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者畢業論文
社會工作是現代社會結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補償社會變遷帶來的損失、修正市場結構失調、追求社會公正合理、提高人類福利的重要社會機制與制度安排。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農村社會工作現狀及其在新農村的建設
論文摘要:社會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新領域受到廣泛關注。探索農村社會工作的專業性、技術性、科學性及其在我國廣大農村的適應性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當前我國農村社會工作現狀表現為:社會認可度較低;社會對其專業性、技術性、科學性及適應性的理解存在偏差;缺乏政策及機構支援;公眾對其支援力度較低。解決和預防新農村建設中社會工作問題的干預措施有:充分發揮社群工作方法在農村社群組織建設中的作用;發揮小組工作方法在解決農村中觀問題中的作用;把個案工作方法介人農村微觀問題的解決。
論文關鍵詞:社會工作;農村社會工作;新農村建設
一、問題的提出
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正式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鬥目標。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願,紮實穩步地推進新農村建設。時至今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偉大工程已經進行了5年,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一系列偉大成就,但是,尚未完全達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目標,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
梳理文獻發現,新農村建設中要解決和預防的問題可以分為“硬體”和“軟體”兩大類。硬體方面提及較多的主要集中在政策落實不到位、大建政績工程、重複建設等方面;而軟體方面提及較多的主要集中在社群文化建設、空巢老人問題、留守兒童問題等方面。“硬體”層面的問題多屬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政策性問題,其解決要更多地依賴政策層面,需要黨和國家通過制定和實施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決;而“軟體”層面的問題更多的則是城市化和工業化程序中產生的問題,這些問題雖不完全因新農村建設而起,卻是新農村建設中要解決的問題,與政策性問題相比,應屬微觀層面的問題,因此,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具體的社會工作加以解決。對此,將專業社會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的工程中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專業社會工作者的介人,必將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和建構預防問題再生的相關機制,從而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提供良好的環境保障。
然而,與社會工作在城市已經得到迅速發展不同,目前我國的農村社會工作還處在探索起步階段,面臨一系列的困境,對於如何發展農村社會工作、如何有效開展農村社會工作的研究還較為稀少。因此,加大對農村社會工作的研究,促進農村社會工作的發展,使農村社會工作儘早介人農村問題的解決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將對目前我國農村社會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並結合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來研究農村社會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二、我國農村社會工作的現狀分析
目前,不同學者對農村社會工作的內涵有多種不同的界定,比較而言,筆者比較認同吳燕玲等對農村社會工作的界定一一農村社會工作是專業社會工作者和實際社會工作者***政府或準政府社會工作者***合作,以村莊為基礎,持守社會公正、社會關懷和真誠信任的倫理情懷,以重建政府與農民信任關係和農民的自信心、自尊和權利意識為根本宗旨,通過社群工作、小組工作和個案工作等方法開展各種活動,實現農村的和諧發展。筆者認為這一表述較為全面和專業性地對農村社會工作的涵義進行了界定。
目前,我國的農村社會工作尚處於探索和起步階段。因此,雖然我國農村現存的一系列問題的解決亟需農村社會工作的介人,但是我國農村社會工作的現狀並不樂觀。總體來看,目前我國農村社會工作面臨以下幾種現狀和困境:
