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作文範文

  學生到了五年級,按說是寫了近三年的作文了,應基本能寫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連貫、字數在400字以上的作文來。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開卷有益辯論賽今天,我們五班班隊課舉行了開卷有益辯論會。

  下午班隊課前,黑板被同學們精心打扮了一番,給教室增添了幾分辯論會的氣息。

  辯論會開始了,由吳怡琪同學擔任了辯論會主持人。辯論會正,反方辯手先由同學們自己舉手報名,再由主持人確定。由於當時我沒有仔細聽,誤以為是選裁判就沒有舉手報名,錯過了當辯手的機會。確定好辯手後主持人宣佈辯論開始。首先發言的是正方1號辯手樑俊緣,他的觀點是:書是前人的經驗總結,多讀書可以學到前人經驗總結的知識,所以說:開卷有益。接著反方1號辯手杜彥發言她的觀點是:好多同學迷上武俠或言情小說,導致學習下降。所以說:開卷未必有益。各辯手輪流發言完後,由觀眾自由舉手參加辯論,我支援開卷未必有益的反方觀點,所以我舉手發言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要內容時說古代有一個想學屠龍術的人,用了一生的時間終於學會了屠龍術,可是滿世界卻找不到一條龍,學會的知識派不上用場,所以讀書應有所選擇。可是當反方有人說讀書多了腦子會炸掉,我又不贊成了。我支援正方說:經科學家的證實,人一輩子每天讀書不止,腦子也不會不夠用,其實腦子越用越靈活,越用越聰明。最後,正反方誰也說服不了誰。

  其實,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我想讀書也不例外,我相信開卷有益不加選擇地亂開卷未必有益。

  二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但也有人說開卷未必有益,那些不健康的書看了反而有害。我認為,開卷有益,開啟書本閱讀,總會有所得益的吧!

  傳說,宋太宗皇帝每天都會讀大量的書籍,曾有人覺得皇帝每天都要處理許多大事,還要去看書,會不會太辛苦了,於是就去勸他,免得過度勞神。可太宗皇帝卻回答說:只要開啟書本,我就會得到許多樂趣,多看些書,總會有益的後來,他仍然堅持讀書,就算有事耽誤了,也會抽空補上。

  多看些書是好的,但有人說萬一看了不健康的書呢?我認為,這不必擔心。只要你閱讀了大量的好書籍,懂得分別是與非,再與你碰到不健康的書籍時,你也會抵抗,不接受那些書籍,將它們拒之門外。

  赫爾岑說過,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也沒有什麼鑑別能力。所以,讀書不僅能讓我們知道更多的知識,還會讓我們瞭解社會,瞭解世界,清楚更多國家的文化,讓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朋友裡的小百通,不是更好嗎?

  我曾聽媽媽說過,將來的社會,競爭激烈,你必需懂得許多東西,才能在殘酷的社會中留下來,甚至比別人更上一層樓。可誰又能給予那麼多的知識呢?那就是書本,書本是公平的,誰都可以擁有,只在乎你懂不懂得珍惜這件寶物。只有開卷,才能讓我們知道比原來更多,更豐富和知識,擁有更多的財產!

  我認為開卷有益!不知你是否同意。

  三

  星期五下午,我們班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辯論會。

  叮零零上課了,老師走進教室,說:今天,我們要開展一次辯論會。主題就是開卷是否有益。班裡一下子炸開了鍋,沸騰起來.有的說開卷一定有益,有的說開卷未必有益。大家議論紛紛請正反兩方上臺辯。老師高聲叫道。正方的主辯手是有著很好語言基礎的我,和我的隊友:楊曉斐,馬瀟逸,李姝妹和郭婭雯。對方的辯友是李昊宸,司浩楠,武國超,霍子帥和黃博文。他們幾個對我來說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雖然我信心十足,覺得打敗對方的辯友對我來說易如反掌,但我還是很緊張,心就像一隻跳跳鼠,馬上就要跳出來似的。

  我先發制人: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們現在就是一棵等著吸收營養的小苗,只有讀書,豐富課外知識,才能吸收營養,長成參天大樹。

  李昊宸馬上反駁:可是你看那些毫無意義的書,對你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作用,看那些不健康的書,會使你純潔的心靈變得骯髒起來,我剛才所陳述的一切,就是我方觀點,開卷未必有益。

  楊曉斐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整個世界都在不斷努力,不斷進步,你不讀書,就會落在別人的後面,永遠追不上他。

  武國超說:有些人看漫畫一類的書,導致他上課不注意聽講,走火入魔,一樣學習不好,甚至以為自己有翅膀,從天上飛下來這都是書造成的,所以,開卷不一定有益

  李姝妹說:光讀有用的好書,恐怕是遠遠不夠的。敢於嘗試,樂於接受不同方面的書,從書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才能更全面的完善自己,從而經受的住多方面的挑戰。如果在讀書之前,就限定了書的種類,讀書的目的等等,讀起來雖有用,恐怕再多,也仍營養不良。

  司浩楠說:那是你贊成我們看漫畫了?

  馬瀟逸說:漫畫是用來娛樂的,在緊張的學習後,我們放鬆一下,也是應該的。

  黃波文說:當然,讀書可以使人增長知識,但開卷只是在有益的條件下,而不是隨便什麼書都可以。漢代劉向曾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醫愚。書既然是藥,就備有兩種功能:一是良藥,藥到病除;一是毒藥,可以置人於死地。這不是開卷未必有益嗎?

  我們吵的面紅耳赤,誰都不讓誰。臺下的同學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最後,老師作出了最後總結:一本好書勝過珍寶,一本壞書比一個強盜更壞。因此,開卷是否有益,得先看開什麼卷。藥吃了對身體有益,但也有副做用。讀書是有益的,但也有糟粕。有位哲人曾說過,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時,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見書就讀的人,而是會讀書的人。臺下響起了熱烈地掌聲。

  這堂課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