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預習指導

  由於初一的同學還沒有完全適應中學學習生活,所以在學習上還是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那麼在語文學習方面,教師該如何指導同學們做好預習準備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初中語文預習方法指導,希望對您有用。

  

  一、語文學習準備。

  語文學習需要一些必要的準備,比如工具書等。作為一個初中生,身邊應有《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漢語成語小辭典》***以上三本工具書以商務印書館的為最好***;除此之外,為便於學習文言文,如果能有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學生古漢語詞典》就更好了。當然有了以上提到的工具書只是一個基本的準備,關鍵是養成只要讀書就查閱詞典的好習慣。語文學習過程中還要用好一些相關資源:語文課本、班級圖書角、學校閱覽室、家庭藏書以及考試資源***考試是一段學習內容的檢測和小結,考試過後同學們要及時發現知識漏洞,並把漏洞補上***等。

  二、語文學習方法漫談。

  1、 語文學習方法三原則

  ⑴ 循序漸進。語文學習應注重基礎,切忌好高務遠,急於求成。每天,能認真的練幾十個字,每週能熟練的背幾首詩,仔細的讀幾篇文章;一個學期讀幾本名著,做幾本讀書筆記,語文水平就會大有長進。

  ⑵ 熟讀精思。就是要根據記憶和理解的辨證關係,把記憶和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熟讀”,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於質疑問難,最終解決問題。

  ⑶ 自求自得。就是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讀寫結合。

  ⑷ 博研結合。堅持博研結合,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機結合。

  ⑸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紅樓夢》語云: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語文學習,如果只侷限於課堂是學不好的。

  2、 運用聯想和想象

  聯想和想象伴隨學習語文的始終,聽說讀寫都離不開聯想和想象。例如,我們學習朱自清的《春》,就可以聯想起我們學習過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淺草才能沒馬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詩句,還可以通過想象在頭腦再現文章的內容和情景。我們通過聯想和想象,可以豐富學習的內容,還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甚至可以對文章進行加工處理。因此,在語文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同學們應該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聯想和想象能力,有意識的在閱讀過程中,把對語言文字的學習和對生活的感知與思考結合起來。

  3、 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

  在學校裡,語文學習主要表現為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語文課本的學習。對課本中的文章,老師有老師的理解,老師的理解融入了教師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是成年人的理解。老師的話也好,教參的話也好,都是一家之言。同學們可以有也應該有自己的理解,這理解之中融入了你們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是未成年人的理解,說不定你們自己的理解會更好。課堂上同學們如果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一定很高興,因為他希望與我們進行思想交流,心靈的溝通和智慧火花的碰撞。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既可以啟用同學們的思維,還可以鍛鍊你們的多種能力。所以,同學們應該多思考,多提問,多研討,使課堂活動豐富多樣,精彩紛呈。

  初中語文預習方法指導

  任何學科的預習不能偏離基礎,語文的基礎是:字詞句段篇!人教版語文教材的每一篇課文後面都有詞語列表,我們的預習從這裡入手。

  第一步,將每一個詞語縱向抄寫在筆記本上,這屬於一次性書寫熟悉詞語。初中生沒有必要和小學生一樣每一個詞語都抄寫好幾遍,一邊基本上就足夠了。

  第二步,在寫過的詞語後面加上冒號,然後查閱《現代漢語詞典》抄寫每個詞語的解釋。注意:一定是查字典而不是看任何型別的參考書。自己查出來的屬於自己的勞動果實,學生會更加珍惜。

  這樣,字詞關就算過去了。

  第三步,段落關。現在很多學生在閱讀上面的資訊歸納和篩選能力是不足的,在寫作上面的組建結構和分層水平也很一般。因此,我們需要完成的任務是在預習本上寫出對於課文的分段以及概括段落大意。

  第四步,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這鍛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對於以後語言的簡潔性以及閱讀時的概括能力均有所幫助。

  第五步,總結中心思想。我們老師在教給學生預習任務的時候,到了這一步,一定要順便教給學生總結中心的方法。譬如:盯準文章結尾部分的抒情和議論句等等。

  初中語文學習方法指導

  第一部分:語言積累及運用

  這一部分正如標題所言,重在積累,關鍵是運用。包括的內容有:漢字的形音義,標點符號及詞語的使用,辨析並修改病句,擴充套件語句、壓縮語段、續寫句子,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使用常見修辭方法等。對於這一部分,同學們應該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的學習,日積月累,定會得到高分。下面以字詞為例作簡要說明。

  1、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

  2、可以把平時自己常易錯的字記錄在錯題彙集簿上,定時集中糾正,還可以進行形似字,同音字的組詞練習。

  3、每學新課,先要將自己不會的詞語畫出來,通過查字典再結合語境理解詞語,不能死記硬背;在具體語境中有的詞義發生變化,一定要加強理解這部分內容。

  4、課本中正文下面的註解及課後練習的詞語部分應是重點。

  5、學習詞語應堅持“長流水,不斷線”,根據自己情況,每天都要學習和積累一定的詞語,到一定時期,特別是階段性考試之後,將還不熟悉的詞語用過篩子的方法挑出來,再次複習,直至越來越少。

  第二部分:文言文學習

  長期以來,初中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一直存有誤區,即同學們比較多的依賴老師的串講,然後加以掌握,最後雖然有了一定量的知識積累,但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卻不強,應對相應的考試就會感覺比較困難。那麼,應該怎樣學習文言文,效果才能更有效呢?

  課前做好預習,即在教師講解之前,同學們應該藉助工具書和文章註釋,通讀全文,疏通文意,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系統學習。具體做法如下:

  1、 誦讀

  ⑴ 讀準字音:

  藉助文章註釋和工具書,讀準字音。特別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異讀 與破讀。

  ⑵讀準詩文的節奏。

  要求在語言層面上通讀文言文,做到停頓正確。如司馬遷的《陳涉世家》中 “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和“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的斷句,正確停頓、富有節奏的朗讀可使同學們較快地進入賞析文言文的角色,有利於正確理解文言文的含義。

  ⑶讀出語氣和語勢。

  這樣有利於同學們體會古詩文的感情和氣勢,表現出詩文的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節奏感。如曹操的《觀滄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通過這樣的朗讀就會品味出詩人寬廣的胸襟,聯想到詩人立志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的雄偉抱負。

  需要特別說明一點,讀出語氣和語勢應以朗讀為主,朗讀應是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的朗讀,這就涉及到文言文的斷句,因為斷句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對句子理解的對錯。古漢語大多采用單音詞表意,不要把兩個相鄰的單音詞誤讀為現代漢語的合成詞。長句可根據文意斷句,句首的語氣詞可停頓。同學們要反覆訓練、反覆琢磨、反覆玩味。

  讀是誦的基礎,誦是讀的昇華,又是理解和背的前奏。要朗誦好文言文,關鍵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同學們在學習中老老實實地根據註釋讀懂課文,把不懂的字、詞、句作個記號,然後查閱資料,有的還需要與同學一起探討和向老師請教。在此基礎上,同學們要根據詞語所蘊含的意象展開豐富的想象,進入詩文的意境中,品味深藏其中的濃郁情懷,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從而實現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誦讀古詩文,應該是十分愉悅的學習過程,穿越時空與古代志士仁人、賢者智者對話,從而瞭解我們的國家、瞭解我們的民族、瞭解我們的歷史,把歷史文化的積澱化為我們自身人文素養的一部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應該是人人所渴求的,希望同學們能把這種渴求變為誦讀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