***一***農村社會工作的社會認可度較低
農村社會工作的社會認可度較低是社會工作專業領域記憶體在的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雖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在我國取得了迅速發展,從1987年首屆中國社會工作研討會至今,先後成立了民政部社會工作研究中心***1987年***、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1991年***、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1994年,截止2006年8月擁有成員I88個***等相關機構;從1988年北京大學社會學系開設社會工作專業至今,先後有中山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西南大學等200多所大學分別設立了社會工作專業,致力於培養具有專業素質和技能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此外,2006年7月20日,由國家人事部與民政部頒發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暫行規定》和《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首次將社會工作納人了專業技術人才範疇,標誌著我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正式建立;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將社會工作納人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議程中來,並號召建設巨集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但是,這些變化並沒有在實質上改變社會工作專業的社會認可度,其發展更多的是停留在專業化的層面,而在職業化層面進展緩慢。在這種背景下,作為社會工作專業分支的農村社會工作的社會認可度勢必不高。
***二***社會對其專業性、技術性、科學性和適應性理解存在偏差
農村社會工作作為社會工作專業的分支,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技術性、科學性及適應性,這是其必將在新農村建設中大有作為的原因之一。然而,社會對其專業性、技術性、科學性及適應性的理解存在偏差,認為農村社會工作是泛而不精,對農村社會問題的解決缺乏針對性。其實,追根朔源這是由對社會工作的誤解延展而來,是對農村社會工作的推論性誤解。農村社會工作不僅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技術性和科學性,而且對農村社會問題的解決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適應性,中山大學的張和清等人在雲南某村寨開展的試驗,已經證明了農村社會工作在農村發展中將大有用武之地。並且,退一步說,即使農村社會工作是寬泛的,難道農村社會問題就是單一的了嗎?或許正是因為兩者都是寬泛的,才恰好匹配,可以從全域性和整體層面上來綜合性地解決問題,避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片面J性“療法”,從而可以更有效、更根本地去解決問題。所以說,對農村社會工作專業性、技術性、科學性和適應性的誤解是沒有根據和不科學的,這一誤解也會阻礙農村社會工作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以嚴謹理性的態度,審慎地去理解農村社會工作的專業性、技術性、科學性及適應性,並大膽嘗試使專業農村社會工作介入農村問題的解決,使其為農村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服務。
***三***農村社會工作的發展缺乏政策支援
雖然農村社會工作在解決農村社會問題中有其優勢,但是也迫切需要政策支援,這是由農村社會工作的專業特性和其從業人員就業崗位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農村社會工作注重通過資源的整合來實現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共同治理的格局,梳理西方農村社會工作的發展史發現,當時美國的農村社會工作者要麼是在政府擔任相關職務,要麼是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援,才得以把專業知識高效地在農村付諸實踐。此外,農村社會工作者的崗位設定也需要政策的支援,雖然,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把“建設巨集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寫入了黨的重要檔案,但是,相關的配套政策卻遲遲未出。這就導致了開設社會工作專業的高校越來越多,而社會工作崗位的設定卻增長緩慢的困境,使得社會工作的專業化走在了職業化的前面,農村社會工作也不例外,目前,農村社會工作幾乎是政府部門代行的,大多數從業人員不具備專業社會工作背景。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支援是農村社會工作面臨的一大現狀,也是其發展中面臨的一大困境。
