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造就成功的事例精選

  每天進步一點點,積少成多,一步步走向成功!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積累造就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積累造就成功的事例篇1

  古代蒙古人訓練大力士,就是用積累這個辦法的,他們從小讓參加大力士訓練的孩子每天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小牛犢上山吃草,小牛犢剛開始不過十多斤重,孩子們可以輕鬆勝任。這樣,隨著牛犢的一天天長大,孩子們的力氣也就越來越大了,最後,當牛犢長成幾百斤的大牛時,孩子們也就練出了能舉千斤鼎的神力了。

  積累造就成功的事例篇2

  古印度一個著名棋手和皇帝下棋,皇帝問他要什麼賞賜,他說,只要在棋盤上第一個格子裡放一粒米,然後第二個格子裡放兩粒米,第三個格子放四粒米,依此類推,放滿64個格子就行了。皇帝很高興,不假思索就一口答應。可後來兌現賞賜時,皇帝傻眼了,把全印度一年收穫的全部糧食加起來也不夠用。誰能想到,棋盤上這一格到下一格的微不足道的積累,到後來竟然成了天文數字。

  積累造就成功的事例篇3

  一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來在部隊一個科研單位工作。他原來基礎並不好,學歷不太“硬”,也曾不被人看好。可是他自己卻“不放棄,不拋棄”,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積累知識;積累經驗;積累成績。他不放棄一切可以學習機的會,他向一切內行的人虛心請教;參加科研專案從小到大,從剛開始當助手,到後來自己牽頭領著助手幹;發表學術論文從一開始的一般刊物到後來的核心刊物到國外著名刊物;他自己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工程師,成了本專業的權威,博士生導師,軍隊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到2007年,他終於被評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進入了中國科學家的最高殿堂。他的成功經歷,再次雄辯地說明了積累對於成功的重要性。

  積累造就成功的事例篇4

  他生在英國長在美國,父母都是教師,整個童年和少年時期他都在家長的嚴格管教中度過。高中畢業後,他成績優異,順利進入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學習。思想保守的父母,對他期待甚高。一直希望他日後可以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師或政府官員。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大學時期,對錶演突然產生濃厚興趣的他。卻從此樹立了一生的志向——當一名偉大的演員。

  1995年,大學畢業那年,他所在班級的同班同學1/3去了醫學院。還有1/3去了法學院或華爾街等精英會聚的地方。當同學們詢問他的去向時,他卻神祕地告訴他們。他要到好萊塢做一名演員。他的回答把在保守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朋友們嚇壞了,大家都以為他瘋了。後來,當他把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告訴父母時,父親和母親都對他這個冒失的決定,表示極力的反對——一個堂堂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高才生,怎麼可以到好萊塢跑龍套呢?

  不管別人怎麼反對。他最終還是堅守自己的夢想,從紐約來到了洛杉磯,投進好萊塢的懷抱中,開始了自己的夢想之旅。

  在好萊塢。他租了一間僅夠一個人住的小房子。最初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到電影公司做幕後工作。第一年,他整天都忙著影印、整理材料和調整燈光,穿梭於各個辦公室之間,甚至有時還會幫老闆餵魚、上街買餐,或者給來工作的演員遛狗。那段時間。他窮困潦倒,生活在飢寒交迫之中,最困難的時候連廉價的房租都交不起,要靠父母接濟度日。每個週末,他都不得不呆在辦公室裡——他租住的那間小屋子連一臺空調都沒有。他在會議室裡搭起了帳篷。靠洗劫公司的食品櫃填飽肚子。

  這樣的日子,讓他極為厭煩和失望。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混下去了,就驚慌失措地跑進老闆的辦公室。大聲對老闆說:你知道嗎?我想做一個演員!

  老闆吃驚地看著他,有些不解,以為他嫌工作的待遇低,就趕忙對他說,我剛接受一個廣播公司動畫片導演的工作,我希望你做我的助手,年薪4萬。

  老闆的話讓他極為失望,那天,他決然離去了。

  此後,他開始真正為最初的夢想奮鬥,開始尋找各種機會兜售自己,參加各種各樣的演員面試。為了實現自己的演員夢,他一邊做義工,穿梭於好萊塢幾乎所有的工作間,繼續做幕後工作,一邊參加表演班刻苦學習表演。

  這期間,他雖然屢屢被拒。但也得到了在《吸血鬼獵人巴菲》、《急診室》、《恐龍帝國》等劇集中客座表演的機會。再後來,他出演了電影《人性的汙點》,擔綱一個重要角色,和影帝聯袂表演,並在劇中有不俗的表現,但他的藝術之路仍然沒有多大起色。

  2004年之前的兩年間,他幾乎找不到任何工作。生活和事業都跌到了低谷。這時,他感到自己的藝術之路前途黯淡,心中不免浮起無奈的絕望。在苦苦的找尋後。在長久的等待後。他終於接到了一個不起眼的活兒。一個低成本小電影的導演找到了他。想讓他加入劇組。可令他失望的是,他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個僅僅只有10分鐘出鏡時間的逃犯。他沒有拒絕,認真地投入其中。

  一個月後,他又接到了一個劇組的邀請,讓他去試鏡,他馬不停蹄地趕過去。試鏡那天,因為他在好萊塢各個工作間混跡多年。在場的30多個總監幾乎都對他略有印象。那天的表演,他從容自然,試鏡出奇的順利,很快他就拿下了這個角色。大家都認為他就是劇中主角的不二人選。

  這是一部反映正義與邪惡鬥爭的電視連續劇,在劇中,他飾演一個機智勇敢的建築工程師,為營救自己被誤判死刑的哥哥,在黑人與白人兩派之間遊走,有條不紊地實施著越獄計劃。

  整個電視劇劇情懸念迭出,扣人心絃。電視劇在FOX播放後。一時觀者如山,好評如潮。機智、冷靜、重情重義的他,憑藉在劇中出神入化的表演,贏得了億萬觀眾的心,從而一夜成名。此後,美國各大媒體的封面紛紛登出他的照片。他還被主流媒體評為“最性感的男明星”,以及“銀屏上最熱的新面孔”。他成為FOX官方網站1998年建站以來觀眾評分最高的一個演員。

  這部電視劇,就是在北美紅極一時又在世界各國熱播的美國電視連續劇《越獄》。而他,就是飾演男主角邁克爾·斯科菲爾德的演員——溫特沃斯·米勒。

  溫特沃斯·米勒終於迎來了自己表演生涯的一個轉機。2005年12月13日。第63屆金球獎提名名單揭曉,《越獄》獲得了最佳劇情類電視劇獎提名,而溫特沃斯也因在劇中出色的表現獲得提名,和《迷失》、《24小時》等熱門劇集的男主角一起角逐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回顧溫特沃斯·米勒的過去10年,他做過兩個重要的人生決定:一是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以後。沒有選擇進入華爾街的精英世界,而是轉身投入了好萊塢的夢想之中;二是在好萊塢混跡10年未果的情況下,沒有選擇放棄。而是一直在堅持。雖然堅持得異常艱難。

  為了夢想,10年間他換了12份工作,經歷了488次的面試,34歲時才終於換來了一個金球獎提名。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後來,當別人誇獎他具有超人的表演天賦時,溫特沃斯和別人這樣談及自己的成功:小時候每天出門去讀書前,父親都會對我說一個詞——“積累”。每一次考試、每一次測驗、每一次和老師的對話,這些都會對最後的成績產生影響,決定你能夠考上什麼大學。你能過怎樣的人生?所有小事加在一起就是一件大事。這就是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