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稅收論文參考範文

  財政稅收是我國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開展各項經濟活動整體佈局的物質保障。同時,科學的財政稅收還能有效調節各項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社會收入的協調分配。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現階段稅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今年兩會期間,“營改增”個人所得稅改革等成為群眾觀眾的熱點話題。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通過稅收活動,國家參與剩餘價值分配籌集財政收入;以稅收為導向調解和監督社會經濟活動。同時作為納稅人,稅收是每個公民都應當履行的義務。

  一、稅收管理的含義

  稅收管理指的是稅收管理的相關部門,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正常的進行組織和監督工作。它的主要目的在於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並且能夠充分的發揮出稅收的職責,對國家內的經濟起到調節的作用。與此同時,稅收管理也是國家實行的一種正常的管理制度,維持國家的經濟能夠正常的運轉,對國家經濟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從其含義來進行理解可以知道稅收管理實行的主體是國家,相關稅收部門只是代表國家執行稅收相關的政策,所具備的許可權受到相關規定的限制。而稅收管理的客體主要可以從巨集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從巨集觀的角度來進行分析:稅收的管理指的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利益分配,指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間的交流。從微觀的角度進行分析:稅收的管理指的是各稅收管理單位同納稅人之間的繳納稅關係。

  二、當前在稅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稅收立法相對滯後

  稅收法定原則是國家稅法的四大基本原則之一,國家如果要進行徵稅,必須先具有相應的法律和法規,否則公民不具有繳納稅的義務。這正是現代法治主義在課稅、徵稅上的體現。有法可依是稅法管理的基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新生事物及行業層出不窮,如何對這些行業徵稅需要法律予以明確;一些原有行業也發生鉅變,針對變化課稅方式及稅率如何做出相應調整都需要法律依據。稅法的滯後嚴重影響著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稅種設定

  在1994年的時候我國開始實行稅制改革,到目前為止已經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稅制結構上面也日益趨於合理化,最為顯著的特徵在於:1994年的時候有23種稅種,而到2015年的時候簡化到18種。但是在這18種稅種當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稅種之間具有很多的相似性,有些稅種是以前針對某項事物特定的稅種,在當前也失去了其中的意義,還有一些新的稅種應當成立。國家通過設定稅種對相關行業經濟進行調整:房產稅、遺產稅、環境保護稅等正在論證和研究的稅種,深刻影響著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及人民切身生活。對於已有稅種也存在交叉重複的情況,鑑於車輛購置稅與對於小汽車、摩托車徵收的消費稅近似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契稅與房地產和土地資源相關,印花稅與貨物和勞務交易、產權合同和經營性證照相關。這種近似交叉無疑變相的增加了納稅人的負擔,也不利於現階段鼓勵消費的經濟形式。

  ***三***中央與地方權責模糊

  1994年我國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和稅制改革,確立了國稅、地稅兩套稅務機構分設的徵管體制。20多年來,國稅、地稅各自優勢較好發揮,中央和地方組織稅收收入的積極性有效調動。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尤其經濟新常態下,也暴露出了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因為稅收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所以中央稅、地方稅及共享稅的比例劃分等問題對於各級政府都有著重要影響。從12年開始試點的“營改增”也因為觸及中央稅與地方稅的分成問題而經歷層層考驗。

  ***四***稅收管理資訊化程度欠缺

  稅收管理工作正是對資料資訊的蒐集、整理、統計的活動。現階段所處的資訊時代正是資料大爆炸的時期,各種資料紛繁複雜,如何在其中儘可能的蒐集掌握有效資料成為稅收管理的新問題。傳統管理體系以申報為主,計算機為依託的方式已不能滿足大資料時代的發展要求。例如極速增長的電子商務領域,交易行為及金融往來均通過網路進行,具有虛擬性、流動性、開放性及隱蔽性的特點,傳動管理手段容易造成稅源流失、應稅所得不易計算等問題。同時,便民快捷日益成為稅收管理服務的要求,而資訊化也可以提高稅收核算效率,加快稅收辦事速度,真正實現為民服務。

  三、突破稅收管理問題的路徑分析

  稅收徵管理體制的改革,是適應經濟新常態的要求,更好地服務好納稅人和國家經濟發展大局的重要舉措,可從以下幾方面積極推進這項改革的落地和作用的發揮。

  ***一***加快相關稅收立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落實稅收法定原則”。2015年立法法修改後,所有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稅收徵收管理等基本內容都由法律規定。其中環境保護稅法、資源稅法、增值稅法、關稅法等都已經列入幾年的立法規劃。《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實施意見》中也明確了稅收法定的路線圖,其中對現行15個稅收條例修改上升為法律或者廢止的時間作出了具體安排。

  ***二***合理劃分稅基,釐清各級財政關係

  稅種在中央、地方間的劃分即稅基的配置,中央管理事關國家主權及全域性性或覆蓋面大、流動性大的稅種;地方管理區域內部、稅基流動性弱,或地域化明顯適合 “因地制宜”的稅種。根據國家稅收改革步驟,有序有效穩步推進落實“營改增”程序。在既符合共同富裕的屬性下,體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採取轉移支付制度手段對財政資金在上下級政府間進行適當調節。保證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收入和經濟穩定。

  ***三***稅收引入大資料管理概念

  數字時代到來,稅收管理工作也應依託資訊科技手段,樹立大資料思維是為納稅者提供更有效率、更為準確、更加便捷的服務的手段,也是新常態下社會對稅收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首先做好資料整合工作,資料的蒐集是對資料分析的前提。建立稅收資訊聚書庫,對納稅人的相關資訊及申報資料及時收寄儲存。其次要對已有資料做好深度分析,通過對海量資料進行分析得出發展趨勢預測,為稅收政策制定提供依據。

  當前已進入改革深水區,面臨的是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這要求我們必須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果敢而慎重、堅定而持續地推進財稅改革,為經濟新常態服好務為十三五開好局。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