***四***農村社會工作的發展缺乏相關機構的支援
目前,我國農村社會問題的解決還處於政府主導的階段,雖然政府也在逐漸放寬政策,允許部分機構介入農村的發展建設中,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一些機構雖已介人我國的農村社會工作,但其大多侷限於農村扶貧或基礎設施建設層面,尚處於物質層面的扶貧階段,對農村其它問題的介人較少,然而,農村社會工作的空間絕不僅限於此,從長遠來看,其重點甚至並不在於此。因此,與國外機構參與農村社會工作相比,我國農村社會工作的發展較缺乏相關機構的支援及向縱深發展。所以,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和儘早出臺相關政策,一方面呼籲相關機構參與農村社會工作;另一方面,支援和鼓勵農村社會工作向縱深發展,發揮自身優勢,在政府領導和機構支援下全方位地介人農村社會問題的解決,逐步形成政府、機構、村委會三位一體的問題解決模式。
***五***公眾對農村社會工作的支援力度較低
公眾對農村社會工作支援力度較低是其面臨的又一現狀和困境,也是阻礙其發展的原因之一。公眾支援力度不高,既有意識層面的原因,也有實踐層面的原因。從意識層面來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廣大農民習慣了政府的管理,對專業農村社會工作者沒有了解或瞭解很少,這就使其對農村社工有較強的陌生感和疑惑心理,從而導致其不太容易接受農村社會工作。從實踐層面來看,目前農村社會工作的開展尚處在物質扶貧階段,這與政府部門的工作有很大的重疊之處,加之農村社會工作缺乏相關政策支援,因此在力度上不會太大,這就會形成農村社會工作既與政府部門的工作重疊又不如政府部門的現狀,在此情況下,公眾很容易對專業農村社會工作者產生不信任感。這兩種因素共同導致了公眾對農村社會工作支援力度較低的現狀。
我國農村社會工作所面臨的現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阻礙其發展的困境,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巨集觀層面的也有微觀層面的;既有專業外部的也有專業自身的原因。但是,這並不能成為農村社會工作無用武之地的藉口,其較強的專業性、技術性、科學性和適應性決定了其在新農村建設中必將大有作為,只要在發展中解決阻礙其發展的困境,農村社會工作將會為農村社會問題的解決做出貢獻,專業農村社會工作者也有可能成為解決農村社會問題的中堅力量。
三、農村社會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能否得以妥善解決是新農村建設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成敗的關鍵,因此,我們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更為重要的是,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預防問題再生的相關機制,預防產生新的問題。問題的解決和預防在不同的專業領域內會有不同的解決辦法,現結合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部分問題來探討農村社會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一***社群工作方法能在農村社群組織建設中發揮“軟實力”作用
社群工作作為專業社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本方法之一,主要以社群和社群居民為工作物件或服務物件,通過專業社會工作者的介入,旨在確定社群的問題與需求,發掘社群資源,動員和組織社群居民實現自助、互助和社群自治,化解社群矛盾和社群衝突,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從而促進社群服務質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個社會的進步。社群工作目標的核心內容是滿足社群需要。其具體目標有:***1***促進居民參與解決自己的問題,改善生活素質;***2***改善社群關係,改變權利分配;***3***提升居民的社會意識;***4***發揮居民的潛能;***5***培養互相關懷及社群照顧的美德;***6***加強居民對社群的歸屬感;***7***善用社群資源,滿足社群需要。
