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道路運輸的管理

  論文摘要:論述了道路運輸的管理,就目前道路運輸市場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闡述了道路運輸管理概論、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設定與職責、道路運輸管理隊伍建設等。
  論文關鍵詞:道路運輸;管理;發展
  0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是我國道路運輸發展速度最快的歷史時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全國道路運輸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在黨的領導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以調整道路運輸結構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抓好道路運輸質量和安全為前提,以不斷推進道路運輸行業文明建設為保障,加快發展道路運輸業,使道路運輸生產力水平躍上了一個大臺階,滿足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的需要。目前,道路運輸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增強,道路運輸結構明顯改善,運輸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由“走得了”向“走得好”加快轉變。道路運輸的快速發展與道路運輸的管理是息息相關,只有道路運輸管理的好、管理到位,才能保證道路運輸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1道路運輸管理概論
  1.1道路運輸管理概念
  道路運輸管理,是道路運輸行政管理的簡稱,是指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代表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行使道路運輸行政管理職能的活動。
  道路運輸管理的要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理解。
  ***1***道路運輸管理的主體。
  道路運輸管理的主體是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是執行機構。
  ***2***道路運輸管理的物件。
  道路運輸管理的物件是道路運輸市場領域中的各種經濟活動,按道路運輸行業劃分為道路客運、道路貨運、道路裝卸搬運、機動車維修和道路運輸輔助服務。
  ***3***道路運輸管理的性質。
  道路運輸管理是國家行政管理在道路運輸領域的延伸,具有國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屬性。從行政管理型別劃分。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屬於政府專業經濟管理部門,具有代表政府管理道路運輸行業的行政功能。
  ***4***道路運輸管理的目的。
  道路運輸管理的目的是:保證國家主管部門制定的關於道路運輸行業發展的方針、政策、規劃正確實施;保障道路運輸經營者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護合法經營,維護道路運輸市場秩序;通過適度調控實現運力供給與需求平衡,實現貨暢其流,人便於行。
  ***5***道路運輸管理方式和手段。
  道路運輸管理方式是依法行政管理。按照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道路運輸管理必須由過去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直接管理向側重於間接管理轉變。與之相適應,在管理手段上,應以經濟、法律管理手段為主,並輔以行政管理手段。
 
  1.2道路運輸管理的範圍、任務、特點及基本方法
  ***1***道路運輸管理的範圍。
  道路運輸管理的範圍取決於道路運輸的範圍。根據國務院對交通部“三定”方案的職責規定,道路運輸管理的範圍是:道路旅客運輸、道路貨物運輸、道路搬運裝卸、車輛維修、運輸輔助服務等5個方面。
  ***2***道路運輸管理的任務。
  道路運輸管理的任務是由道路運輸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標和職能決定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是政府專業經濟管理部門,其基本任務是對道路運輸的發展、經濟關係、經營活動進行規劃、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發揮政府管行業、管市場的行政功能。
  ***3***道路運輸管理的特點。
  ①微觀放開,巨集觀調控。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微觀經濟行為主體的管理要放開,而對巨集觀經濟要通過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有機結合實施調控,充分發揮市場對道路運輸資源的配置功能。
  ②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道路運輸管理是按部、省***市、區***、市***地***、縣***市區***、鄉***鎮***五級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在全國形成從上到下的道路運輸管理體系。
  ③統一規範,依法治運。道路運輸業由於具有生產門類多、行業結構複雜、隊伍龐大、經營分散的特點,在客觀上要求必須制定和實施統一的規範,對其各項政策、各項活動、各種關係、各種行為進行依法調整,才能促進協調發展,建立有效的運輸市場規則,保證運輸各方權益,維護正常秩序,推動運輸生產的發展。
  ④關係複雜、協同管理。在綜合運輸體系中,道路運輸不僅自身單獨承擔了大量的長途、中途和短途運輸,而且還擔負著其他運輸方式其起點、終點處的集疏運任務,因而與其他運輸方式之間有著廣泛的聯絡。在橫向管理關係方面,它既是一個獨立的專業經濟行政管理體系,又同工商、財政、稅務、物價、統計等綜合經濟管理和監督部門的管理職能密切相關,橫向管理關係相當複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之間應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協同工作。
  ***4***道路運輸管理的基本方法。
  在道路運輸管理實踐中,常見的有三種管理手段、三種管理方法,即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源頭管理法、過程管理法和目標管理法。
  ①經濟手段。經濟手段是採用價格、財政、稅收、利潤等與價值範疇相聯絡的經濟槓桿來管理道路運輸事務的方法。
  ②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依據國家頒的法律、法規和規章,通過法律監督和法律訴訟來調控道路運輸經營者之間的經濟關係,處理經濟矛盾,解決經濟糾紛,維護運輸生產和經營秩序,保障道路運輸經濟正常執行的一種方法。道路運輸經營者在進行運輸生產經營活動時,除應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以外,還必須遵守交通行政管理法規、規章。
  ③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採取行政許可、行政認定、行政監督檢查的管理方法,依法對管理物件所作的行政決定具有強制力。
