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工作資訊化發展分析

論文關鍵詞:統計 工作 資訊化分析 

  論文摘要:隨著資訊化時代的到來,作為生產資訊產品的統計部門,具有著實現統計跨越式發展的極大優勢。統計工作資訊化的實現大大地促進了政府管理模式和統計制度方法的改革,使這些領域實現了突破性和跨越式發展。  
    
    
  0 引言  
    
  隨著資訊化時代的到來,作為生產資訊產品的統計部門,具有著實現統計跨越式發展的極大優勢。緣何此說,其一、具有社會經濟內涵的資料是統計工作成果的特徵,而數字科學也是資訊產業的基礎和核心,“數字”把二者聯絡的如此之近,更何況統計資訊也是資訊產品的一部分;其二、計算機、應用軟體、網路等是具有代表性的資訊產業產品,而統計使用者是這些產品最穩定的使用者之一,統計工作為這些技術領域的發展不斷提供著新的市場需求;其三、資訊產業發展的基礎是具有完善的標準體系,而統計工作的全過程、構成統計報表制度的諸因素無一不是建立在統一的標準體系之上;其四、統計自身也是生產資訊產品的部門,資訊產業發展的總趨勢必將帶動統計事業的不斷前進,而統計資訊產品的逐步升級也將促進資訊產業的不斷髮展。統計工作全部在網路環境下執行,實現統計政務電子化、統計工作流程電子化、統計辦公電子化,統計生產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1 統計政務電子化  
    
  統計政務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個組成內容,它包括統計工作人員的資格認定、統計調查單位登記備案、部門統計調查專案和涉外統計調查專案的審批備案等,統計政務電子化是電子政務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據這些統計政務專案的性質,應把統計調查單位登記備案、部門統計調查專案和涉外統計調查專案的審批備案等政府統計機構審批備案事項納入電子政務的範圍。在實現形式上,統計調查單位登記備案可以納入一個地區電子政務總流程,而部門統計調查專案和涉外統計調查專案的審批備案可以通過網路報批。統計調查單位登記納入一個地區電子政務總流程將是統計政務邁出的重要一步。  

  電子政務就是在現代網路環境下,運用計算機通訊技術,構建一個政府辦公平臺,使使用者只要持有一臺電腦,即可在任何方便的時間和方便的地點獲得政府的資訊和服務。這種減少環節、提高實效、方便使用者的政府對社會辦公系統是對傳統辦公模式的根本變革。  
  企業辦理一項政府審批事項曾經歷了多點多次式***即企業要多次光顧多個衙門,才可獲取多種批准證書***到多次一點式***即企業要多次光顧一個大廳可以獲取多種批准證書***。而未來網路登記和審批模式則達到一次一點式***即政府各部門的登記審批以及備案手續均在網上進行,只需一次光顧一個大廳即可獲取所有審批證件***。網路登記和審批模式至少可以實現四個方面的目標:一是規範政府行為,促使政府各部門依法行政。網上審批和登記內容必須是具有法律依據或政府批准的行政審批事項,除此之外企業將不予辦理報批;二是有利於增加政府行政透明度,做到政務公開,利於社會公眾對政府的有效監督,促進政府部門的勤政廉政建設;三是減少企業申報程式中的重複工作量,避免技術性差錯;四是可以實現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資訊資源共享。總之,這種政務辦公模式將促進政府由單一管理型向服務管理型轉變,促進政府真正成為廉潔高效的政府;同時也促使企業和生產經營者通過依法辦理登記報批,對政府依法履行義務,依法經營納稅。 
  實現登記審批網路化的五個前提條件:一是政府要確定一個部門,賦予其網路辦公總策劃、總協調的職能,促使政府各職能部門消除部門利益,形成政府辦公“一盤棋”的格局;二是要有電子政務的統一標準,例如:統一的企業***單位***編碼***即企業***單位***身份號***、統一的登記註冊型別、統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等等,避免使用者在使用公共資訊中由於標準不統一而造成的混亂;三是要有一個科學的、可以實現政府各部門服務管理職能程式的、方便企業操作的電子政務辦公流程,例如北京西城區政府“一站式”服務大廳的新辦企業審批專案流程是這樣的:企業名稱預先登記→領取工商註冊登記表→辦理前置審批→開據房產證、入資、驗資→企業審批、發法人執照或營業執照→刻章審批→開設銀行賬戶→辦理機構程式碼登記→辦理國稅登記→辦理地稅登記→辦理統計登記→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辦理戶外廣告審批→辦理旅店業審定價→辦理商委糧食審批→辦理科技企業認證→當地工商所備案。***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以上部分政府審批登記專案可以逐步移交給行業協會,發揮中介組織規範企業市場行為的作用。***科學的執行流程一環扣一環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相同資訊只取一次,避免重複和差錯。四是建立完善的網路安全系統。網路安全一直是困擾電子政務的難點問題之一,包括建立網路防毒、安全認證、資訊資源分級分層使用的安全體系,這些在技術上都應得到解決。五是要統一電子作業系統,要編制一個科學統一的流程軟體。而以上五個方面都是建立在政府是一個有機的工作整體的基礎上,其工作出發點統一在服務基層,依法行政上。統計登記是政府統計部門依法行政的一項主要內容,是政府統計掌握調查物件,建立統計渠道的重要途徑,隨著政府登記審批電子系統的建立,統計登記網路化將得以實現。  