由此看來,社群工作方法在解決農村社會問題中將會發揮一定作用,特別是在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和空巢老人問題等方面,而這些問題又是新農村建設中較為突出的問題。留守兒童中存在的問題若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矯正,很可能會轉變為青少年犯罪問題;空巢老人問題的解決將關係到老人的晚年生活問題,特別是精神生活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農村社會工作可以充分發揮其特長,通過整合農村社群資源、完善和加強農村組織建設來解決。對此可從兩個方面人手:一是加強制度性組織建設,如建立和完善基層團組織,對留守兒童進行積極引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從而保證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二是加強非制度性組織建設,專業農村社會工作者可以根據不同村子的情況,發掘其優勢資源及優秀居民,並培養其為帶頭人,積極建立各種非制度性組織,如建立老年文娛隊、農民養殖協會等。農村社會工作的這一作用,已被張和清等人在雲南省東北部一個名為綠寨的少數民族山寨開展的試驗中證明,自2001年開始,他們以重建村民的社群認同感和文化自覺為目的,注重草根組織的培育和社群文化的保護,先後建立了社群文化保護中心、成立了農村文藝隊、建立了老年人協會等村民自治組織。他們的試驗長達7年之久,建立了一系列非制度性組織,極大地改善了綠寨居民的生活水平,實現了單靠政府力量難以實現的目標。由此可以看出,非制度性組織建設既可以發揮居民潛能,又使得村民有機會參與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有助於提升農村居民的社會意識,從而促進問題的解決。此外,區別於制度性組織,農村非制度性組織有很多自身的優點,如便於組織、開展活動靈活、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等,同時,作為制度性組織的補充,非制度性組織可以把更多的居民聯合起來,為解決問題共同努力。
***二***小組工作方法可從中觀層面介入新農村建設
小組工作方法是社會工作三大專業工作方法之一,社會工作實踐將小組既當作過程也當作手段,它通過小組成員的支援,改善他們的態度、人際關係和他們應付實際生存環境的能力。小組工作方法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有助於個人學習群體經驗;二是有助於建立合作的團隊精神和和諧的人際關係;三是可以極大地豐富組員的社會資本,這對整個社會的整合和健康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小組工作方法是介於社群工作方法和個案工作方法之間的中觀層面上的社會工作方法,它以小組的形式來幫助案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小組是由案主和社會工作者組成的關係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案主和社會工作者之間會有互動,但更多的是案主與案主之間的互動。小組的型別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根據問題的不同組成不同的小組,這正是小組工作的優點之一,它具有很強的可變性、靈活性,從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組員的需要。如在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過程中,根據留守兒童面臨的不同情況,社會工作者可以倡導成立教化小組、興趣小組、社會化小組等不同型別的小組來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較之運用社群工作方法有更強的針對性和靈活性,而較之個案工作方法其效率要高得多。此外,小組工作方法在新農村建設中還可以發揮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幫助農村居民儘快適應現代化的生活方式。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及農村城鎮化的開展,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必然會朝著標準社群的生活方式發展,習慣了農村生活方式的農村居民,面對這些變化很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這也可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之一,針對這一問題,農村社會工作者就可以成立意識提升小組,幫助他們儘快轉變原有的一些意識,使他們儘早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在這方面,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和雲南大學社會工作系師生聯合開辦的“平寨婦女識字班”做了有意義的嘗試。
***三***個案工作方法可通過面對面方式從微觀層面介入新農村建設
所謂個案工作是指專業社會工作者遵循基本的價值理念、運用科學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以個別化的方式為感受困難的個人或家庭提供物質和心理方面的支援與服務,以幫助其減低壓力、解決問題、挖掘生命潛能,不斷提高個人和社會的福利水平。個案工作的優點是以一對一的方式開展工作,可以在更深程度上了解案主的情況,從而為幫助案主解決問題提供更詳細的資訊。