  源頭管理法是指道路運輸管理要從當地管起,以管好當地道路運輸經營者和在籍車輛為主的管理方法。在實踐管理工作中,要切實有效地運用源頭管理法,必須使其與過程管理法有機結合,以源頭管理為主,過程管理為輔。所謂過程管理法,是指在道路運輸生產、作業過程,也就是在道路運輸經營活動過程中,履行組織協調、監督、檢查等管理職能的工作方法。
  所謂目標管理法是相對過程管理法而言的,即當確定了管理要達到的目標之後,我們可以嚴格驗證經營者是否合格、達標,而不要過多地去關注或干預經營者採取何種方式***當然是合法的***來達到這一目標。這不僅是進一步落實企業經營自主權和政企分開的需要,而且是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一步轉變職能,改進工作作風的需要。道路運輸管理既要綜合運用三種手段,又要注意與三種管理方法相結合。
  1.3道路運輸管理的規範化
  ***1***規範化管理的涵義與基本特徵。
  道路運輸市場的規範化管理,就是要根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按照一定的程式、方法、標準、規範對道路運輸經營者和管理者以及對他們的經營行為和管理行為進行組織、監督與協調,以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道路運輸市場管理規範有以下基本特徵:程式化、標準化、統一化、定量化。
  ***2***規範化管理的內容。
  道路運輸管理規範化的內容主要有:經營資格規範、市場行為規範、經營服務質量規範、運輸價格規範、運輸證、照、牌、單規範、規費繳納規範、商務活動規範、監督處理規範。
  ***3***規範化管理的基礎工作。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規範化管理的基礎工作包括:標準化工作、資訊化工作、規章制度、業務培訓、監督檢查、計算機應用與管理等。 
  2完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與職責
  道路運輸管理體制對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設定體系、行政職責的職能體系和制度規範運作體系的總稱。它關係到能否實現有效的分工協作以取得道路運輸行政管理良好績效等問題,其包括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在內的管理四大環節。
  2.1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設定
  當前我國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設定在交通部1987年釋出的《公路運輸管理部門工作》基礎上,根據《國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交通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的通知》,參照各省、自治區的有關《道路運輸管理條例》,按中央、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地、盟、州***、縣***市、旗、區***、鄉***鎮***五級管理層次設定的組織機構。
  2.2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職能劃分
  道路運輸管理的五級機構、三個層次以及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職能及有關工作制度,構成了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基本體系。根據國務院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確定的“三定”方案和交通部《公路運輸管理部門工作條例》,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確定的職責、任務和職權,規定了各層次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具體職能。
  ***1***決策層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部、省級***的主要職能是對全域性性的道路運輸管理工作進行籌劃與決策。
  ***2***中間層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市、地、州、盟級***的主要職能兼有決策和執行兩種層次的職責和職權。
  ***3***執行層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能是根據上級及國家有關的方針、政策、法規的有關指令,做好道路運輸管理的具體業務工作。
  3加強道路運輸管理隊伍建設
  道路運輸管理人員代表國家行使行政執法權力和從事管理工作,管理人員素質如何,不僅直接關係到對道路運輸市場管理的效果,而且關係到國家工作人員的形象。因此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高、政策水平高、懂業務、會管理、作風硬、適應道路運輸管理需要的隊伍,就必須加強道路運輸管理隊伍的建設,從隊伍的素質培養和職業道德建設人手。其具體作法是以下幾方面。
  3.1加強道路運輸管理人員素質培養
  道路運輸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包括政治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等幾個方面。
  3.2提高道路運輸管理人員素質的途徑
  提高道路運輸管理人員素質的途徑有:從嚴把關、加強培訓、嚴格行政執法監督、加強隊伍作風建設。
  3.3強化道路運輸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建設
  職業道德是對從事一定職業者的一種道德要求,也是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表現。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忠於職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道路運輸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道路運輸管理存在體制不順、職責不清、行政效率低、辦事不公平、管理手段落後等問題。
  ***1***道路運輸管理政出多門、分工不明確。
  道路運輸管理涉及到交通、工商、稅務、公安、城建等很多部門。從實際工作上講,這並不完全錯。而現實工作中的不合理是由部門利益的存在和巨集觀制度上的不協調,所產生的政出多門、分工不明確的問題。
  ***2***道路運輸管理職責不清。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行業管理理論提出以來,對道路運輸管理的職責進行了較大改變。但是,由於認識上的侷限性,人們對新形勢下道路運輸管理的職責依然認識不清,由此造成了許多問題。
  ***3***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內部管理體制不健全。
  ***4***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運作缺乏效率。
  5結束語
  21世紀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世紀,當今世界將迎來道路運輸現代管理,道路運輸業飛速發展的新時代。我國在加入WTO時承諾,將在幾年內逐步開放道路運輸市場。由於看好具有潛力的中國運輸市場,國外的許多運輸業進人中國運輸市場,隨著國外企業的進入,國內運輸業發展的進一步加速,競爭分化的局面將逐步形成,道路運輸的管理能否跟得上市場的發展關鍵在於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管理,在“保護期”內要逐步完善道路運輸的管理工作,迎接新的挑戰,保障道路運輸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