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州的歷史文化故事
歷史的車輪永不停息的向前轉著,滄州有著它歷盡滄桑的一面,你都聽過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在滄州吳橋縣城南有一古堤,歲久河涸,但堤址猶在。周圍村莊的名字皆以此堤為名,如“堤口崔家”、“堤南宋家”、“桃花嶺”、“堤頭姚家”、“堤南趙家”。明朝萬曆吏部尚書楊巍在《桃花嶺詩序》中如此描繪這一河堤:“土嶺高可丈餘。餘昔赴關陝,此嶺延袤至魏境之南始盡,秦漢以來障九河者。”這就是滄州境界的古黃河堤。
遠古時,古黃河至冀州分佈為九河。九河者,乃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絮、鉤盤、鬲津之河也。下至滄州,更合同為一大河,名為逆河。王莽時,將漢的渤海郡,即今滄州更名為迎河郡。王莽好復古,他的改名有著歷史依據,古文中“迎”“逆”二字互通。逆河流經滄州,並在滄州地界入渤海。據《尚書R26;禹貢》、《漢書R26;地理志》記載推定,古黃河在滄州有兩個入海口。一個在今黃驊市東部,一個在黃驊與無棣縣分界的月河口一帶。
由於氣候乾旱,加上農業對土地的過度利用,至元代時,遠古的黃河故道已成了千里良田。元代蒙古詩人薩都剌登臨此堤時,感慨而言:“迢迢古河堤,隱隱若城勢。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邑變通津,滄海化為塵。堤長燕麥秀,不見築堤人。”此詩不僅是河堤滄桑變化的寫照,更是滄州城丵市的歷史變遷。
滄州,因瀕臨渤海而得名。始建於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割瀛、冀二州之地建滄州,蓋取滄海之意。對於滄州而言,滄海變桑田歷經萬年才演變成現實,而在同樣一片土地上,桑田變滄海卻幾乎是在瞬間完成的。這其中,京杭大運河是造成滄州“桑田變滄海”的主要因素。歷朝歷代,由於管理不當,加上黃河的不斷侵襲,運河成為滄州水患的始作俑者之一。
篇二
據史籍載,滄州民間武術,興於明,盛於清,至乾隆時,武術之鄉已形成,至清末,則聲揚海外。
自古燕國至明清,多代王朝建都於幽燕,滄州乃畿輔重地,為歷代兵家必爭。據史籍載,自齊桓公二十二年***前664***齊桓公援燕山戎以來,各朝各代均有多次戰爭發生於滄州一帶。頻繁之戰事,民遭塗炭,民生維艱,故須掌握攻防格鬥之技方能自救圖存。滄州,古有“遠惡郡州”之稱,明時有“小梁山”之號,可見滄州武風之盛和武術之發展,與特定地理環境關係甚密。
京杭大運河縱穿滄境,京濟、京大要道貫通南北。滄州、泊頭、鄚州、河間、獻縣均為南北水旱交通要衝,為京、津、冀、魯、豫商品流通必經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為官府鉅富走鏢要道,故滄州鏢行、旅店、裝運等行業興盛。各業相爭,必握高強武技才可立足。清末,“鏢不喊滄州”已為南北鏢行同遵之常規。
篇三
滄州武術獨樹一幟,除有代表性拳種的8大門派以外,瘋魔棍、苗刀、戳腳、陰陽槍等拳械為滄州所獨有。滄州武術還兼收幷蓄,積累了雄厚的傳統武術資源,近21世紀初又吸納跆拳道和規範武術套路等積極成分,取得新的發展。滄州武術剛勁威猛,技擊性強,既有大開大闔的勇猛長勢,又有推撥擒拿的絕技巧招,一招一式中無不體現著中華文化中陰陽、內外、剛柔、方圓、天地、義理等源於儒、釋、道的理念和意蘊。
習練滄州武術可以提高人的身體素質,鍛鍊人的精神品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和完善中華乃至國際武術文化,還可以進一步帶動武術培訓、表演、競賽、交流、節慶會展、器械生產交易等多種相關行業的發展。但是,滄州武術技藝以口傳心授為主要傳承方式,老拳師文化水平低,“學問都在肚子裡”,而他們年事已高,許多絕技妙招瀕臨失傳,急需保護和搶救。[2]
滄州武林門類及獨立之拳、械,除失傳者外,計50餘種,有六合、八極、祕宗、功力、太祖、通臂、彈腿、劈掛、唐拳、螳螂、崑崙、飛虎、太平、八盤掌、地躺、青萍劍、昆吾劍、闖王刀、瘋魔棍、二郎、苗刀、燕青,形意、戳腳、翻子、少林、埋伏、花拳、勉張、短拳、陰***、楊家槍、太極、八卦遍佈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