農村社會工作者要想順利地解決問題,往往需要掌握大量的資訊,以便全面掌握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為解決和預防問題提供依據,個案工作方法正好可以達到這一目的。在解決農村社會問題的過程中,農村社會工作者可以熟練地運用個案工作方法,深人瞭解案主及其家庭的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理解他們真正的困難和需要,如在解決留守兒童輟學問題時,農村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個案工作方法瞭解留守兒童輟學的深層次原因,而不是從表面上去判斷其是因為成績不好或厭學等原因而輟學,從而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觀念,自覺重返校園,而非採取強制性措施迫使其重返校園。幫助案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可以有效防止問題的反彈,同時,社會工作者在幫助案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秉持的“案主參與及自決”的原則既可以調動案主的積極性,也充分體現瞭解決問題的人性化,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會減少很多人為因素的阻礙,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同時,在幫助困難群體的過程中,農村社會工作者作為農村居民的代言人,可以積極動用相關資源,幫助其解決困難,如為因貧輟學的兒童尋找贊助企業或捐款單位,從而幫助其完成學業。此外,個案工作方法在解決農村居民糾紛和上訪等問題方面也可發揮較大作用,四川農業大學的劉清曾撰文建議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納人農村信訪工作人才培養的行列;深圳的部分信訪部門已經開始向社工機構聘請專業社工來協助其開展工作。
雖然農村社會工作目前在我國還處於探索起步階段,但通過分析可以預見,從巨集觀到微觀,從一般性社會問題到具體的家庭間題,農村社會工作都會發揮較大作用。因此,分析我國農村社會工作的現狀,探索其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從而為農村社會工作的發展、解決並預防新農村建設中的問題提供參考具有積極意義。農村社會工作的發展不僅有利於解決新農村建設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為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而且有利於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工作模式,促進社會工作在我國的本土化程序,也有利於解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就業難問題,同時,吸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參與新農村建設,有利於為農村的發展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篇2
淺議社會工作中評估方法
論文摘要:在農村社會工作中.社群評估方法經常被用作為了解社群整體情況的技術手法。本文通過對常用社群評估方法在適用條件、資料收集特點等方面的比較,結合當前農村社會工作中社群評估的現狀,反思現有評估方法,提出社群評估方法的運用要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在應用中注意創新,發揮多元方法的功效。
論文關鍵詞;社會工作;社群評估;方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絕大多數,農村、農業、農民的狀況直接影響著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穩定,社會工作應當為農村的發展做出貢獻,然而我國的農村社會工作起步較晚,農村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都相對薄弱。值得欣慰的是:三農問題愈發引起社會以及廣大學者的關注。近年來關於農村社會工作實務與理論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在開展農村社會工作的過程中,社群工作者一般會對社群進行評估。從而瞭解農村社群的歷史和現狀.識別所在社群的需求、存在的問題.鑑別可行的可能會解決問題的潛在措施。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社群評估方法在農村社會工作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社群評估方法是在社群主體視角下。根據社會工作專案的內容及目標,運用特有的技術來了解社群的整體情況,為專案計劃的制定提供手法上的支援總體來講,社群評估方法主要包括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焦點小組座談以及參與式觀察。其中問卷調查屬於定量研究;深度訪談、焦點小組座談、參與式觀察則屬於定性研究。
