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曲藝的歷史介紹與發展歷程

  引言:1955年臨淄區文化館先後以傳授班形式,推廣外地優秀舞蹈《當子舞》《鋸碗》《十大姐》《看莊稼》《豐收舞》等。1974年區文化館創作的兒童舞《揀麥穗》《掃雪》均獲市會演優秀節目獎

  

  臨淄曲藝,是中國曲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郁的地方色彩。其藝術表現形式多樣,如吹打樂、鼓樂等多種形式。優秀作品有《雙蝴蝶》《榮莉花》等,並在王士義等眾多優秀的曲藝人的努力下發展和傳播。

  清末民初,流傳著的民歌尚有《趕牛山》《四大景》《四小景》《鴛鴦扣》《放風箏》《繡花燈》《鴛鴦嫁老鵰》《雙胡蝶》《打鞦韆》等百多首,吹打樂曲《泰山望景》《小遊湖》《鬥鵪鶉》《慶豐收》《令》等二十餘首,伴奏雜耍的民間大鼓遍及各村,鼓譜主要有《玉獅子》《青龍過河》《清堂鼓》《八股穗》《一窩猴》等。


臨淄曲藝

  1950年臨淄邵家圈人,現任中央民族學院藝術系教授的教育家,二胡演奏家陳振鋒先生取材臨淄民歌改編為二胡獨奏曲《寒鴨戲水》獨具一格,備受歡迎。

  1938年在紀念,“九一八”7週年的日子裡由李人鳳寫詞、陳振鋒譜曲的《血雨腥風》成為抗日戰歌中不朽的樂章。

  1956、1979、1982年區文化館三次對民間音樂進行發掘、整理、選優秀者六十餘首,彙編成集。其中部分較有代表性的編入市、省民間音樂彙編。《雙蝴蝶》《榮莉花》被收入《中國民間音樂整合》***山東卷***。《豐收樂》《小遊湖》《鬥鵪鶉》《泰山望景》《小開門》《得勝令》被收入《中國民間器樂曲整合》。

  1955年臨淄區文化館先後以傳授班形式,推廣外地優秀舞蹈《當子舞》《鋸碗》《十大姐》《看莊稼》《豐收舞》等。1974年區文化館創作的兒童舞《揀麥穗》《掃雪》均獲市會演優秀節目獎,後加工為《我為祖國織春光》參加了省歌舞會演,1985年創作的歌伴舞《小鴨子》《小青蛙》參加了省會演,分別獲一等獎和三等獎。

  演示事蹟:

  曲藝方面,臨淄過去沒有組織形式。各自串鄉演唱。1952年縣成立曲藝領導小組,經過考核,選拔了11名有一定演唱水平的曲藝人成立了縣曲藝隊。持縣文教科發給的“準演證”串鄉演出。是年冬縣文教科於辛店寬巨集街建成臨淄縣第一個專業書場。固定演職員6人。到1958年,因收入不能維持藝人生活,書場關閉藝人自散。

  1962年縣文化館對曲藝人員重新登記,通過組織整頓、分編為兩個演唱小組,串鄉演出,以說新書為主。

  1978年區文化館成立了半農半藝的“臨淄曲藝隊”持文化局證明,在本區巡迴演出,1979年發展到11人。演出曲種有“西河大鼓”、“評書”。演出曲目:傳統書目主要有《七俠五義》《楊家將》《血手印》《金鞭記》《十扇圖》《回龍傳》《三國志》《說岳》《五女興唐傳》等。現代書目主要有《楊桂香》《三上毛驢》《賣葦蓆》《模範配》《雷鋒》《智取威虎山》《烈火金剛》《洪嫂避孕》《鐵道游擊隊》等。

  1982年曲藝隊吸收魔術演員3人,增加魔術節目,改組為“臨淄區曲藝魔術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