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山慈菇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為了讓大家有更多的瞭解,下面就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山慈菇的功及食用,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

  山慈菇用於食道癌,常與急性子、制半夏、地鱉蟲、石見穿等配合應用;山慈菇用於淋巴腫瘤,常與昆布、海藻、夏枯草、象貝等配合應用;山慈菇對癰腫疔毒、瘰歷結核,內服、外敷,均可應用。

  1、山慈菇治宮頸炎症:取劉寄奴60克、敗醬草30克、山慈菇30克、白花蛇百草100克、黃柏30克、苦蔘30克、金銀花30克、蒲公英60克,水煎湯取1000毫升,待藥湯溫度降至20℃——25℃時,作沖洗用。令患者仰臥、曲腿,用擴陰器擴開陰道,將藥湯用膠皮管沖洗宮頸。每天1次。治療期間忌房事。 宮頸炎的治療主要採用區域性治療,如電燙、電烙、冷凍、鐳射等,也可以採用區域性塗藥及手術治療。

  2、山慈菇治疔瘡腫毒:山慈菇適量,研末。使用時取少許,加米醋調和外塗。

  3、山慈菇治小兒癲癇:山慈菇適量,加茶水研如泥,每次3克,日服1——2次。使吐出痰涎即止。

  4、山慈菇治咽喉紅腫:山慈菇6克,山豆根6克,射干6克,牛蒡子9克,大青葉9克,水煎服。

  5、山慈菇治瘰癧結核:山慈菇15克,連翹30克,煅牡蠣30克,川貝母20克,紫胡15克,研末蜜丸,每次6克,日服2次。

  6、山慈菇治外陰惡性腫瘤:證候是外陰或***腫脹、積塊、灼熱、疼痛、瘙癢,或破潰瘍流水,口舌咽乾,心煩易怒,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治法是清肝洩熱,利溼解毒。方藥:龍膽草15g,柴胡10g,黃芩15g,桅子15g,澤瀉10g,車前子10g,生地黃15g,當歸15g,土茯苓15g,苦蔘15g,皁角刺15g,山慈菇15g,甘草10g,黃芪30g。區域性疼痛重者加乳香6g,沒藥6g;瘙癢者加防風15g,白鮮皮15g,蛇蛻5g。水煎服,每日1劑。

  7、山慈菇治乳腺增生病:山慈菇10克,夏枯草15克,益母草15克,浙貝母10克,栝樓10克,水煎服。

  8、山慈菇治急性粒細胞性淋巴性白血病:羚羊骨18克,水牛角、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山慈菇各30克,玄蔘15克,紫草根、細葉蛇泡各30克,土鱉蟲12克,青黛末15克。水煎服,日1劑。***《奇難雜證》***

  9、山慈菇治癰疽腫痛:山慈菇15克,蒲公英30克,金銀花30克,水煎外洗。

  10、山慈菇治甲狀腺腫:生黃芪、生首烏、生牡蠣***先煎***、白花蛇舌草各30g,生白朮、山慈菇、露蜂房、生大黃、澤漆各12g,雲茯苓、夏枯草、生山藥、京玄蔘、半枝蓮、炙鱉甲、生苡仁各15g,制半夏、全當歸、粉丹皮、人中黃、浙貝母、守宮粉***分吞***各9g,綠升麻、芋艿丸***分吞***各6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山慈菇的食用方法

  山慈菇蜜

  用法:山慈菇5克煎水,加蜂蜜一勺,調勻服,每日1劑。

  功效:解毒化痰,散結消腫;山慈菇含有秋水仙鹼等成分,適用於溼熱型急性痛風發作期。

  山慈菇淡菜茶

  材料:山慈菇1g、淡菜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效:解毒利咽。

  主治:慢性咽炎;口臭。

  來源:傳統藥茶方。

  山慈菇茶

  材料:山慈菇2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效:解毒,化痰,消腫。

  主治:癰瘍腫毒;咽喉痺痛。

  來源:《滇南本草》

  鼻咽癌方

  材料:石上柏30克,蒼耳子10克,草河車15克,射干10克,山慈菇15克,白茅根30克,山豆根10克,皿蔞20克,茜草根10克,膽南星、半夏、白芷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瀉肺,消炎抗癌,適用於肺熱型鼻咽癌。

  來源:《中醫腫瘤學》

  牛黃消腫方

  功效;清熱解毒,化淤散結;主治乳腺癌。

  組成:人工牛黃10克,制乳香、制沒藥,海龍各15克,黃芪、山慈菇、香櫞、炒三仙各30克,夏枯草、三七粉、首烏、薏苡仁、紫花地丁、莪術、仙靈脾各6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次服3克,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按語:乳腺癌是指發生於乳腺的小葉和導管上皮的惡性腫瘤。本病在中醫臨床中,多屬於“乳巖”、“乳石癰”等範疇。祖國醫學認為乳腺癌是由於情志失調,肝氣鬱結或因衝任失調,氣血執行不暢,氣滯血凝,經絡阻塞,結滯於乳中所致。


猜你感興趣:

1.慈丹膠囊說明書 

2.山藥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3.山藥的食用方法

4.慈姑的營養價值及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