2 統計工作流程資訊化  
    
  統計工作流程的資訊化是統計系統內部實現的,它是指統計資訊產品生產的全過程的電子化,即統計基礎資料的採集→統計資料的加工處理→統計資料質量控制→統計初級產品的開發→統計資訊產品的釋出→統計資訊資源管理等統計工作的全過程。  
  統計資料採集實現由以統計報表、軟磁碟為主轉變為以網路傳輸為主。加強各級政府統計部門和基層企業的計算機網路化水平,加強統計資訊網路安全建設,國家、省***直轄市***和地***市***級政府統計局之間、限額以上統計調查企業***單位***與各級政府統計局之間應具備網路快速傳遞的硬體和設施水平;實現政府統計局對企業、上級政府統計部門與下一級政府統計部門之間統計制度、統計培訓、電子程式的網路傳遞;實現基層企業***單位***統計資料資訊的網上直報。最大限度地減少統計報送環節,解決基層統計人員力量不足的矛盾。  
  統計資料處理應用程式由專業各自開發轉變為集中統一研製。統一資料處理操作平臺、應用軟體、檔案格式;統一實行統計“一套表”制度,統一單位屬性標識程式碼、統計指標程式碼;統一資料處理和稽核程式;實現準確、高效、方便的資料處理模式。  
  統計資訊資料的開發利用由傳統單一模式轉變為現代多元模式。統計資訊的8個系統15個數據庫:一是統計法律法規系統***統計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檔案資料庫***;二是統計調查單位管理系統***統計法人單位資料庫、統計產業活動單位資料庫***三是地理資訊系統***統計調查單位地理分佈資料庫、人口地理分佈資料庫***;四是統計調查專案管理系統***政府統計調查專案庫、部門統計調查專案資料庫、基礎統計指標及指標解釋資料庫、派生指標資料來源及計算方法資料庫、統計標準資料庫、統計調查方法資料庫***、五是專項統計調查資訊系統***國民經濟各行業統計調查資料庫***;六是統計質量評估系統***統計指標資料邏輯關係庫、統計資料質量評估庫***;七是統計分析系統***統計分析模型應用軟體***;八是統計新聞釋出系統。  
  統計資料管理由無制無序轉變為有制有序。改變過去統計資料管理紙介質、磁介質並存方式,改變在資料管理和使用上缺乏規章制度,強調部門利益,甚至造成歷史資料斷擋、遺失及個別洩露商業祕密的狀況,建立並執行基層及統計資料統一歸檔,分級分類使用制度。既要實現制度允許許可權內的資源共享,又要依法保守商業祕密。資料歸擋形式推行光碟形式,實現資料管理的安全化、制度化。  
  統計工作資訊化的實現大大地促進了政府管理模式和統計制度方法的改革,使這些領域實現了突破性和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