一、常用的社群評估方法
***一***深度訪談
作為一種定性研究方法.深度訪談主要是指半結構的、一對一的直接訪問方式。在訪問過程中.訪問者和被訪者圍繞訪談提綱.可以就相關問題、現象.從事件起因、行為動機、行為人以及社會環境進行深入交流和討論,二者能充分發揮雙方互動的靈活性。在農村社群評估中.通過訪談,訪問者會得到許多不曾預料到的、大量的、豐富的關於當地情況以及研究物件生活經歷的背景資料.從而對待評估的農村社群有更全面的瞭解。在這個過程中.訪問者與被訪問者建立的是一種平等的互動關係.訪問者需要保持中性的立場,擱置自己的感受與假設,更需要扮演好一個傾聽者的角色,以客觀的態度引導訪問者.從訪談中得到真實的資訊。通過訪談.我們既能瞭解到現實資料,又可以通過受訪者的回憶敘述追溯較長時期的歷史事件;既能收集到語言提供的資訊,又能獲得動作、語氣背後所隱藏的非語言資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深度訪談是訪問者與被訪者之間的互動過程,所以這種方法不適用於一些敏感性、隱私性問題的研究。
***二***焦點小組座談
焦點小組座談是重要社群評估方法之一,它與深度訪談的區別在於,焦點小組是在研究者的主持或者引導下,組織多名受訪者圍繞某個主題自由討論,這種方法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收集到較多的資訊.節省時間與人力。這些受訪者一般是與研究內容有某種特定聯絡的目標群體或利益相關群體。焦點小組座談的人員一般控制在l0人左右.時間上通常維持在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座談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主持者,這就要求主持者善於引發討論。掌握較好的人際關係處理技術,能夠促進訪談的順利進行。在焦點小組座談中,不僅有訪問者與受訪者的互動,還有受訪問者之間的互動。受訪者之間可以互相啟發、補充,集思廣益.有利於共同探尋解決社群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同時這可以使訪問者觀察到受訪者相互之間的行為反應.如交談機會的轉換、對不同人說話的語氣,由此可以分析這些受訪者所處社會的權利關係。
***三***參與式觀察
參與式觀察是源於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它運用描述性、自然生態研究等方法,對生活情景中發生的事件進行實地調查。也就是觀察者長期住在當地社群。將自己融人所要觀察的社群人們的生活中.儘量地精通當地人的語言.在與他們密切接觸中通過觀察描述、樣本記錄,獲取各種有價值的研究資料,以觀察他們的生活情境、文化因素、行為方式、觀念態度,瞭解人們的基本信念與觀點、喜歡與害怕、期望與失落,從而尋找與其社會、文化、傳統等相關的成因與對策的研究方法。參與觀察的最大優點是可以當時當地觀察到社會行為、社會現象的發生過程,把握整個現場情況,掌握到詳實的、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同時.參與觀察法是一種高度人性化的方法.社會工作者在運用此方法做社群評估時.必須採取主動與當地社群居民交朋友的態度,也要有可能需要花費相當長時間才被當地社群接納的心理準備。
***四***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是一種比較常用的社群評估方法。問卷一詞含有“用於調查某種情況的一組問題”、“調查或徵求意見表”、“用調查表進行的調查”等意。在社群評估中,研究者可以將所要了解的問題設計成題目或表格。以當面作答或跟蹤訪問的方式請被調查者填寫.通過對問卷的回收、資料彙總、分析.從而掌握社群及居民的基本情況。在調查過程中.問題的表達、提問的順序、答案的敘述都是固定的.而且是一種文字交流方式,對調查物件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也低一些,所得資料便於定量分析和統計處理。但是由於問卷調查多采用封閉式問題,實際上就限制了調查物件的回答方式,所得資料自然缺乏生動性。
二、幾種評估方法的比較
理論創新取決於方法創新。評估方法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影響農村社會工作水平的提升。要探索評估方法是否合理,是否適合農村社會工作。哪種方法更為科學,就需要對當前現有的評估方法做出比較。只有通過比較,才能發現問題,才能促使我們進一步去反思,才能使其在今後的研究中更好的服務於農村社會工作。
***一***資料收集的廣度與深度不同
問卷調查通過發放問卷,可以由較少的調查員在短時間內調查到很多人.得到較多的樣本資訊,在抽樣科學的基礎上,問卷調查所需時間短,調查範圍廣泛。而深度訪談、焦點小組座談以及參與觀察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資料的收集,因此在資料收集的廣度與效率方面.問卷調查明顯優於其他評估方法。
