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增值稅稅務畢業論文

  在我國,增值稅在維護經濟穩定和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尤為凸顯,已成為名符其實的“第一稅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企業增值稅的稅收籌劃 》

  由於我國稅務籌劃這一理念研究較晚,發展緩慢,因此當前我國稅務籌劃依然處於初級發展時期,大多數企業對稅務籌劃的認識不充分,使得稅務籌劃難以向著專業化、商業化方向發展,雖然有一部分企業認識到稅務籌劃的重要性,同時聘用有關專業人員指導稅務籌劃工作,然而效果不明顯,這不僅是稅務籌劃人員自身的原因,企業也存在誤解等方面的原因。因此需要深入、廣泛地討論與研究企業增值稅稅收籌劃具體操作,從而對企業進行稅務籌劃工作給予正確的引導。

  一、轉變增值稅稅收籌劃的價值觀念

  對於稅收徵納雙方而言,需要及時轉變落後的價值觀念,通過良好的稅務籌劃,可以實現徵納雙方雙贏的局面。對於企業而言,通過實行稅收籌劃,能夠降低企業成本,經濟效益也才更高,對於國家而言,能夠實現長遠利益的增長,企業自實行稅收籌劃後,能夠優化生產經營的方法,有效提升內部生產力,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能夠為國家財政長期收入提供可靠保障。並且通過實行稅收籌劃,可以在國家與企業間形成和諧徵納關係,避免發生企業漏稅、偷稅等違法行為,從根本上讓國家財政收入規模最大限度得到拓展。

  二、協調好企業與相關稅務機關的關係

  一是加強與中介機構間的聯絡。在稅務中介機構中,稅收籌劃人員通常有著很高的綜合素質,實踐經驗比較豐富,能夠較快全面、準確掌握企業納稅狀況、內部管理情況、生產經營現狀等資訊,對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更為有利。因此,企業要加強與稅務中介機構間的聯絡,在開展稅收籌劃工作時藉助稅務中介機構的豐富經驗;二是要協調好與主管稅務機關間的關係,對於稅務機關要充分信任,在繳納稅收時嚴格以稅務機關設定好的標準為準。當然稅務機關也應給予企業充分信任,與企業間構建起有效稅收資訊與溝通渠道,與企業的關係要協調好,這樣才有利於更好進行稅收籌劃工作。

  三、企業增值稅稅收籌劃的創新設計

  一是設定增值稅籌劃,在這個過程中要確認好所選擇的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的身份。通常來講,一般納稅人基本稅率=17%、低稅率=13%,而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3%。二是企業購進階段的增值稅籌劃。這一時期主要考慮購貨物件與購貨時間。在選擇購貨時間時要對買方與賣方市場加以考慮,而在選擇購貨物件時,因為抵扣制度並不在小規模納稅人中實行,並且有著極大的選擇難度,在購貨環節中,一般納稅人的購貨途徑是同一般納稅人的銷售方。三是銷售過程中的企業增值稅籌劃,必須選擇合理的銷售方式,妥善處理混合、兼營兩種銷售行為的關係,代銷、折扣是兩種最基本的銷售方式。本文以折扣銷售為例,某商城市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主要選擇了兩種不同的促銷方法:方案一:購滿600元返100元現金。方案二:八折優惠,扣除折扣後銷售額為500元。假設該商品成本為200元,問應該採取哪種銷售方案?方案一:增值稅=600÷***1+17%***×17%-200×17%=53.18***元***方案二:增值稅=500÷***1+17%***×17%-200×17%=38.64***元***故而要選擇方案二,同時在設計稅收籌劃時要對方案二加以考慮。

  四、增值稅稅務籌劃方案設計保持適度的靈活

  由於企業處於不同的經濟環境,再加上稅收政策和稅務籌劃的主客觀條件在不斷變化中,這便要求稅務籌劃方案設計儘量保持適度的靈活性。國家稅收制度、稅法、有關政策的變化,企業稅務籌劃過程中需要重新審查和評估稅務籌劃方案,定期更新籌劃內容,採用有效措施降低風險,確保達到稅務籌劃目標。稅務籌劃是一項重要的財務決策,如果無法實現稅務籌劃的目標,稅務籌劃便不會有利可圖,這樣的決策也是不科學的。適時調整稅務籌劃方案的靈活性,及時改變經營決策,防止增值稅稅務籌劃經營風險的產生。

