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蛋鴨冬季產蛋率

  在寒冷的冬季要提高蛋鴨的產蛋率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方法的,怎樣提高產蛋率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提高蛋鴨冬季產蛋率方法

  一、喂料關。冬季天氣寒冷,要適當增加能量飼料的比例,同時還應根據鴨群不同產蛋率適時調整飼料配方。此外,飼料中要適量摻入多種維生素,以滿足蛋鴨對各種維生素的需要。飼餵時,每天宜喂3~4次,飲與舍溫相同的清潔水,並每隔15天給蛋鴨喂3天魚肝油,每隻鴨子每天1毫升,這樣有利於提高或保持蛋鴨的產蛋率。

  二、防凍關。鴨的產蛋量與溫度有密切的聯絡。如溫度在0℃以下時,鴨的產蛋量會大幅度下降。冬季欲使蛋鴨保持較高的產蛋率,棚舍內的溫度以不低於6℃為宜。因此,為減少棚舍熱量的散發,防止寒風侵襲,可將棚舍四面通風處封嚴。如果天氣太寒冷,則應在棚舍內增設供熱裝置。另外,棚舍內的墊草應勤換,並保證地面清潔、乾爽,不可讓蛋鴨在潮溼、寒冷的地方過冬。

  三、放養關。冬季每天應根據天氣將蛋鴨放出棚舍外,讓其自由覓食、嬉水、活動,這樣有利於蛋的形成和產蛋。但放養時一定要選擇背風地方放牧,趕鴨時最好逆風驅趕,以免鴨羽毛被風揭開受溼受涼。同時,在蛋鴨下水運動時,一定要先讓鴨子在旱地上運動半小時後再讓其下水,這樣可防止鴨子下水後因水涼而抽筋。

  四、補光關。由於冬季日短夜長,對於產蛋高峰期安排在冬季的蛋鴨群,應注意用人工光照補充天然光照時間的不足。一般可在棚舍內離地面2米處,每30平方米左右掛一個60瓦的燈泡,並加上燈罩。開燈補照時間一般在每天晚上的5~8時及次日凌晨的4~7時。

  冬養蛋鴨八竅門

  1、避免著涼

  應在背風向陽、高爽乾燥的地方建鴨舍,並勤換墊乾草或幹爐灰,舍溫控制在5攝氏度以上。

  2、補充光照

  每天應保證光照時間15小時左右,以促進蛋卵成熟。每15平方米安裝40瓦燈泡1個,燈頭高度距鴨體2米,燈與燈距離3米。

  3、適宜密度

  每平方米麵積:地面平養6—8羽,網上平養8—10羽,籠養20羽,以利蛋鴨之間相互取暖。

  4、補喂精料

  產蛋率在6成左右時,每天補喂3次;在8成以上時喂4次,飼料量也要相應增加,每隻蛋鴨每天喂100—200克飼料,但不要更換飼料品種,更不能過多餵食穀粒料,相應增加一些青綠飼料和粗料。

  5、吆喝噪鴨

  每天至少要進行4次“噪鴨”,就是在棚舍內輕輕吆喝鴨群全部起身,並緩緩驅趕鴨作圓圈運動,每次至少兜5圈,以增加運動量,健壯身軀。

  6、靈活放水

  晴天宜在上午10點和下午2點左右下水洗澡,時間10分鐘左右;多雲、無風日,上午下水一次,下午可不下水。

  7、加喂夜食

  冬季晝短夜長,夜間氣溫較低,可添喂一次溫熱飼料,不僅能增加鴨子的營養,也有利於鴨子禦寒,提高產蛋率。

  8、防止應激

  日常應保持圈舍安靜。白天、晚上,特別是凌晨禁止受到狗、貓、鼠、鞭炮等襲擊和刺激,以防蛋鴨受到應激而破壞排卵規律,甚至停產。

  越冬蛋鴨飼管要點

  1、重整群。對鴨群進行整群,堅決淘汰老、弱、病、殘和低產鴨,以減少死亡和飼料消耗。

  2、控室溫。越冬蛋鴨防寒保暖至關重要,務使深夜棚內溫度保持在5℃以上,才能確保高產蛋率。這就要求每晚餵鴨後,必須將鴨棚圍嚴、圍實。棚外四周可用稻草或麥秸編成的草氈圍實,外圍再圍上一層塑料薄膜,特別是棚頂的蓋草不能低於5釐米厚。

  3、厚墊草。在鴨舍內牆四周產蛋區內,墊30釐米厚的乾淨、柔軟稻草或麥秸等草料,早晨撿蛋後,可將窩內舊草撒鋪在鴨舍內;每天晚上鴨群入舍前,再新增新草作產蛋窩,使墊草逐漸積累。數日出草1次,既保暖又可節省人力。

  4、保營養。蛋鴨越冬期既要禦寒又要產蛋,能量消耗很大,必須適當增加玉米等能量飼料的比例,飼餵量比夏秋季增加10-15%,並供給充足的青綠飼料或定時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如果能在蛋鴨飼料中新增3-5%的油脂,每天中午供給一次切碎的白菜或蘿蔔櫻等青綠飼料,效果會更好。

  5、添夜食。冬季晝短夜長,且夜間氣溫較低,如能在夜間添喂一次溫熱飼料,不僅能增加蛋鴨營養,有利於鴨子禦寒,更可提高產蛋率10%以上。但夜間補料應當注意兩點:一是必須供給溫熱飲水,二是夜食中以玉米等高能量飼料為主,蛋白質不可過多。

  6、熱飼飲。冬季氣候寒冷,鴨子消耗熱能多。因此,不但要供給充足的飼料,而且更需注意的是,必須做到熱飼溫飲,精料必須用溫熱水調製,飲水也必須餵給溫熱水,其溫度以保持38℃左右最佳,切忌飲用冰雪水,這一點至為關鍵。

  7、補光照。冬季自然光照少,鴨腦垂體內分泌腺活動減少而導致產蛋率大幅下降,這就要求必須進行人工補充光照。一般要求每天的光照時間不能少於16小時。可在鴨棚內按每30平方米安1盞60瓦燈泡的量進行補光。燈泡離鴨背2米高,並裝上燈罩。早晚定時開燈。試踐證明,補光比不補光可提高產蛋20%。

  8、多戲水。冬季舍飼蛋鴨每天戲水1-2次,可增加活動量,提高鴨群抵抗力。戲水一般在中午溫度較高時進行。若室內外溫差太大時,放鴨前應逐漸開啟所有窗,調節室內外溫差。然後趕鴨在舍內慢慢轉圈運動4-5圈,當80%左右的鴨發出強烈的鳴叫聲時方可讓鴨入池戲水。需要注意的是,當氣候惡劣、氣溫低於-5℃且鴨群未發生強烈鳴叫時,不可戲水。

  9、高密度。越冬鴨群密度以每平方米飼養8-9只為佳,以有利於鴨群自體保溫。

  10、防疫病。越冬鴨群由於保溫需要,通風換氣受到影響。這就要求特別注意舍內清潔衛生,經常清除舍內糞尿、墊草等垃圾。白天鴨群出舍後,要敞開所有門窗通風換氣,保持舍內乾燥整潔。一旦發現病鴨,要及時隔離診斷治療,並對鴨舍進行緊急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