關於收集到的資訊的深度方面,問卷調查又不及其他幾種評估方法。這是因為問卷調查是一種用文字進行對話的方法.如果問題太多,作答時間太長.被調查者會產生厭煩情緒,問卷的設計都比較簡短.也就不能就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為了更加全面的瞭解所要評估的內容,觀察法就成為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觀察法的任務是要詳細描述事情發生的環境、事件發生的過程、參與活動人們的行為、人際關係、組織過程、期間的語言及非語言交流,甚至要指出未曾發生的事情。
但是由於觀察法瞭解不到人們的感覺、想法和內在動機,收集定性資料的另外一種重要方法就是個人或小組座談。在比較充裕的訪談時間內,深度訪談和焦點小組座談關注的談話主題比較集中,從談話中可以瞭解到人們的感覺、想法和內在動機,收集到多元化的聲音.獲得大量生動的資料.能夠針對問題得到全方位的資訊,而且受訪者口述的內容比較生動具體,也更容易打動讀者。使讀者感受到被訪者的感覺與思考。
***二***獲得資訊的準確度不同
對於涉及受訪者隱私、社會禁忌或是其他敏感性問題,問卷調查相對於其他評估方法更容易獲得被調查者的真實想法,有利於避免由於調查員本人提問的方式、交談的情況等人為原因所造成的各種偏差,更真實地反映出不同回答者的不同情況,調查結果便於定量處理和分析。但是對於一般性的問題,問卷調查的準確度又不及其他幾種評估方法,這是因為問卷調查中要求被調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理解問卷和問題的含義.明白填答問題的方法,如果被調查者對問卷中的某些問題不清楚時.就容易產生誤答、錯答的情況.特別是如果調查員不在場,被調查者既可以同別人商量著填答,也可以交給別人代答,在這種情況下.問卷調查的質量就難以保證。在某種程度上來講.訪談彌補了問卷調查在這方面的不足.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被調查者可以準確的理解調查者所提出的問題.確保了資訊傳遞的準確性。但是由於被調查者每個人的背景與角色、人格特性不同。每個人對事情的瞭解與觀點不盡相同.他們之間的言辭難免會有所矛盾.即使是同一個人的話語,前後也會出現不一致的情形.這時就需要依靠參與觀察人們的活動與生活,進一步驗證被調查者所說的情況是否真實。
***三***適用條件不同
對於研究方法而言,沒有一種方法是萬能的、適用各種不同情境的。問卷調查適用於規模較大的資訊調查。這種方法節省人力物力.得到的樣本資訊比較廣泛;焦點小組與深度訪談則更適合於在更深的層面瞭解社群居民對某一問題的態度、意見、他們對相關事項的解釋等,尤其是在農村社群的需求評估中,通過訪談,可以更清楚的瞭解社群居民在某一方面的困難,對相關政策的看法以及期待;在農村社群評估中。很多層面也可以利用參與觀察來進行研究,如果社群評估的重點是環境及文化脈絡對當地的影響及居民特定行為的意義時,參與觀察就是應當選擇的方法.尤其是當某些農村社群的狀況很少被人們所知、社會工作者看到的“事實”與當地居民所說的內容存在明顯差異或是同一社群的不同居民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很不相同時,參與觀察法可以幫助我們獲得相對“真實的資訊”。
三、對現有社群評估方法的反思
中國農村是一個超大型的非均衡的鄉村社會,任何僅僅將現有評估方法不加思考的運用到農村社群評估中都將是有一定侷限性的。正如我們在前文中所分析的.每種社群評估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與缺點,因此,如何在農村社群評估中更加合理的加以運用,是我們需要反思的。
***一***發揮多元評估方法的功效
翻閱目前現有的關於農村社會工作的研究資料.可以發現相當數量的研究成果都單一運用問卷調查這一評估方法.侷限於統計指標調查.雖然定量研究提供的資料富有說服力,但是僅僅關注指標、資料、比例等數量關係,並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容易導致“用死的表格說明活的事實”,中國農村的區域差距很大,有學者認為有多少個村莊.就有多少個村莊型別,因此使用單一的評估方法.很難了解到關於待評估農村社群更為全面的資訊。並難於捕捉到各個農村社群的不同之處。要知道.每一種評估方法都意味著對農村社群的不同解釋,況且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不足,比如問卷調查過分依賴“紙筆技術”,不能進入被研究者內在的生活世界,很難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狀態和意義建構。參與觀察又難以做到對研究物件的不同解釋,這就需要在評估中綜合採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的方法相互借鑑、取長補短,既關注資料的論證,從總體層面瞭解社群.又注重社群居民的主體經驗,使得評估視角多樣化,做到既見“社群”又見“人”。雖然我們提倡多種評估方法的綜合運用,但是也要避免為“用方法”而“用方法”的機械搬用,在社群評估中首先應考慮的是,什麼樣的研究問題需要用哪種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多元方法的功效。
二***使評估方法在應用中得到創新