  五、完善增值稅稅收籌劃環境

  1.經濟環境

  稅收籌劃在開展前,企業籌劃者能夠知道生產經營活動是在何處開展的,是在高新技術區、還是沿海經濟開發區、或者是西部開發區。企業在某地區進行投資時,主要對當地基礎設施、勞動力價值、金融環境、外匯管制、技術條件以及原材料供應情況等方面進行考慮,同時也要對各地區稅制的不同進行考慮。對於不同行業領域而言,稅收徵收政策有著很大的不同,企業籌劃者在進行稅收籌劃工作時,以不同的要求、行業以及政策等為籌劃前提。所以,完善增值稅稅收籌劃經濟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法律環境

  一是要在法律中新增納稅人具備稅收籌劃的基本權利,要對稅務籌劃的範疇、概念加以明確,為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提供健全的法律環境;二是要完善現行的增值稅稅法,合理規範義務稅收以及稅收權利中存在的問題。最大限度將稅法存在的漏洞解決。三是在對納稅人合法權利進行保護的同時,對《國家賠償法》加以修訂,以法律的形式對稅務機關對稅收籌劃違法行為作出明確界定。企業增值稅稅收籌劃問題已經是當前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企業增值稅籌劃工作複雜而又專業,對此企業必須立足於自身發展實際,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定期組織對稅收籌劃人員的培訓工作,提升其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保證所設計的稅收籌劃方案更具操作性,讓企業最大化利益得以實現。

  篇二

  《 中小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 》

  0引言

  伴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髮展,在中國的國民經濟中,增值稅正慢慢發揮其重要的作用。其不僅是中小企業一大塊稅收支出,還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所以在中小企業經濟活動中的影響愈發重大。對於許多中小企業來說繳納比重較大的增值稅經常讓他們很為難,那麼是否能通過對涉稅活動的合理安排減少甚至減免增值稅的稅收支出呢?為了降低中小企業的增值稅稅負,中小企業往往通過合適的手段、積極的行為來維護自身的利益。

  1中小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必要性

  我國稅務專家唐騰翔在《稅收籌劃》中說到:稅收籌劃是指在法律規定許可的範圍內,通過經營、投資、理財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儘可能取得節稅的稅收利益。我國的納稅籌劃正處於初探階段,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納稅籌劃積極性不高,沒有形成一套完備的理論體系。不僅如此,企業對納稅的觀念較為落後,以及某些稅收執法人員道德素質的缺乏及徇私舞弊等也是納稅籌劃的制約因素。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中小企業的增值稅進行合理的籌劃符合現代企業的發展趨勢。

  2中小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案例分析

  2.1巧選供應人型別降低增值稅負擔

  假設選擇小規模納稅人進價為X***普通發票***,選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進價為Y***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以及7%的城建稅和3%的教育費附加***一共10%***。令二者相等,得到等式:Y-Y/1.17*17%****1+10%***=X,Y=1.19X。也就是說,如果選擇小規模納稅人進價為X,選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進價為1.19X,那麼雙方增值稅稅負是相等的;如果Y>1.19,則選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所承受的增值稅稅負較輕。經分析,能大致求出兩者進價零界點,對於選擇供應商型別有一定的參考。增值稅納稅籌劃——以中小企業為例李林惠林財莆田學院商學院福建莆田351100YS企業屬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生產購進原材料,方案一:從一般納稅人企業進貨,進價為20元每件***不含稅,下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17%***;方案二:從小規模納稅人企業進貨,進價為16元每件,只能開具普通發票。2014年,YS企業從一般納稅人那裡購進原材料20萬件,共計價款20*20=400萬元,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400*17%=68萬元,所以最終只需支付的款項為400-68=332元。如果該企業從小規模納稅人那裡購進原材料,購貨的成本就等於購貨的總價款,為20*16=320萬元,所需支付貨款比從一般增值稅那裡購貨要高出332-320=12萬元。因此,選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或者小規模納稅人,最終要根據購進貨物的價格而定。但購貨價格不是唯一的因素,還要同其他因素綜合考慮,例如運輸價格、信用程度等等,只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才不會顧此失彼,最終達到最大盈利的效果。

