,山雞、孔雀、布穀鳥是怎樣走的,並模擬其動態;步法與舞姿是典型的“一順邊”的形象。《阿伯西》中,前面綜合其他曲調與步法,並有作揖等禮儀動作,最後是原地和著《阿伯西》的曲調表演“動胯”的動作,舞蹈充滿生活情趣。青海玉樹稱“諧”為“依”,而操安多語方言的地區則稱之為“葉”,舞蹈中,輕踏、甩舞長袖、扭胯、轉動腰胸等為其特點,高潮時形成“日月同輝”的圖案,也是其他區所沒有的。而同在青海操安多方言的藏醫,因婦女所著服飾衣袖更長,飾物較多,以及厚底皮靴的影響,舞蹈風格較為古樸

  噶爾——表演性歌舞,具有西域樂舞因素的舞蹈形式。原為從西域傳入帶有宗教性的舞蹈,後融入了藏族舞蹈的動作與風格,成為當時的宮廷舞蹈。現在此舞只儲存了由兒童表演名為“噶爾巴”的形式。表演者穿綵衣,戴白布圈帽,靴上系鈴,每人持一柄小斧子表演,每唱一句歌詞,變換一種舞姿,歌詞內容帶有宗教色彩。伴奏樂器有“達爾瑪”***近似維吾爾族的鐵鼓***、加林***漢管***、根卡***近似維吾爾族的艾捷克***等。它是探索西域樂舞與藏族舞蹈文化兩者關係的線索。

  囊瑪——室內表演性歌舞形式,僅在拉薩、日喀則、江孜等地城鎮內流傳。多由專業藝人表演,表演分為慢、快兩部分。慢的部分抒情雅緻,快的部分與堆諧的快板近似,伴奏樂器也與堆諧相同。囊瑪有專門曲調,流傳下來的約有四五十首。

  果諧與堆諧——自娛性群眾舞蹈,亦稱“苟諧”“戈諧”“果日諧”等,皆是不同的記音,意為“圍成圓圈跳舞”,因此又稱“圈舞”,流傳在西藏的阿里、日喀則、山南、江孜以及拉薩附近。“果諧”屬於農區古老的歌舞形式,可在野外、村頭或室內進行,人數不限,男女老幼皆可參加。“果諧”由慢、快兩種不同速度的曲調與舞蹈組成,慢板稱作“降諧”,意為“舒展的舞蹈”,曲調緩慢、遼闊, 舞蹈舒展、簡單;快板稱作“久諧”,是“快速歌舞”之意,曲調熱情,為4/4、2/4拍。表演時,舞者邊唱邊舞,男子時常加入許多技巧動作。開始時,領舞者先唱一句,使大家知道哪個曲調,然後大家隨之起舞。舞蹈進行中領舞者還常常以“去去去”“休休休”的喊聲統一節拍和步法。

  關於“果諧”的由來,一般都說它是從“打青棵”“打阿嘎”***打實浮土的工具***等勞動生活發展而來的。所以步法穩紮,形象鮮明,充滿勞動氣息。表演中還經常出現男女雙方輪番舞蹈比賽的場面,情緒就更為熱烈高漲。堆諧俗稱“踢踏舞”,是表演性舞蹈,有音樂伴奏,並有半職業性藝人的流動演出,而且已形成固定曲調與舞蹈的結構形式。“堆”,原是藏族對雅魯藏布江上游拉孜、定日、阿里一帶的稱呼。“堆諧”是該地區與諧相似的舞蹈,後來這種舞蹈傳人拉薩、昌都、甘孜等地,逐漸演變為腳下打點的踢踏舞形式,並以拉薩地區最盛行,所以又稱為“拉薩踢踏舞”或“踢踏舞”。“堆諧”有兩個含義:一指原來該地區的歌舞;一指現在流行於各地的“踢踏舞”,一般多指後者。

  “堆諧”是在有標題的歌舞曲中進行的,如《加侖國倉》***“山峰之鷹”***《達娃秀奴》***“年輕月亮”***《鬆遮拉》***矯健體魄***等,每曲都分為引子、主要表演、結尾三個部分。引子與尾聲都不長,是純舞曲,中間的主要部分有唱詞和間奏曲,舞蹈動作和樂曲變化配合緊密,有些樂曲還分為慢、快兩部分。“堆諧”和一般流行的“踢踏舞”之不同,則在於舞蹈的風格韻味和踢踏打點的方法上;堆諧多在樂曲的重拍或前年拍時抬起,弱拍或後年拍時踢踏打點,膝部鬆弛並富有彈性,與一般城市的踢踏舞有明顯的區別。曲調為4/4、2/4,可以合著節拍形成5、7、9等連續打點的不同步法。每種打點步法多在節奏的弱拍時抬起,從而形成獨特的風格。伴奏樂器有:揚琴、六絃琴、笛子、京胡等。

  熱巴——表演性舞蹈形式,最早盛行於西藏查絨地區,後來逐漸流傳到昌都、邦達、工布、巴塘等地。“熱巴”由專業藝人持手鈴、手鼓表演,所以又稱為“鈴鼓舞”。熱巴一詞,藏語意為“流蘇”即辮穗。由於男藝人在腰間要系多根如穗辮似的“穗裙”,因此人們把他們和他們表演的形式也都稱作“熱巴”。由於記音不同,有人寫作“日巴”。“熱巴”有專門組織的演出班子,其組成多以本家族為主,或個別藝人加入,由一名老藝人作領班***多是家長***,各班人數不等,少至二人,多可十數人。藝人多是世襲,而且四處飄泊賣藝,所以一般都有較好的技藝,以便謀生。表演內容除舞蹈外還有快板、對話、雜技等多種形式,以適應不同觀眾的需要。“熱巴”的舞蹈表演大致可分為三種:

  “鈴鼓舞”:是主要的表演部分,男藝人持手鈴和耗牛尾,女藝人右手持單柄手鼓,左手持長鼓槌擊打。開始時,男女一起表演,男縱跳揮鈴,女旋轉擊鼓,歡騰熱烈;接著男藝人表演個人 拿手技巧,如“蹦子”“空轉小蹦子”“原地跨腿轉”等。“躺身蹦子”是熱巴表演中技巧性最強的動作,演員躍起時,其後背幾乎與地面平行,技藝高超者在躍起中還可以拾起地面上的哈達或財物,而且是由左向右沿著順時針方向連續前進的。這種高雅的技藝,既反映出藝人過硬的功夫,又體現了藏傳佛教“右旋為上”的宗教觀念,這正是高原文化型民間舞蹈、特別是藏族舞蹈中的宗教文化色彩。“熱巴弦子”:女藝人放下長袖,在師琴帶領下表演“弦子”,風格不同一般,藝術水平高,富有熱巴特色。“朗吐達”:戴著面具表演帶有故事情節的小節目,如《瑟巴乾果》***盤古開天地***《常水克波》***修道師的故事***等。

  藏戲——藏戲是在民間歌舞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綜合性藝術形式。據說,公元11世紀噶舉派僧人唐東傑布為完成建造橋樑方便群眾的夙願,曾找來聰明俊秀善歌舞的七姊妹,並編排一些佛教故事讓她們演出,以此募集經費。因此,人們就把唐東傑布作為藏戲的祖師;把當時的表演作為藏戲的雛形。而藏戲形成現在的完整形式,卻是在17世紀以後。由於藏戲中儲存了豐富多彩的舞蹈技藝,所以,現代歌舞、舞劇的創作中,多從中吸取素材,舞劇《卓瓦桑姆》《智美更登》等,都是借鑑藏戲的結構與舞蹈素材進行創作並獲得成功的優秀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