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總是與他們所處的文化背景、社會情境密切聯絡的,而且評估方法本身也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在農村社群評估中,要避免不考慮社群的文化脈絡及居民的所處的環境而僵硬的套用評估方法.應根據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評估內容.靈活的採取評估方法,注重方法在具體運用過程中的創新。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求社會工作者自己要清楚不同方法所適用的範圍和條件,不僅要在理論上掌握,還要在實踐中學會靈活使用;其次,要求社會工作者在具體的工作中多思考,比如說,一對一的深度訪談在有些話題方面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被訪者在訪問者面前不好開放經驗,這種時候嘗試焦點小組座談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因為有些對話更容易在同質性團體中激發出來.因此,如果能預先檢驗不同方法的效果就會有更好的方法選擇。又比如在農村社群評估中使用問卷調查,最令調查者困擾的是社群居民對問卷內容的理解不確切和他人代答的情況。那麼如果調查者能突破傳統的被調查者在自己家裡獨自填答的做答方法,邀請3—4戶農戶在一起共同填寫問卷.讓農戶在填寫問卷中對重要內容互相討論、互相補充、互相糾正.這樣既能使每份問卷表的填寫在時間上比單個農戶填寫有所所見,而且填寫的準確性也會大大增加。
***三***建立調查者和被調查者的親和關係
在一些研究報告的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訪談中對話的用詞和語氣.經常會給人這樣一種印象,那就是調查者代表著政府或某種權利機構,處於強勢的一方,語氣有一種優越感,而被調查者則相對處於弱勢。尤其是目前我國社會工作介入的主要是~些貧困山村,當地居民甚至對社群評估有些膽怯,又有些期望,希望能夠改善農村社群的現狀,因此對調查者的態度更加小心翼翼。在這種情況下,調查者和被調查者之間沒有建立平等的互動關係,收集到得資料難免缺乏生動性、具體性,甚至是準確性。
其實調查者和被調查者應該是一種合作關係,而且僅僅是合作還是不夠,必須是調查者和和被調查者共同討論分析問題.這是因為研究者並不是當地人,因此需要從被調查者的敘述中去了解自己陌生的當地社會情況.所以研究者是站在“不知道”的地位,而被調查者則是站在”已知”的位置,訪談的目的是希望從被調查者身上得到相關資訊,這就需要被調查者的配合,所以訪談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社會交往形式,需要調查者與被調查者建立起基於信任的一種情感,我們可以把這種調查者與被調查者之間的這種關係稱為親和關係,資訊的獲得通常是在雙方建立起親和關係之後,只有雙方建立了親和關係,被調查者才會願意有更多的敘述。
那麼我們如何去建立這種關係呢?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對等的溝通.在資訊收集的過程中,與被調查者站在同~層次去引導他的談話,也就是說。訪問者要具有當地被訪者的知識.特別是村民們常用的語言詞彙.這樣就可以避免出現訪談者無詞可用的困境.有諮詢經驗的人表示,以這樣的方式與受訪者進行談話,結果發現訪談進行的十分順利]。這種態度贏得了受訪者的尊重和友誼,對方才會樂意幫助你.才能避免調查者將其主觀印象代替居民話語。避免“騙取口供”之類的調查技術。
***四***調動被調查者的積極性
在農村社群評估中,目前我國的社會工作者主要是提前與待評估農村社群的行政領導部門取得聯絡。獲得行政部門的支援,然後再開展評估工作.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獲得當地社群居民的配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方式容易給當地居民一種行政性命令的誤解.社會工作者得到的也只是居民的行政性配合,這種配合是被動的。這樣就導致了在評估方法運用的過程中,基本上是社會工作者扮演主角,而被調查者缺乏積極性,只是在完成行政性的任務。
特別是有些村民對社群評估專案不感興趣.更不願意參與。在這種前提下,我們很難保證獲得的社群資訊是充分的,更加難以保證社群評估的有效性,甚至導致農村社會工作專案的失敗。因此在評估方法的運用中,社會工作者不能只相信自己的能力.還要充分相信村民的能力.在評估過程中注重與當地村民的相互學習,善於調動當地居民的積極性。把當地居民的積極參與擺在優先位置。引導他們運用他們自己的知識,分析與他們自己生產生活有關的環境和條件.指定今後的計劃並採取相應的行動.由社會工作者自己扮演主角轉變為相信村民的能力,注重與村民的相互學習,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社群評估中來。
總之,每一種評估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每一個農村社群也都有自己的不同之處,因此社會工作者在社群評估的過程中.要選擇適當的評估方法,使得社群評估結果真實.這樣才能反映出農村社群的真實狀況、具體需求、潛在問題,才能使社會工作專案更好的為農村服務、為廣大中國農民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