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學習的指導方法

  初中語文的學習,是一個基礎的積累時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總結方法

  應在繼承我國傳統的語文學習方面和借鑑國外各種先進的語文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努力總結當代一些卓有成效的學者或成績優異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科學的語 文學習方法,然後加以歸納整理,以之指導學生的語文學習。

  如:按課前預習,課堂授課、練習,課後作業、自讀、閱讀、寫作等順序,可歸納為:"課文預習法"、"課堂問題回答法"、"課堂筆記法"、"課文分析法"、"課文練習法"、"閱讀法"、"略讀法"、"精讀法"、"作文材料積累法"、"作文題材提煉法"、"作文仿作法"、"作文修改法"、"作文應試 法"等等。當然還有師生須共同掌握的"語文興趣培養法",課外的"讀報法"、"演講法"、"資訊借鑑 法"等等。

  方法不單由老師總結,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總結,"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種種的法則"***葉聖陶語***學生自己摸索的方法往往更親切,使用起來更得心應手。

  有效指導

  語文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在這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得到真正的統一。過去,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傳授語文知識上,這樣,學生被動地聽,不能參加各種智力活動,實踐機會少,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的主體作用受到排斥,那麼 教師的主導作用往往落空,這就是語文課上那麼多課時,教師花那麼大力氣而往往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們語文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應十分重視指導學生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努力教會他們 如何學習語文,這才能很好地體現出教為主導與學為主體的關係。學是在教之下學,教是為學而教。

  有效地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不僅應該系統地總結語文學習方法,而且要認真地去研究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教學藝術,也就是說既要設法尋找學習語文的"鑰匙",還要去研究如何教會學生使用這把 語文學習的"鑰匙"。當然這裡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如,不同年級、不同特點的學生,怎樣對他們掌握語 文學習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語文學習方法,怎樣採取不同的授受途徑,等等。此外,還要從"學" 的方面,認真注意教法的改革,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從一定的意義講,教師的教法,往往成為學生學 習方法的模式。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就接受了教師通過教學展示出來的學習方法。

  與此同時,教師要注意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要他們改變笨拙的不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轉變學生 養成的不良習慣是困難的,要改變它需要一定的毅力,摸索掌握新的科學的學習方法,也有一個過程。因而 ,一開始由於學生的不適應,他們在語文的學習上會有一段暫時停頓時期。教師應向學生指出:不要被暫時的現象矇住眼睛,要清醒地認識到,科學方法對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巨大作用。

  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不能在知識的真空裡進行,而要與語文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 。正如贊科夫指出的,學習能力發展總是與情感、意志、注意、興趣互相聯絡。所以,指導語文學習方法, 不能孤立進行,要與語文知識的傳授結合,又要與思想教育、感情培養結合。

  學生進入中學階段,在語文的知識和能力方面,儲備了一定的詞彙量,積累了一些文章,具有一定的聽 、說、讀、寫的能力,這為學生全面掌握語文學習方法奠定了基礎,同時根據心理學上分析,學生智力發展 高峰在初、高中階段。而智力正是構成學習基礎的能力,中學階段確實是掌握學習方法的最好時期。另外初 中階段又處於從孩子到成人的過渡時期,是一個獨特的時期,學生在心理上具有像鐘擺一樣強烈的動搖特徵 。因此,在這時期里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他們就容易接受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好的學習 習慣。總之,"機不可失"。中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也只有這樣, 才能從應試教育走到素質教育。

  教學效果

  一般學習程式同學科學法之間存在著一般與特殊,共性與個性之間的辯證關係。

  學習程式適用於多門學科的學習,學科學法則通過在貫徹一般學習程式的過程中體現出來。根據初中語文學科的特點,在貫徹一般學習程式的過程,可按不同的程式環節對學生進行具體的學法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教師本身也就相應地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它具體體現在教學觀念的更新,加強對理論和專業進修,同時,教師要有強烈的科研意識和事業心和責任感。