  2.2巧用市場定價自主權進行籌劃

  增值稅有關法規沒有對企業市場定價的幅度作出具體規劃,因此企業享有充分的市場定價自主權,這就使得關聯企業之間能夠通過轉移價格及利潤的方式進行增值稅的納稅籌劃,以利用通貨膨脹和時間價值因素,相對降低自己的稅負。甲、乙、丙為同一集團旗下的三個關聯企業,均為獨立核算,相互之間存在購銷關係。乙企業接受甲企業生產的產品,作為其生產的原材料,乙企業則把80%自產產品提供丙企業使用。2014年度,甲企業的進項稅為35000元。已知:甲乙丙三個企業的生產數量分別為900,900,700;市價分別為600,700,800,轉移價格分別為500,600,800***.增值稅稅率17%***由以上資料可得:甲企業應納增值稅稅額為900*600***/1+17%****17%-35000=43461.54元;乙企業應納增值稅稅額為900*700***/1+17%****17%-***35000+43461.54***=13076.92元;丙企業應納增值稅稅額為700*800***/1+17%****17%-***35000+43461.54+13076.92****80%=8136.75元。合計應繳納64675.21元。如果三個企業採取轉移價格的方式進行籌劃,轉移價格如上所示,則應納增值稅情況為:甲企業應納增值稅稅額900*500***/1+17%****17%-35000=30384.62元;乙企業應納增值稅稅額為***720*600+180*700******/1+17%****17%-***35000+30384.62***=15692.3元;丙企業應納增值稅稅額為700*800***/1+17%****17%-700*600***/1+17%****17%=20341.88元。合計應繳納66418.8元。由於三個企業在生產上具有連續性,這就使得本應由甲企業當期應納的稅款相對減少了43461.54-30384.62=13076.92元,這筆稅款通過乙企業,至第二期繳納。這就使得乙企業第二期和丙企業第三期納稅額分別增加了2615.38元和12205.13元。但是,如果將各期的納稅額差額摺合為現值,稅收負擔下降值為:[13076.92-2615.38***/1+2%***^3-12205.13***/1+2%***^6]=-191.42元。雖然籌劃前後稅負差距不大,但是企業通過貨幣的時間價值,依然能起到節稅的目的。

  2.3巧用起徵點進行納稅籌劃

  根據目前所熟知的增值稅政策,納稅人的銷售額,凡是低於增值稅起徵點的,免徵增值稅。增值稅起徵點只對個人適用***包括個體戶***。增值稅起徵點的幅度規定如下:①銷售貨物的起徵點為月銷售額2000-5000元;②銷售應稅勞務的起徵點為1500-3000元;按次納稅的起徵點為每次***日***銷售額150-200元。

  3制約中小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的因素及改善建議

  3.1制約因素

  1***、稅收執法環境的不規範

  2***、稅收籌劃開展時間較短3、管理人員知識結構

  3.2改善建議

  針對提出的三種制約因素,有必要採取措施來進行全方位的改善。從企業角度來說,我國的增值稅納稅籌劃起步較晚,許多企業的納稅意識還不夠強烈,所以不能徹底的降低企業的稅負。這就需要企業考慮自身的利益,認清納稅籌劃的優勢,強化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納稅意識,通過了解會計的法律法規,掌握會計制度,從而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從國家角度來說,會計政策在制定時,將其分為了兩種政策:強制性政策與可選擇的政策。在我國,制定的法律法規具有雙重作用,一方面可以規範和監督市場上的經濟活動;另一方面,國家通過這些法律,法規在經濟活動中發揮的實際作用大小也會對相關規定進行一定的改革,直至能夠更好地發揮它們的作用。

  4結束語

  在以中小企業為例的增值稅納稅籌劃中,我們瞭解了稅收籌劃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等等。增值稅納稅籌劃,為中小企業節約了成本,將在我國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稅收籌劃在籌資、投資等活動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被認可。所以,本文運用所學過的知識,探討了增值稅納稅籌劃對企業發展的深刻意義。同時,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增值稅納稅籌劃又是其重中之重,能為企業獲取更大的利益。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